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醒来,发现雨过天晴,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日子。今天计划到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等红色景区瞻仰,于是匆匆吃过早饭,就向枣园进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来十分好笑,按照导航指引,我们曾走过一段弯路,耽误了一点时间。到达枣园时,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使人非常舒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枣园在延安城西一处难得平缓的河滩地上,园中植有不少枣树、杨树、柳树,景色秀丽,环境清幽。据说这里原是陕北一个军阀旧军官的庄园,土地革命时期归人民所有。来到枣园,看着两边竖立着的石门柱,到了机关大院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也确实是个机关大院,那是中共中央来到延安后,开始整理这片庄园,至1943年共修建窑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间,礼堂一座。同年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迁居枣园,这里也就成了中共中央的“机关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三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枣园,只见一座苏式小礼堂,据介绍牌上所述,这里除了开会外,还是中央书记处的餐厅,也是举行舞会和放电影的地方,一九四五年毛泽东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的决策,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出的。礼堂的墙上有两张照片,一张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这里出发与群众告别的场面,一张是成功返回时的场面。最里边墙上挂着“为群众服务”的条幅,这是毛泽东为提醒中央机关干部时刻记着人民而题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礼堂对面是一座外形相似却小一些的房子,此为机要室,里面房间有的原状陈列,有的辟为展室,用照片和实物展览着党机要工作的发展历程。顺着园中小道往北走,穿过幸福渠拾阶而上便是居住区,错落有三层窑洞,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张闻天等中央领导的旧居。毛泽东在此期间写下了诸如《愚公移山》、《论联合政府》、《学习和时局》等大量著作,有力地指导着中国革命,著名的《为人民服务》,就是毛泽东在这里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作的演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居住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气韵神态,惟妙惟肖,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洋溢着即将建立新中国的自信与喜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这期间,培育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在全国解放后,被各级政府写在了大门口。“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也成了传统。并一直在继承延续,以至从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斗争一直未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怀敬仰,参观完这些伟人们的旧居,我的心感慨万千,一言难尽,每一个窑洞都有叙不完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布满伟人们的足迹,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办公、生活,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来到位于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村,地处两面高山,中间沟壑的位置。杨家岭革命遗址也是为游人免费开放的。进入杨家岭革命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礼堂,这座雄伟的建筑依山而建,耸立在杨家岭沟口的中滩上,古朴庄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烽火硝烟,依然风姿如旧,巍巍屹立。走进大礼堂,室内屋顶呈穹窿式结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布置如旧,“七大”开幕式的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两边插着鲜艳的党旗,会场后面的墙上挂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两侧墙上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标语,两面墙上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得奋斗历程,插红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在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一条引人注目的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边上的介绍说,在“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章程,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这里曾无数次响起毛泽东等领导人雄情激昂的演讲和报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大礼堂出来,沿坡而上,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映入眼帘,是中央办公大楼,也是著名的“飞机楼”。在主楼的二层和三层分别有一座石拱桥和一座木桥通向南岸住处,来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故居,也都是几座建在半山腰的土窑洞,毛泽东故居为三孔接石口窑洞,有一孔窑洞是图片展览室,有他工作的图片,卧室里面墙上挂有他伏案工作的照片,和使用过的破旧的电话,喝水的搪瓷缸等生活用品。毛泽东在此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门外摆放着一个陈旧的小石桌,毛泽东就是坐在这个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针对当时的“恐美病”提出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距石桌不远处沟中有一小块菜地,毛泽东当年亲手开辟出来的菜园,如今菜园里依然蔬菜碧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走出杨家岭,又游览了宝塔山。