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七章,上篇)

Lancet430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七章 曲折年代(上篇)</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div>1949年11月,也就是国防医学院被接收的半年之后,按照国家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卫生行政会议”的决定,学校名字被改成了“上海军医大学”。<br><br><br>“军医大学”这个字眼,从此正式登上了中国军医教育的历史舞台(学校正式挂牌要到1950年了)。<br><br><br>也是在这个月,诗人胡风写下了他那首著名的诗篇《时间开始了》,抒发自己对一个徐徐拉开大幕的新时代的激动。同样地,对于上海江湾的这所学校来说,新的时间也开始了,虽然是走走停停、时快时慢。</div><div><br><br>1949年后的军医大学历史,在我们这八个章节的“非主流”叙事中,会被分作三个阶段:<br><font color="#167efb"><i>- 1949~1966的“前十七年”时期;<br>- 1966~1976的“十年”时期;<br>- 以及1976~2017年我所了解的那段时期。</i></font><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军医大学专家、医务人员奔赴朝鲜战场</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1950年这年的新中国大地上,一共有三个军医大学,都直接以所在的城市来命名。除了上海的这一所外,还有“长春军医大学”和“天津军医大学”。他俩的出身,我们将在本章晚些时候细细道来。<br><br><br>“上海军医大学”的校名,是由郭沫若题写的,牌子只挂了一年多一点儿,学校就被再度改名,叫“第二军医大学”了——原因是:此时的中国,已经陆续出现了更多的“军医大学”。<br><br><br>这些军医大学,有的是合并而来的(例如“长春军医大”与“天津军医大”合并成了“第一军医大学”,但这个学校,却又不是我们所知的后来的那个“第一军医大学”);有的则是从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中创造出来的(例如中央大学被肢解后诞生的“第五军医大学”)……<br><br><br>新中国的“军医大学”脉络,能理得清、搞得明的人不多。在漫长的七十年历史中,这些军医大学间发生过的各种分割、重组、换马甲、借壳子……足以把很多后来的研究者搞得吐血。</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51年7月9日,学校改名为“第二军医大学”,时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舒同,为学校题写了校名。</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个优美的舒体字校牌挂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军事单位保密的缘故,被取了下来。再后来,学校使用的就是陈毅题写的校牌了。</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军医大学在这方面消停了许多,直到2017年中国军改,新的一轮军校大改名又被掀起。<br><br><br>今天,还记得中国曾经有过“一、二、三、四”四个军医大学(广州、上海、重庆、西安)的人,基本上也属于暴露年龄了。再往前的“五、六、七”等几个军医大学,了解的人就更少了。<br><br><br>在军队的内部,通常称呼这几所学校为“某医大”。例如,称呼“第二军医大学”就叫“二医大”,但在上海这块儿是个例外。因为在上海滩,“二医大”一词,通常指的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br><br><br>对于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的各界民众、甚至军医大学自己人,都习惯用“二军大”这个叫法——这甚至可能成为一个识别上海医务界圈内、圈外人的测试题——如果再用更地道一点的海派叫法,则是称“<b><font color="#ed2308">两</font></b>军大”。<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建国后不久,中国医学界开始全面向苏联学习。1952年3月开始,中国连续派出高规格的卫生工作者参观团赴苏联学习。第二军医大学参加了第一届参观团,来到苏联科学院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在建国以后,以数字编号命名的N多个军医大学里,第二军医大学是唯一的一所从来没有换过数字、也没有跟别人分享、借用过“二”这个代号的学校。<br><br><br>在从“上海军医大学”过渡到“第二军医大学”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学校继续从社会上吸纳专家学者、收拢国防医学院的教职人员。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公共卫生学家张维、病理学家孔锡鲲(后来支援去了安徽医学院)、物理学家葛正权、外科教授徐化民(后来去了南京军区总医院)等。<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孔锡鲲(1901~1996)是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央军医学校病理学主任、第二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1958年调安徽医学院工作直至退休。</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加入军医大学的另一尊大神——应用物理学家、一级教授葛正权(1895~1988)。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物理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雷达研究所所长(中将军衔),1949年率全所起义,来到第二军医大学担任了数理教研室主任。