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旅生涯

君子

<p class="ql-block">  我的连原隶属于北京军区工程兵京字第417工区,番号4750部队,于 1969 年 12 月转隶到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一七八团十四连,1974 年 4月连队整建制转隶到北京军区直属守备第五师第十七团。本人正经历了部队转隶到178这四年多短暂时间。在十四连任战士、文书、副排长,1974 年 1月退伍,在太原铁路系统工作至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9年随着珍宝岛的枪声,冬季征兵开了,怀着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对解放军的热爱,报名参軍了。12月10日在河西区武装部集中,11日在太原东站乘座闷罐車一路向北,记得在大同軍工站吃过一餐后火车继续行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地点仃留待闭时,听带兵的讲是到北京了,大家欢呼起来纷纷从闷罐車门缝朝外张望,当时听到北京那是多少向往的地方,我们就在北京吗?期盼之中火车继续北行,不知走了多长时间,16日我们来到了河北昌黎碣石山下的兵营,我们新兵连就驻附近卫校内一排大教室里,地铺一排就是床,那天寒地冻的天气,开始了我们的新兵训练集体生活,大约半月时间新兵连集合点名分配下连队,听到点名有的到警通连,有的运输连,有的加工连,剩余的都是连队,带兵的纷纷将新兵领走,我被分配到了四营十四连,那时是多少羡慕人家当了技术兵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下到连队,我分配到了一排二班,一块分到二班的还有榆次兵宇文福柱、朱勇生,四川江油兵周士龙。班长是献县65年老兵马永太,副班长是阳曲县68年兵张友禄,还有阳曲的朱林贵、张永祥,柳林县68年兵马留管,还有安嶶蒙城69兵张殿生、张殿荣、李景云。就是在这个集体开始了新的生活。12月30曰接上级命令我连移防北京,战友们那别提多高兴了,连队也是一个家,记得连队搬家时家底非常丰厚,连队成麻袋白萝卜丝,成麻袋的黄豆,和装备拉了一車又一車,200斤的大麻袋粮食我还扛过,引以自豪的是我们这个连队每人还有一块羊毛毡垫,印着166,其它连队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特别能战斗的连队,一直转战在太行山等地,粮食、萝卜都是连队在转隶时带来的。这样我们乘坐着闷罐火车于12月30日来到了北京安定車站安定村驻防。经连队首长宣传动员,我们才了解了到北京的重大责任,要构筑北京外围的国防工事。一场新的战斗任务就这样打响了,在安定車站卸石料,为开春小堆山备料,寒冬腊月,北风呼啸,飞沙走石的天气,每晚一列石料車进入車站,我们一个连要在半个小时御完,并且要清理好铁道不影响行車,那时战前动员,三个排竞赛,战士们个个嗷嗷叫,60吨的車皮6个人,2个人把一个门,40吨的車皮4个人,穿着一件衬衣,凭着手搬腿撑把一块块石头御下車,北风呼啸大汗淋漓,战友们唤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去战斗,碰破砸伤不下火线,人人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于一个新兵尤其是城市兵来说确实是一场考验,自己也曾经仰望星空偷偷流泪。我记得我们元旦社论是在安定村队部院里收听的,我们听完社论还组织过学习讨论,结合卸車任务大家表决心。连队有个不成规矩的习惯,每当连队开饭时战友们都抢着念发言稿表决心宣传好人好事,以激发大家的斗志。高强度的劳动,饭量也是惊人的大,尤其是新兵那是太能吃了,可以说每吨饭吃的能逞到噪子眼里,改善伙食吃肉饱子,我一口气能吃下八个包子,一个班领包子都是拿水桶一趟趟去领。两个多月的卸車任务完成了,我们还在安定村渡过了春节。前些年在职时,在铁道部安定干校培训,抽空我去转了一圈,从村里通往車站的那个供销社商店,收听元旦社论的大院,我住的地方已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回记忆中的那种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2) 3日1日我们连队进入采育公社赤鲁店村施工点,赤鲁店xxx小堆山国防工程,是大兴县南边开阔地最大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在浇筑的工事上面,堆积两米块石再水泥灌注,然后复盖两米厚黄土,再进行绿化伪装,这是我们连第一个硬仗。踏着烈日堆垒,连续作战浇注,工作强度很大,中午炊事班送饭到工地。