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p><p class="ql-block">《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红岩》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p> 一.江雪琴 <p class="ql-block">姓名:江雪琴</p><p class="ql-block">身份经历: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p><p class="ql-block">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p><p class="ql-block">精神品质: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这一人物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p> 二.成岗 <p class="ql-block">姓名:成岗</p><p class="ql-block">身份经历:成岗,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1938年夏,15岁的成岗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剧团”。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在重庆参与筹办了《彷徨》杂志,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1947年7月,重庆地下党决定编印《挺进报》,他先任《挺进报》特支组织委员,后任书记,负责报纸油印工作。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狱中,他把从国民党高级将领黄显声那里得到的消息写在纸条上,秘密传给难友,被称为“狱中挺进报”。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监狱时,他和难友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亲手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28日,成岗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6岁。</p><p class="ql-block">精神品质:成岗沉着、诚恳、机智、平易近人、乐观,并以坚毅沉着为基调即性格的核心和特征。</p> 三.刘思扬 <p class="ql-block">姓名:刘思扬</p><p class="ql-block">身份经历:刘思扬,出身于富商家庭,少年时代父母双亡,家庭经济渐趋颓败,在兄长的扶助下接受教育。1939年毕业于成都建国中学,同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1年在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因上级的疏散而失去了组织关系。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放弃了家人为他谋得的待遇优厚的工作,响应中共南方局“到农村去”的号召,到云南陆良从事教育工作,任陆良县中教务主任,并代行校长职务。在他的努力之下,县中的校风大为改进,该县的民主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45年底因被当地反动武装注意,撤离陆良,回到重庆。在重庆的公开职业为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所资料室的研究人员,并在《商务日报》做过记者。在中共南方局的安排下,他参与领导了“陪都青年联谊会”和“中国青年民主社”,在重庆的大、中学校和民盟中开展地下工作。按照上级指示,他于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他的中共组织关系得到恢复。1946年7月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先后遇害,他在重庆参与组织了“李、闻血案后援会”,并在《新华日报》以刘钢为笔名发表了《略论闻一多先生》的悼念文章。中共南方局和《新华日报》先后撤离重庆后,他在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领导下工作,曾担任中共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参与建立和领导了进步学生组织“六一社”。当中国民主同盟被国民党政府强令解散之后,他参与建立重庆地下民盟,并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他为《挺进报》的编创人员与中共重庆市委接上关系,其后又为《挺进报》的编印提供经费,并且是报纸重要的发行者之一。1948年4月10日因《挺进报》事件于寄居的亲戚家中被捕,他机智脱逃;由于上级的出卖,4月19日与未婚妻曾紫霞一起在四川荣昌再次被捕。先被囚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后被转囚白公馆。他的亲友利用上层社会关系营救,但他表示“决不背叛革命”,宁愿放弃去美国留学,拒不在“脱党声明”上签字,他说:“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有死;我如果背叛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1949年11月27日慷慨就义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刑场,时年28岁。</p><p class="ql-block">精神品质:刘思扬是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他却投身革命,为信仰劳碌奔波。是知识分子中的楷模。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至死没有玷污党的荣誉。</p> 四.许云峰 <p class="ql-block">姓名:许云峰</p><p class="ql-block">身份经历:许云峰,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辍学,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1931年“九一八事变”,许云峰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许云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编辑和发行工作。1939年春,许云峰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1940年,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新市区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由于被叛徒甫志高出卖,许云峰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每当危险的时候,他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p><p class="ql-block">1946年7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馆”监狱。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争。敌人为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云峰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云峰从容就义,年仅33岁。许云峰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p><p class="ql-block">精神品质:许云峰是一个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党的领导人形象。果断,沉着冷静,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p> 五.甫志高 <p class="ql-block">姓名:甫志高</p><p class="ql-block">身份经历:甫志高,是中共叛徒。抗战期间,在重庆任国民党中央印刷厂工人,失业后被发展为军统的通讯员,介绍到《民主报》工作,负责监视民盟机关的活动。曾接受过军统渝组李克昌的领导。1945年他混入党内,1948年4月被捕后即交出领导他的上级和其他党员,并带领特务抓捕到负责工运的中共党员许建业,造成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的严重破坏。1949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被国民党枪杀。</p><p class="ql-block">性格特点:甫志高,是一个自私,毫无组织观念,贪图享乐,没有信仰,没有革命精神的可耻的叛徒。这个人物出自小说《红岩》。《红岩》是一部反映地下工作者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