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铝-抚顺铝厂参观记

杜玉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月8日正月初八,与民建东洲支部的吕丹聊起铝厂,抚顺铝厂是抚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来说熟悉又陌生。围绕这些老工业企业的闲置厂房我曾经写过一份提案,一直想要和几位文友到铝厂老厂区参观,在吕丹的安排下2月14日恰逢毛泽东主席视察抚顺铝厂64周年之际,我们终于如愿成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抚顺铝业曾经承载着中国铝工业的辉煌历史,该公司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铝”。从建厂至今,为新中国提供了大量国防军工和工业民用的铝及合金材料,也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铝镁专业人才。抚顺铝业历经了抚顺铝厂、抚顺铝业公司等名称和隶属关系的变更,2006年3月11日成为中国铝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东北,并扶植起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帝国。1936年11月10日,在日本关东军特务部的策动下,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与伪满洲国政府合资,成立了“满洲轻金属制造株式会社抚顺工厂”,即抚顺铝厂在日伪时期的前身。该厂利用本溪附近的矾土页岩和东北的电力资源,主要生产金属铝和矽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37年6月,由德国设计的“满轻”抚顺工厂的铝年产能4000吨的铝电解车间和碳素车间开始建设,1938年6月建成,同年10月80台24KA的铝电解槽开始产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38年,“满轻”抚顺工厂脱离了“满铁”的隶属关系,划归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管理,于1941年扩建到年产能10000吨。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进驻抚顺,将工厂的主要设备、大型供电设备等拆卸运往苏联,工人也大部流散,工厂完全处于停产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6年国民党接收工厂,将企业定名为“电气化学厂”,后更名为“抚顺矿务局第三化学分厂”。国民党接收大员来厂后把工厂物资抢劫一空,企业被破坏的七零八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8年底,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接管该厂后,成立抚顺制铝厂保管处,负责保护工厂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0年初,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率团到苏联访问,除了签定《中苏友好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请苏联帮助新中国恢复生产建设。当时随行的国家重工业部部长李富春主要负责谈判工作。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向苏方聘请了恢复和改建制抚顺铝厂的设计组,由苏联帮助我国改建和扩建大型铝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0年11月5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对抚顺铝厂恢复与建设任务书进行了审查批准。1951年1月,工厂改、扩建项目的一期和二期铝电解、镁电解工程被列入了国家第 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并列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中的两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1年下半年苏联专家陆续到抚顺铝厂。各专业的专家在抚顺铝厂最多时达四五十人,连同短期培训而轮换进厂的苏方人员约百余人。建设这样的大型铝厂,在中国历史上是第 一次,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起点,它标志着中国铝工业的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工厂命名为抚顺三〇一工厂,任命张戈为厂长。这个电解铝厂与山东张店铝厂(氧化铝)哈尔滨一〇一厂(铝加工厂)以及吉林碳素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铝工业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抚顺铝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4年10月1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中国第 一包铝水在抚顺铝厂浇铸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7年8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中国第 一炉工业硅在抚顺铝厂问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7年11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中国第 一块镁锭在抚顺铝厂诞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8年10月2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中国第 一吨海绵钛横空出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抚顺铝厂研制和生产的新型金属材料和高纯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国防军事工业和科研尖端领域,为我国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洲际导弹和“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陈云、贺龙、罗荣桓、叶剑英、薄一波、朱镕基、吴邦国、曾庆红等40多人先后视察过抚顺铝厂,三代领袖视察同一个工厂,这并不多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抚顺铝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周恩来同志曾先后两次到抚顺视察。第一次是1952年冬季,第二次是1956年4月17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朱德同志在1951年至1964年的13年间曾先后6次到抚顺视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8年9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来到抚顺,先后到抚顺铝厂、抚顺石油一厂、抚顺西露天矿、抚顺战犯管理所视察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江泽民同志于1990年10月29日视察抚顺,先后视察了抚顺雷锋纪念馆、抚顺铝厂、抚顺钢厂、抚顺西露天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就到了铝厂附近,和铝厂的综合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副经理魏述东预约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半,时间还早,我们又转回高湾。约好同去的文友已经到了,我们又从高湾赶回来。挂有抚顺铝业公司字样的大门有两个,我们先走的西侧门,被告知走错了,匆忙的去正门也是东门,我们的车号此时没有登记输入,先登记,测体温,检查行程码健康码,这个时候魏书记已经迎了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对铝厂的印象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我的一个叔伯姐夫我们家大排四姐夫在铝厂上班,他当时是绿化处的处长,也是相当有地位的领导干部。我进城后认识铝厂的人就多了,尤其是在政协有机会去参观。当然,关于铝厂我最多还是听报社记者黄波介绍。他父亲参加工作第二年因拿出方案提高了抗美援朝中急需的某种材料成为市劳模。1956年因对苏联援建项目电路导线进行改造在没花国家投资的情况下节电不少,当时的评价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第二次成为市劳模并成为重工业部先进工作者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并与毛主席合影,1964年成为副总工程师。他父亲在北京和毛主席一起的合影。当时厂工会主席跟他母亲商量后她母亲将照片交给了厂工会主席。黄波说:1958年2月13日毛主席视察铝厂,我父亲是研究所所长,毛主席没到那里视察。我母亲当时是108车间6级电工,正在水银整流柜工作台上,摄影记者候波跟女工们打招呼:“你们看谁来了?〞她们顿时愣住了,毛主席来到她们身边!我父母都见过毛主席,在那个年代非常罕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江泽民同志视察铝厂照片中站在旁边是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树仁,全树仁左边是我舅的儿子,时任某电解车间主任的朱洪彬,后出任铝厂党委书记。我母亲是他大姑。我的家人大多是铝厂的,用铝厂的话说是铝锈深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另外一位朋友说,最令人惋惜的是铝厂有一套百年前的印刷设备,因为种种原因已经被毁坏卖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昨天在魏书记陪同下参观了铝厂最壮观的厂房,一共四栋,每栋长达七百五十米,.面对闲置的厂房我又想起曾经的提案,这里建药材、种苗、花卉市场再合适不过了。我与魏书记提起了长沙的文和友。他告诉我这里也正在对外招商,已经有了进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魏书记带我们去厂史馆参观,在这里真正感受老工业企业带给我们的震撼。抚顺的煤油电钢铝对共和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至今仍然为航天科技和国防事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展厅的沙盘上,魏部长介绍了铝业公司的现状,主打产品。整个参观过程,我们最关注的是那宽敞高大的四栋厂房,还有那么多的第一的照片,劳模墙上,觉得应该是黄波的父亲,回来一问果然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虽然参观活动的时间不长,我们的收获已经满满。踏着初春的积雪,触摸抚顺厚重的工业文明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