我们堆山的地方都是沙土地,周边村社种梨树比较多。休息日,连队组织徒步到廊坊集体洗澡,战友们去采育公社购买生活用品,秋季到周边转转买梨吃,连队还有自己的小菜地,有劳有逸也很丰富多彩。上山施工,主要是推小車运石料,堆石头,拉泥浆,捣固等活,有时也組织全连会战,集中浇注。施工也要进行宣传鼓动,村里几块墙报就成了宣传阵地,我们一排就分配在连部对面墙这块。我这个城市学生兵,67届初中生就成了香饽饽,班里天天读,晚上学习念报就成了我的任务。出版报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头上,每次我组织文字写字,同班朱永胜画图,板报效果受到战友好评。不久我向党小组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接受组织的考验,记得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副排长孟书增和三班长冉玉坤两位,八月营长张庆林在赤鲁店他的住处找我談话,我正式入党了,同月我调入连部任文书,在新兵里我应该是进步最快的。自己的进步离不开老排长毛玉福和老班长的帮助教导,随后毛玉福提升副指导员也到了连部。当时连部司号员骆云昌、保管员张宝春、统计员张建政、卫生员王晓明,我们这几个人就生活战斗在一起了。在赤鲁店工地还有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一个新兵蛋子的笑话,八月骄阳似火,工地每天晚上值班,有一天晚上我和宇文福柱上山值班,虽然背着枪,但夜深人静,往山上走,心里不免有些胆寒,上了山顶在帐篷交接班后,我们围绕周边转了一圈回到帐蓬准备休息,为了我俩自身安全,宇文福柱和我商量在帐篷门外设陷井,找了一块木板上面钉滿钉子,埋在沙土里伪装好,我俩就放心的睡觉了。这下可坏事了,早上起床后,宇文福柱把咋晚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一脚踏出帐篷外,只听见豁嗤啊呀一声,钉子扎入脚中,我赶忙过去拿上木板帮他拍出血防止感染,这也是施工干活中脚踩钉子急救处理的一条经验。想起来当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3)10 月中旬赤鲁店xxx号山完工,接上级命令我们连来到昌平县阳坊口执行埋设电缆任务,记得阳坊口驻扎着坦克部队,阳坊口那儿黑枣树很多,好像电缆铺设方向是从阳坊口到圆明园熙和园一线,挖一米深的沟,再放入电缆填平,听起来简单单一,但地质条件不好尽是石头很难挖, 经过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这一任务。12月20日我们移防到通县马驹桥大白村进入了冬训。每天学习,队列训练,射击训练,头次实弹射击,天气不太好,全连成绩都不高,我步枪打了78环也算是比较好的。1月部队野营拉练到河北遵化县 历时半个月时间。头一次参加野营拉练,有一天一上午行军25公里晚上要在那个石门的地方宿营,走的我脚上打泡,身上出白毛汗,连长看我实在走不动了吃过午饭就让我坐车提前宿营去了。部队到达这里已经很晚了,听说这天行军近50公里,那全副武装行軍这种罪是谁也代替不了你的。记得有天晚上炊事班外面广场上的草垛着了火,火光就是命令,全连战士迅速从各自住处奔赴现场救火。到3 月份我们又开始了施工,好像大白村的小堆山是xxx号山吧,距离村不太远,这个工事还有出口隧道的延长工程和其它收尾工事,在10月中旬完工的。前几年八班战友王友衡重回故地,到过我们战斗过的地方,这座工事已变成了马驹桥的一个公园小山,这位战友还在山顶裸露的观察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4)71年10月我们连队来到了通县张辛庄冬训,这时正值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发[1971]57号文件《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通报全党全军。连队一边传达学习,一边进行軍事训练。1972年3月15日连队来到朝阳区双桥咸宁侯村施工点进行小堆山,我们连部就住在村的原队部,旁边就是一个礼堂,连部座北朝南,门口就是场操,往南看一片田野,矗立着中央广播多个发射架,后来才知北京双桥四九一电台旧址是中国最早的电台,历经了北洋军阀、日伪统治和国民党政权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向世界各地的报道中国开国大典的情况。2013年5月3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得我们连在双桥山上还养了一群鸭子,在山下的水滩戏水,长的非常可爱,八一建軍节会餐我们还美食了一顿。