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司令

<p class="ql-block">成语出处</p><p class="ql-block">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b>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b></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p> <p class="ql-block">成语故事</p><p class="ql-block">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p> <p class="ql-block">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p> <p class="ql-block">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p> <p class="ql-block">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p> <p class="ql-block">成语寓意</p><p class="ql-block">“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凡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p><p class="ql-block">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