</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h5><h5><font color="#9b9b9b">他在世界上首次用分子束方法证明麦克斯韦-玻尔兹曼速率分布定律,并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脑电波放大器。</font></h5>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张维教授与李振翩、毛润芝这几位湖南同乡,都是长沙时代的老同学。张维在抗战时期,已是全国知名的公共卫生专家,曾参加过红十字救护总队与战时卫勤训练所的工作。<br><br><br>上海解放前夕,张维在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担任着卫生局局长的高位。直到1950年代末,他都一直与毛泽东主席保持着通信往来。<br><br><br>解放初那年,张维教授的老母亲过八十大寿,毛主席欣然发去亲笔书信,并以《诗经·小雅》中的“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相贺。1951年“镇反”运动期间,有革命群众举报张维教授对新社会的牢骚言论,于是军区派了保卫人员,把张维给抓了起来,还搜了他的家,结果看到了毛主席的这封信,顿觉大事不妙。<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毛泽东主席写给老同学张维教授的老母八十大寿贺信:“如日之升,如月之恒。”</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徐化民教授当时是附属医院的第一任外科主任。科里的年轻医生吴孟超,刚刚以一个很尴尬的报考分数,被郑宝琦教授破格录取,此后就跟在徐化民、郑宝琦这些大教授的屁股后面查房、拉钩。</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到了1960年代初期,吴孟超、张晓华、胡宏楷等几位年轻医生,已经在肝脏解剖模型上摸索了很长的时间,亟待临床上的应用实践。</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一个寻常星期二的上午,徐化民教授特意安排了一台肝脏手术,由他本人主刀,叫吴孟超、张晓华、胡宏楷几个当助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肝脏手术在当时还属于“禁区”一类的高难度操作,通常都是由非常资深的专家来执刀,这一次也不例外。</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消毒铺巾完毕后,徐化民来到手术台边,看了一眼自己的助手吴孟超,没吭声,径直把手术刀递给了他——这台手术,他要让吴孟超主刀,而自己则做助手。</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徐化民让刀给吴孟超</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是吴孟超院士后来多次提及、毕生难忘的一件事。几十年后,吴孟超的大名无人不知,被铭刻在各种纪念碑上、被命名在太空中的小行星上、被印在各种书本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不过,在当年的科学创举背后,我们也不应该遗忘徐化民、胡宏楷、张晓华这些人的名字。</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照片中,是攻克肝脏外科禁区的一群中国医生们:吴孟超、胡宏楷、张晓华、姚小平、仲剑平、陈汉。</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54年春,之前故事里数次登场的吴之理,来到了这所军医大学担任校长。<br><br>在他的任上,做的几件大事,至今还意义非常:一是创建“急症外科医院”,继而接收同济医院的院产和专家,成立了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二是大力引进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如屠开元、李瑞麟等,掀起了第二次引进尖端人才的高潮。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54年吴之理校长请来学校主持统计学的薛仲三教授,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统计学专家,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当时前往学习统计学的中国人中获得最高学位的。建国以后曾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担任系主任,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大量的统计学人才。</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三件事听上去比较琐碎,但对军医大学人来说却很亲切。吴之理为教职员工修造了“兰花村”等一系列家属区。<br><br><br>吴之理还做通了上海市政府的工作,把原上海雷士德研究院的全部图书、仪器设备都弄到了学校,使得军医大学的家当大大的阔气起来。这个雷士德医学研究院(Henry Lester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是1930年代西方人设在远东的最高水准医学研究机构。在当时的中国,列强在华开办的医学院或医院比比皆是,但医学研究机构却是很稀罕的存在。<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建于1932年,是西方人在华设立的最高科研机构。诸多中国生物医学泰斗都曾在此工作,如生理学家蔡翘、沈霁春;营养学家侯祥川;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等。</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当年应元岳报道发现肺吸虫病,西方学术界死活不信,所派出的权威调查专家,就是来自这个雷士德研究院的。</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1956年1月,上海市政府将雷士德研究院的图书、仪器、设备全部移交第二军医大学。