宝塔山因山上建塔而得名,是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我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开始登山,沿着一条崭新的登山石阶小道攀登而上,没多长时间就来到宝塔山上。塔碑简介道,宝塔原名“岭山寺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宝塔分别在宋仁宗庆历年间、金世宗大定年间和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阁楼式砖塔。宝塔底层辟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南门额书“高超碧落”,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可以看出这个曾经是香火旺盛的佛教之地,在经历过炮火的轰炸、战争的洗礼和一千多年的岁月侵蚀,如今巍然耸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经过后期的修缮,宝塔之下现在已成为一处公园,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是融自然、人文、历史文物和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宝塔身边视野非常开阔,可以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向下俯瞰,整座延安城尽收眼底。延河蜿蜒流过市区,过去一直以为延河水波涛滚滚,极目而望才发现河里已经没有多少水了。不过,画中常见的延河桥还在,这令我突添了些许兴奋。向上仰望,山上据说还有摘星楼、范公井、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其中以范仲庵题刻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隶书摩岩刻字最著名。只不过我们时间有限,无暇继续向上攀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宝塔巍巍,静守岁月沧桑,诉说着曾经艰难的革命历程;延河滔滔,经年不息,映照着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国之新生,为民之自由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初心。枣园、杨家岭不眠的灯火,孕育了一个崭新的民族精神,延安宝塔高耸入云,造就了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航标!延安精神是一种人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己动手求生存,取得胜利的精神。巍巍宝塔山,叮咚延河水,枣园简陋窑,南泥湾开荒,杨家岭会场,每一处旧居都有叙不完的故事,每一处遗址都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每一寸土地都密密麻麻的写满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登了宝塔山,才算到延安。”毛主席在延安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因而延安是一座历史革命之城。现在将要离开这片红色圣地,驻足良久,感慨之情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宝塔山下来已是中午时分。今天是张老弟生日,他请我们吃了一顿生日饺子。我们愉快地为他庆生,祝福他生日快乐、生活美满!饭后我们又继续我们的行程,向党家村古民居群进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汽车很快进入沿黄公路壶口卡口后,滔滔黄河立即就进入了我们的眼帘。陕西沿黄观光路北起陕蒙界榆林市府谷县墙头乡,终至渭南市华阴市华山脚下,全长约828.5公里,总投资64.5亿元,途经临黄河晋陕大峡谷陕西段的4市12县,与9条高速公路、13条国省干道、80余条县乡道路相连,吴堡石城,乾坤湾,壶口瀑布,韩城古城,西岳华山等50余处名胜古迹,是一条名符其实的观光路,因此也被誉为中国的一号公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所走的是壶口到韩城段,虽说是路途不长,但景色依然秀丽,特别是每过一段距离,都会设置一座观景平台,大大方便了游人观河赏景。就凭这一点,称之为“中国的一号公路”一点儿也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黄公路是陕西省以“扶贫”和“旅游”为背景修建的三级公路。车行其上,左侧是蜿蜒曲折的黄河,右侧是高大的山体,很多路段的山体是陡峭的山体,山体的地质结构多为风化的石头山,偶有碎石落下,所以驾驶车辆需要十分小心。河对岸的山西大体也是如此,只不过不知道正在建设什么,大量石块从山顶流向河岸,像泥石流一样,堵塞在河岸上,形成一堵较为陡峭的斜坡,可能是修公路,也可能是新开了采石场,总之是把好端端的沿黄秀山整的是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车走走停停,看到有好的景致大家就靠边停车观光拍照,一路好不惬意,一路上停车观景两三次,周围的美景令我们乐不思蜀。天气非常不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踏上岸边的观景台远眺,滚滚的黄河就在我们脚下,祖国壮丽的河山美景让我们陶醉;黄河岸边、山坡上开满了许许多多叫不上名的鲜花、树木;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中。只是壶口以下,黄河河道由窄渐渐变宽,水流也由快变慢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纷纷发出对母亲河、黄土高坡美景的赞叹之词,也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应该说,陕西黄河边的自然保护还是不错的,一路上,大量飞鸟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真好像是在表演什么华丽的歌舞,偶而还可以看到野鸡、山兔等野生动物出没在路边的草丛里和山崖边。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次自驾游,那是根本来不到这样美丽的地方,看不到这样原滋原味的秀美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进韩城,路面显得肮脏起来,估计是拉煤车辆多造成的,这说明能源型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真的是任重道远啊!我们按导航指示来到了党家村,在一个热心司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家在景区里的家庭宾馆住下,既省了门票又方便游览,一举两得。吃过晚饭,几人兴致不减,夜游了党家村,只是全村没有路灯,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好睡下待明日再次游览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吟小诗《游延安》一首,概括今日游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枣园庭中运帷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家岭下计策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室塔山上思往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举红旗兴祖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