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于百年沧桑中淬炼开放与交流初心

蔡玟珺

<p class="ql-block">在华夏北疆,山河交汇之处,张家口这座城市在数百年的沧桑巨变中,用驼铃与风沙、血脉与文明在长城内外,反复书写着开放与融合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欲理解张家口的开放与交流,心先从其古称开始。“察哈尔”——如同一柄古老的钥匙,开启了张家口城魂的第一重门扉。它源自成吉思汗的宫廷丘卫队,后发展为蒙古族核心的黄金部落。这是忠诚与荣耀的象征,这是是血脉与团结统一向往的前沿。</p> <p class="ql-block">而最能具象化开放与交流的,莫过于那座巍然屹立的地标——大境门。大境门是万里长城唯一以“门”命名的地方,它是清政府管理下的海关口岸,它是民族往来的和平通道,它是物产交易的繁华市集。门外西山石壁上“内外一统”的刻字,早已超越了物理屏障的局限,升华为一种超越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远见卓识。</p> <p class="ql-block">这扇开放之门,自然成为了财富与机遇之门。作为“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起点,从这里北去的驼队,满载茶叶、丝绸与瓷器,直达库伦(今乌兰巴托),远及俄罗斯恰克图。这条绵延1400多公里、繁荣近三百年的国际商道,为张家口赢得了响彻欧洲的名字“卡拉根”(Kalgan)。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詹天佑在张家口火车站上方亲手题写站名,其下赫然镌刻的英文“KALGAN”,正是这座城市作为国际贸易枢纽最骄傲的证明。当年,44家外国洋行与42家国内票号在此云集,造就了“北方华尔街”的盛景,其繁荣景象甚至被记录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之中,成为世界观察东方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如今,大境门门楣上由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题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骨力遒劲,气象恢宏。这四字不仅赞颂了张家口壮美的山川地貌,更在无意间道破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核——这“山河”之“好”,正在于它所孕育与见证的,那种跨越民族与文化的交融智慧与开放格局。</p> <p class="ql-block">往昔的驼铃古道已隐入历史,但开放的基因早已深植于血脉。今天,乘着冬奥会的浩荡东风,张家口再次向世界敞开了大门。百年的淬炼早已昭示着一个道理——最永恒的,不是封闭而是开放;最智慧的不是独立自守,而是合作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