8月完成了施工任务,我们又进入北京市和平里一个大同铁路工程段仓庫扎营,帐篷、活动板餐厅,还有打蓝球场,一个营地在这儿诞生了。我们的任务是市内軍区首长住宅院的地下修建防空设施,从开挖,支模板,编鋼筋,水泥灌注,捣固、养护等程序,泥浆都是从别的地方拉来的,战友们早出晚归,坐着嘎斯車翻斗车穿行在北京大街小巷,中午炊事班送饭,这样干了尽两个月时间。10月17日我们连队移防到通县城关小神庙。</p><p class="ql-block">(5)在小神庙我们住进了牛奶场,一个连队都住在这个院里,这样就进入了冬训,11月连队摩托化行軍,从通县到河北山河大唐会。拉练回来连首长批准我还回家探亲走了我14天。小神庙在城乡结合部,离通县城里不远,路过还有一个造纸厂,连队经常组织在这里洗澡。通县也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码头,我们从牛奶场到运河边很近, 沿河都是沙土地,摩托化行軍就曾穿过通县运河那坐桥向东走的。12月连队又接受了丰台一线埋设电缆任务,我们住在丰台小井村,后又住在大井村,利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任务,其间在小井村住的地方有很多大棚里面种的韭菜,休息时间我们进去看看,才知道了韭菜叶子一跳一跳就是在长,而且长的迅速也很快。在大井村住听说芦沟桥很近,就骑上炊事班三轮車跑过去看看,芦沟桥头矗立着芦沟晓月石碑,桥的两边都是小狮子,这就是芦沟桥七七事变,日本在这儿全面发起侵华战争。很快冬训结束,春暖花开,进入施工的大好季节。</p> <p class="ql-block">(6) 1973年3月我们连移防到通县麦庄公社北神村驻扎,开始新点的施工。5 月份指导员找我談话,安排我到二排任副排长,这样我就离开了连部来到了二排,跟六班战友们住在一起跟班施工作业,晚上加班作业有时实在困了我还偷偷躲到隧道角落迷糊一陣。6月份我接到了团政治处组织股派遗,和十一连文书王建华前往山西搞外调,从6月16开始至7月18日我们跑了山西九个市县,从8月29日至9月31日又到了河北6个市县,圆满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其间7月初连队又移防通县马驹桥小白村施工,仅两个月完成任务。这样接上级命令,9月我们又奔北京市西直门外西小驻扎,继续为军区首长住宅院内建筑防空设施,首长们就住在周边附近的小四合院里,3个月时间记得好像去了四、五家吧。11月30日我们又返回通县小神庙住。12月连队野营拉练开始,从通县到河北三河灵山公社,历时半月。进入1974年1月,部队一年一度的退伍季节开始了,由于家中父母亲年令比较大了,弟弟又当兵,家中没有子女照料,尽管首长要给我提干,我还是申请退役,这样首长才挽惜同意了我退伍,1月8日拿到退伍证,向连里请了假来到北京王府井买了些烟酒糖果脯等另自己买了一双皮鞋、一条的确良裤子,这就准备回家了,13日乘火车返晋。记得走的那天王晓明战友从运输连赶来送我,吃过晚饭团里来車后连队战友们列队欢送,一排副张友禄随車送我到永定门车站,在难舍难分中挥手告别,这样四年的軍旅生涯就结束了,再见吧,战友们!再见吧,北京!</p> <p class="ql-block">(7) 后记——其实我们连还执行了一些上级要求的单项任务,以班排为单位,时间短、任务急、要求高,记得在1972年三排执行了首都机场外围的施工任务,我还去过一次首都机场,战友们在机场商店买的叫什么质量的白色背心很好,当时我还买了一件。在那时能到首都机场看一看是一件多么引以自豪的话题。也是在1971年秋,二排参加了张家湾一号山的会战,我去一号山看过战友们,这个一号山是北京最大的战略防御工事,规模大、功能全、建筑复杂、设备繁多、技术要求高,是軍区重点工程,中央首长曾多次视察。整个山体被环湖围绕,坦克能穿过水域进入假山内,据说能容纳xXx兵力。1977年10月,当时我在太原铁路局干部部,按铁道部安排组织离休老干部赴京赡养毛主席遗容,我带着一位质深老领导去了北京。顺便也带上了我的妻子,这是事前想好的抽时间领她回我们部队去看看,完成任务后,我俩几经倒車前往通县大杜社,天快黑的时候到达营地,见到了几位老战友,原保管员张宝春、司号员骆云昌、司务长李春祥,老連长左如英在团里学习,他们晚上准备了一餐迎接我,叙叙旧。实际上我退伍那年六月部队改隶,我们四营整体划归河北軍区守备师,部队移防围场守卫祖国北大门,我们连的一部分还留在通县执行任务,当时部队番号已是51167部队了,这就是我退伍后唯一一次机会回部队了。</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但军旅岁月恩赐给我的一切却是永恒的,是这身绿军装让我魂牵梦萦,给了我蓬勃朝气、坚强意志、顽强作风、无穷力量和智慧,使我对人生追求充满信心,退伍不褪色 ,永远守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