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年味

石花

<p class="ql-block"><b>  山东章丘三德范村,是一个明清时期就有记载的古老乡村,这个村子扮玩闹元宵的风俗在清朝中叶就发展到了鼎盛,至今仍保留着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传统文化习俗,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耍龙灯和抬芯子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我自2015年多次来到这里拍摄村民们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感受那浓浓的乡村年味。</b></p> 在三德范村村委会的一旁有一座古楼子名为玄帝阁。玄帝阁建于何年,是何人所建,均不得知。唯一的记载便是玄帝阁外太平门前的那方石碑。石碑是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玄帝阁时所立。 <div><br></div> 因为疫情的缘故,村子里去年前年连续两年没有闹元宵,憋不住的村民今年从过了年初七就没消停过,抬芯子、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热热闹闹,好不喜庆。吸引了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甚至连市区的市民都来观看,一起欢度新春佳节。 老艺人早早起来在扎制着抬芯上的道具,在这里扮玩所用的道具几乎全是村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 孩子们更是着急着化妆 瞧这山里娃一化妆可精神了。 踩高跷的演员们在路边装扮起来。 村民们一个个打扮的漂漂亮亮,喜气洋洋。 我们可是俺村里的“四大名旦”啊。 六岁的女孩张赛雅扮演 “寇准背靴”中的柴郡主。(2015年拍摄) 一说起孩子来,她妈妈一脸的自豪:我小时候就受爷爷的熏陶,特别喜欢扮玩。那时候,爷爷拿着木头给我做了个小的高跷,让我练习,后来我还敢踩着高跷“骑”毛驴。现在俺闺女也喜欢上了扮玩,看见人家上芯子她也要上。别说,俺闺女在芯子上可大胆了,摇晃着小手,甩着长袖,一点也不害怕。村里邻居都说她表演的好,她现在已经成了俺村的“小明星”了! <p class="ql-block">  小赛雅的爷爷亲自为小孙女上妆,把她绑固在芯子上。</p> 第二年见到可爱的小赛雅时她已经上学了。(2016年拍摄) 刚过十一点,村子里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了一片,扮玩巡演拉开了序幕。 村民们以胡同巷子为单位组成代表队参加表演。 表演的队伍相继出动。 古老的玄帝阁门洞子见证了历年的扮玩队伍的变化,也见证了村民们不同的笑脸。 不一会儿的功夫,穿村而过的河道两侧围满了村民,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大家簇拥在路边,观赏着由各个巷子胡同组成的表演队伍。 扭秧歌的,舞龙的,抬芯子的,踩高跷的,还有划旱船、骑毛驴、推拉车的,欢声笑语好不热闹,整个山村一片沸腾。热闹的情景持续不断,你方演罢我登场,哪队都想成为村里的明星。 转了一大圈,孩子有点累了。 忙着拍照都顾不上吃糖葫芦了。 锣鼓震天,如同春雷。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闹元宵的高潮节目——耍龙灯开始了。只见一条条长龙,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时而游弋穿梭,时而盘旋耸立,龙骨内的小灯闪闪发光,龙头上的眼睛也射出耀眼的光柱,俨如真龙盘旋。更夺人眼球的是每当两只龙队遇到一起的时候,队员们就玩命般的较劲得舞动,大有一决高下之势,口号声、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高潮迭起,好不精彩!<div>    </div> 表演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余兴未尽的样子,恋恋不舍,这或许就是古村年味儿的魅力吧! 以上图片分别拍摄于2015年,2016年和2022年。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石花,</p><p class="ql-block">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山东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宣传部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