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生产主管

硫氧镁建材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

<p class="ql-block">生产主管七大管理</p><p class="ql-block">1、日常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组织结构运用</p><p class="ql-block">2、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p><p class="ql-block">3、5S活动,现场管理的法宝</p><p class="ql-block">4、生产计划、生产准备管理</p><p class="ql-block">5、生产控制与物料控制</p><p class="ql-block">6、质量与品质管制</p><p class="ql-block">7、全员改善活动的开展及其他管理</p><p class="ql-block">日常管理制度的建立与组织结构运用 </p><p class="ql-block">理想主管的一天工作表</p><p class="ql-block">上班前 </p><p class="ql-block"> (1)应提前15至30分钟</p><p class="ql-block"> (2)先检视部门环境卫生</p><p class="ql-block"> (3)查看当日早上使用备料状况</p><p class="ql-block"> (4)当日生产计划再确认</p><p class="ql-block"> (5)机床故障排除</p><p class="ql-block">上班后 </p><p class="ql-block"> (1)早会,点名</p><p class="ql-block"> (2)确认有无临时缺勤人员</p><p class="ql-block"> (3)临时缺勤人员人力调整</p><p class="ql-block"> (4)有否新手,工作指导</p><p class="ql-block"> (5)确认借出与借入人员</p><p class="ql-block">上班中</p><p class="ql-block"> (1)检查机器,工具是否正常使用及保养</p><p class="ql-block"> (2)作业中人力不平衡时有无及时处理或请求上级支援</p><p class="ql-block"> (3)有无依照生产计划的进度</p><p class="ql-block"> (4)查看每位下属的工作有无依照标准作业</p><p class="ql-block"> (5)制作过程中,确认产品品质</p><p class="ql-block"> (6)有无品检员对不良品的查看,并追踪原因与改善</p><p class="ql-block"> (7)有无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给予协助</p><p class="ql-block"> (8)有无产品堆积情况,应随时处理</p><p class="ql-block"> (9)随时准备四个小时内生产所需要的人员、机器、工具、物料、作业标准等</p><p class="ql-block"> (10)生产环境随时保持流畅</p><p class="ql-block"> (11)报表与图表的查看</p><p class="ql-block">下班</p><p class="ql-block"> (1)上级指示及下属反应的问题应当日处理</p><p class="ql-block"> (2)次日工作预先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3)应保留思考时间(人员任用、工作指导、推动事项、改善工作)</p><p class="ql-block"> (4)下班前应检视部门内工作环境及安全事项</p><p class="ql-block"> (5)查看当日工作目标达成状况</p><p class="ql-block">生产主管在工作中应学会走动管理及目视管理的方法,及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状况,以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p><p class="ql-block">公司组织的结构内容及意义</p><p class="ql-block">组织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达成企业的目的,规范企业运行方式,使企业内的成员能够有效地工作,建立一个职能明确,层次分明,且富有前瞻性、协调性、支援性、制约 性的组织架构。</p><p class="ql-block">组织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依据业务的机能分别给予划分,然后针对划分后的机能分别制订执行此机能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分配至各部门;就授权原则及协调原则制订运行标准;</p><p class="ql-block"> 就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应制订运行这些职责的工作方法,并制订控制的标准。</p><p class="ql-block">组织的原则</p><p class="ql-block">1.目的原则——职能化原则</p><p class="ql-block">2.权限及责任原则——照应原则</p><p class="ql-block">3.最终责任原则 </p><p class="ql-block">4.秩序化原则</p><p class="ql-block">5.统治原则——管理幅度 </p><p class="ql-block">6.部门划分原则</p><p class="ql-block">7.确定原则 </p><p class="ql-block">8.策略原则</p><p class="ql-block">组织的形态</p><p class="ql-block">金字塔型(垂直型):顶端是高层管理,中层是中层管理,最下层是基层管理以及员工。</p><p class="ql-block">靶子型(扁平型):主要特点是组织的目的较为一致,且人员的构成水准较为整齐,人员的自觉性普遍较高。</p><p class="ql-block">组织结构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理想的组织结构不一定是理论性的,它必须是为经营管理的理念而设置的。</p><p class="ql-block">组织结构应该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p><p class="ql-block">组织运用原则</p><p class="ql-block">1.命令系统原则 </p><p class="ql-block">2.管理幅度原则</p><p class="ql-block">3.职务分配原则 </p><p class="ql-block">4.权限委任与移让原则</p><p class="ql-block">制度与绩效</p><p class="ql-block">经营者的观念:</p><p class="ql-block">即观念新不新、知识新不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制度只是代表观念、想法。</p><p class="ql-block">但是有了观念有了想法,就要把它转变成类似条文的东西,也就是上至老板,下至一线的每一个操作员,每一个职员都可以看到这种规定。</p><p class="ql-block">管理才能:</p><p class="ql-block">管理才能就是高级主管应用制度时的头脑,当制定一项新的制度时, 各级主管都必须以身作则,平时就应该实行管理训练,以便在新制度实行时可以适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做好大的决策:</p><p class="ql-block">大决策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p><p class="ql-block">如果大决策的规则有时不能应对所有的情况,就需要有好的企划人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管理实务与做法:</p><p class="ql-block">授权做得不好,就会变成专权。最高管理者掌握了大权,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有时候连出差费用还要一批再批,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拖延时间的弊病。 </p><p class="ql-block">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p><p class="ql-block">工业安全</p><p class="ql-block">工业安全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防止人类生命可能受到的损伤是人类道德的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 --安全的工厂,是获得工厂效率与企业利益的基本条件。</p><p class="ql-block"> --为了企业利益及形象,必须事先把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消除,</p><p class="ql-block"> 才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人的损伤,远大于任何一种资产的损伤,</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个损伤事件企业均要作为最重大的事件处理。