<br></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吴之理校长上任后,还从公安系统手里把原民国上海市博物馆给要了过来。在刚解放的那几年里,这栋由著名建筑家董大酉设计、仿北京鼓楼的漂亮建筑,被公安系统征用做了疗养院。吴之理校长把这座建筑要到了以后,将它改建成了大学图书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的整个大学时代,都是伴随着这座飞檐斗拱、书香扑鼻(混着书霉味)的图书馆度过的。在求学的年月里,我曾无数次穿过图书馆里一座座拱形的门洞,进入一间间静谧的书库,看着透过古老窗棂的斑驳光影投照在地板上、书架上……这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那些书、那些地砖、那些门廊上的彩绘……都构成了我脑海中最难磨灭的青葱岁月的印记,此生难以重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吴之理校长、以及他的继任者桂绍忠校长的接力建设(至1966年)下,基本奠定了第二军医大学烧伤、肝胆、胸心、骨科这几个老牌子强势学科的地位。至于改革开放后新崛起的一些重点学科(如消化、泌尿……),那则是后话了。</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桂绍忠军医少将,曾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在他的主抓下,奠定了“烧、心、肝”等重点学科和科研工作的格局。</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烧伤科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是个很特殊的学科。我印象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大上海就只有两个成规模的烧伤科:一个在长海医院,一个在瑞金医院,她们分别负责苏州河以北、以南的病人收治。</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第二军医大学烧伤科的家底,是由方之扬、许丰勋这几位老派教授打下来的。从1959年起,他们开始研究抗休克、霉菌防治和绿脓杆菌感染等课题,在1950年代末期就已经实现了95.1%的烧伤总治愈率。1963年10月,他们还救活了一例6000伏高压灼伤的病人朱根福。医务人员用了6个月时间,对他施行了18次手术,终于将其治好。</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1990年代,在长海医院烧伤科做实习医生的那段时间,是我整个实习过程中最苦的一段日子。我所分管的病人,是一个90%以上面积重度烧伤的钢铁工人,每天的换药,需要2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光是准备工作,就要花上十多分钟,而整个换药过程则长达近两个小时——无论是对患者本人、还是我幼小的心灵,都是一场炼狱般的震撼——一个学校,能有这样的学科,是非常了不起的。</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3年春,中国远洋货轮“跃进号”在日本海沉没。中国政府决心进行潜水调查。5月12日,周恩来总理专程来到第二军医大学代管下的海军医学研究所,视察潜水员的高压试验。</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胸心外科的招牌,则是由蔡用之教授竖起来的。蔡用之原先是国防医学院的教官,1949年的时候离开了学校,流落到社会上。当他一看到新学校建起来的消息,就回来报名加入。</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当时的中国,心血管疾病谱和现在有大大的不同。因为国家落后、人民穷苦,先天性心脏病是非常普遍的多发病、常见病。不像现在,尽是一些营养过剩、脑满肠肥导致的问题。</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蔡用之(1917~1989),我国近现代著名胸心外科学家,原为国防医学院教官,创建了第二军医大学胸心外科事业,实施中国第一例人造瓣膜置换手术。</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1981年,我国胸心外科泰斗吴英恺教授将中国的心血管外科总结为三个阶段,蔡用之教授的创举,是其中第三阶段的代表。</font><br></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为了攻克先天性心脏瓣膜疾病的难关,蔡用之从19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球形的心脏瓣膜。他与上海的有关工厂一起,试制成功了光洁度达到12级以上的不锈钢架、以及硅橡胶的球形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对狗进行了多次成功的手术试验后,他们开始了人体应用的冒险尝试。</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蔡用之教授研制的中国第一种球型心脏瓣膜</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1965年6月12日,上海滩上多位心脏外科专家来到了长海医院手术室,由中国近代外科大师任廷桂教授担任手术台下的总指导。在这场手术中,一位患有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术前已进入心衰状态的女病人许淑宝,由蔡用之教授为她装上了中国的第一个人造心脏瓣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这个硅橡胶小球就一直在她的心脏里上下跳动,安全工作了三十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台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是中国人心脏外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当时的世界上,只有美国研制成功过这种瓣膜;而在此之前,世界上能做这个手术的,也只有美、加、英、法、瑞典、巴西六个国家而已。</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蔡用之教授团队与第一位接受瓣膜置换的病人许淑宝在一起。</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一年,在上海市的国庆游行队伍里,还专门出现了一辆“人造心脏瓣膜”的彩车,以展现新中国的科学新成就。</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至于肝脏外科地位的奠定,也是在1954~1966年这段时间里完成的。这里面的故事,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各种综艺节目、各种正史野史说了几万遍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勇闯手术禁区的吴孟超院士,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伟大的人物。去年他以99岁高龄辞世,在他的灵堂上听到的《国际歌》回响,让我沉思唏嘘了良久。</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建国以后的这段时间里,第二军医大学另一个地位夯实的老牌学科,就是我自己学兹在兹的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今天的中国医学界,都认为长征医院的骨科出名,是因为她的脊柱外科够强。然而在军医大学,脊柱这个亚专业的发展壮大,其实是1970年代以后的事了。而在更早的1950~1960年代,这里是中国创伤、战伤骨科的一张王牌。</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50年代,屠开元、徐印坎等专家开展石膏技术的普及。</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1959年,学校生理教研室的卢振东教授看到苏联的一篇报导,介绍把一条狗的头移植到另一条狗的脖子上——前苏联科学家搞了不少这类匪夷所思的试验。</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卢振东对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觉得,中国有这么多因工、因战而造成的肢体离断,如果能把这些肢体再接回去,这才叫有意义。于是他从血液循环再通的生理学研究角度,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动物试验,但不是很成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1960年2月,在卢振东的邀请下,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的屠开元教授、赵定麟医生也加入了进来。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之下,他们将涉及断肢再植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骨骼的固定、血管吻合、神经衔接、术后肿胀的消除等,都一一攻克,并转化成了实用的手术操作。</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得5例实验动物的断肢再植都实现了存活,一下子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0年,屠开元教授在狗身上试验成功了断肢再植及其一系列技术,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手术,打下了关键基础。</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上述经验的积累,进而为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钱允庆等医生所开展的全世界首例断手再植的成功,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上海六院施行手术的第二天,不出所料,病人出现了肢体肿胀,存活岌岌可危。手术医生、血管外科学家钱允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屠开元教授来协助。</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63年1月,全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顺利实施。图为患者与手术医生钱允庆(中,外科副主任)和陈中伟(右,主治医师)在一起。</font></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钱允庆教授是屠开元在同济执教时代的学生,也都是民国时代沪上知名的足球健将。两人都曾在国际比赛中踢出过傲人战绩。<br><br><br>屠老因事没去成,由徐印坎教授代为前往,将军医大学的断肢再植经验无保留地传授。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33年5月21日的《申报》报道:上海东华足球队(俱乐部、由盛宣怀的公子投资)出征菲律宾。屠开元医生是主力球员。球队在菲期间比赛六场,五胜一平,进14球失3球,威震东南亚。赛季结束后,屠开元教授又回到德国继续工作。</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这些故人、以及他们的故事,都是在那个国门紧闭、与外界缺乏接触的状态下发生的。<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我们用煽情的词语称它们为“奇迹”也罢,用政治化的语言叫它们“自力更生的创举”也罢,其实在我等医学人看来,背后凝聚的,依然是学脉的厚积、以及学校治理者的胸怀与格局。</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未完待续</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br></font></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