</p><p class="ql-block"> --企业主管有提供组织内成员工作安全的义务,组织内成员对自己有遵守</p><p class="ql-block"> 工作安全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机器、产品的损坏可以修复,人的损坏是无法修复的。</p><p class="ql-block"> --保障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而安全又是保障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工业安全是可做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所有的工作均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p><p class="ql-block">工业事故的起因</p><p class="ql-block">没有设立安全组织</p><p class="ql-block">不安全的环境</p><p class="ql-block">主管的督导不周</p><p class="ql-block">不安全的机器设备</p><p class="ql-block">不安全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内容和形式</p><p class="ql-block">思想教育:</p><p class="ql-block"> 法规教育:</p><p class="ql-block">安全技术教育:</p><p class="ql-block">新进职工的三级教育:</p><p class="ql-block">特殊工种教育:</p><p class="ql-block">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 </p><p class="ql-block">安全技术必备的知识</p><p class="ql-block">如何防爆</p><p class="ql-block">如何防火</p><p class="ql-block">如何防电</p><p class="ql-block">安全检查的制度</p><p class="ql-block">安全检查制度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安全检查的形式</p><p class="ql-block">事故处理的知识是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措施,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以及处分有关单位和人员的一系列做法的总称。</p><p class="ql-block">劳动管理</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p><p class="ql-block">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是执行成本核算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是计算职工的工作量、实行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有力手段。</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是企业两大基础定额之一,劳动定额的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劳动定额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作用上。</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基本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间定额:是指每一个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工时数时,间定额是用时间来表示的定额,一般以分钟为计算单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产量定额:是指单位时间内应该完成的产品数量,是用生产量来表示的定额。</p><p class="ql-block"> 一个工人在8小时上班时间内,并非都在从事与加工制造产品有关的工作,还常常会参与一些与制造产品无关的活动,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必须分清哪些时间消耗应该计入定额内,哪些时间消耗不能计入定额内的。</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p><p class="ql-block">1.制定劳动定额的原则</p><p class="ql-block">①“全”是指凡是可能的工作都应该有劳动定额。</p><p class="ql-block">②“快”是指使用的方法应尽可能简便,迅速制定劳动定额,在时间上能保证生产需要。</p><p class="ql-block">③“准”是指制定的定额先进合理,这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p><p class="ql-block">(1)经验估算法</p><p class="ql-block">(2)比较类推法</p><p class="ql-block">(3)统计分析法</p><p class="ql-block">(4)技术测定法</p><p class="ql-block">劳动定额是企业的一项工作标准,具有严肃性,一旦制定就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样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劳动组织与定员:六项内容 & 三项任务</p><p class="ql-block">(1)合理的劳动分工协作和职工配备。</p><p class="ql-block">(2)确定先进合理的定员和人员构成。</p><p class="ql-block">(3)完善和改进劳动组织形式。</p><p class="ql-block">(4)组织好设备管理。</p><p class="ql-block">(5)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轮班。</p><p class="ql-block">(6)组织好工作地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在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正确配备职工,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专长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p><p class="ql-block">(2)正确处理劳动力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保证劳动者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p><p class="ql-block">(3)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劳动组织,采用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保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p><p class="ql-block">劳动分工的原则和形式</p><p class="ql-block">劳动分工的原则表现为工作的简化和专业化。</p><p class="ql-block">劳动分工的形式有以下三种:</p><p class="ql-block">①把不同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p><p class="ql-block">②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p><p class="ql-block">③把技术等级高的工作和技术等级低的工作分开。</p><p class="ql-block">劳动协作的主要形式</p><p class="ql-block">(1)空间上的劳动协作形式有车间之间、车间内部、生产小组之间、工作地之间及工作组内部的协作。</p><p class="ql-block">(2)时间上的劳动协作主要是工作轮班的协作。</p><p class="ql-block">(3)工作组的组织。</p><p class="ql-block">(4)工作轮班的组织。</p><p class="ql-block">(5)多机床管理,就是指一组工人或一个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同时看管几台机器,这是一种先进的</p>

劳动定额

工作

组织

原则

安全

管理

劳动

定额

生产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