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田黄冻山水诗文印章

清风剑客

<br><br><h3> 余收藏一枚白田黄冻印章十余年,田黄是石中之王,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等民间说法也使田黄的尊贵地位得到凸显,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摆件。而白田黄石更难得,何况是白田冻。</h3> 此白田黄冻印章,为六面体方章,大家都知道田黄石解印章,十赌九输,有解章难,难于上青天。长宽高为 50X41X50mm,重260克。田黄石行内人士都熟知,解章难,难于上青天,田黄石解章必须得三五倍的原石才能解除六面体方章,且十赌九输,如此大料质地,均属罕见。此白田冻包浆熟稔,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的内部,能看到非常明显的“萝卜丝纹”纹理,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有着黄红色的红格,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此印章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印章正面为山中亭台楼阁,芭蕉掩映,一派江南风景。下方为石心?辰刻于故居记 顺转印章为山石小路,路尽头有屋檐半露,再顺延主体画面为旭日东升,两位老寿星于山间对语,意为指日高升,再顺转又为山石小径,台阶盘旋而上直至印顶,印顶恰有白田冻之纹理如白云缭绕,整幅画面相互连贯,一整幅福寿延绵指日高升之画卷次第展开。印文为朱文 月明林下美人来 布局合理,其中 下 字 只为一笔带过,刚好在 林 字的下方,叹为精妙之笔 方正遒劲而又雅致。 印文为明初吴中四杰 之高启 梅花九首中的名句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br>出自明代高启的《梅花九首》<br>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br>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br>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译文<br>梅花应该是那天上的神物,不知是谁将它放到江南,使其处处可见。<br>大雪满山的时节梅花如一位高人隐士独卧于其中,在月光朗照的夜晚,它又像一位美人独舞。<br>寒冬时依傍着萧瑟竹子的稀疏的影子,初春时又盖住了一片又一片苔藓的青草之香。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琼姿,这是古诗词中的常用词了,谓瑰丽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不过,诗的首联,却一点也不因这措辞的常见而显得平凡:神话中的昆仑山,上有瑶台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筑成;梅花既有瑰丽的风姿,那么就本该(合,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至于它们为何不留居在飘渺的仙山,却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南的处处山林,这,可真是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疑问!这二句,给凡间的梅花,赋予了谪仙的身份,使它们纵然已降生到地上,却终究是超凡出尘、气质异于俗中众花。若不是诗人对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语、发此奇问?至于为何只说栽于江南,而不说栽于天下,这,也可算得个疑问:大概,诗人一生足迹不出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这片山川钟秀、人杰地灵的广土,才最适宜迎接梅的降临? “雪满山中高士卧”,梅花到底还是来到了人间,不过,它们既然是夙具仙骨,当然也不屑在尘埃之中生长;远离人迹的烦嚣,栖住到大雪铺满的深山,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士的愿望。常人说到梅花,总不免提什么“傲霜斗雪”,其实,梅花又何尝逞勇好斗?雪满山中,它们却稳稳地酣卧,何尝把大雪放在心上?大雪又怎配做它们的对头?“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种,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不过,这美人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当然不能轻易窥到,若去闹市中寻觅,无异于水中捞月。你须得摒弃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时,你才能见到她款款而来,神情是那么超朗闲雅,容貌是那么清秀动人,一如《世说新语》中的咏絮才女谢道蕴,“神情散朗”, 创作背景<br><br>  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高启应诏进京纂修《元史》,从那时起他的心中就一直疑惧不安。他的《赴京道中逢还乡友》写道:“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上任不久,他便觉察到京城中的政治气氛敏感而紧张,文人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获罪。翌年《元史》编成,高启授翰林编修;七月,擢为户部侍郎,高启以“冒进用”为辞而恳求辞官,他被赐予内帑白金,给牒放还于乡,然而回乡之后他却未能过上平静的隐逸生活。洪武七年(1374),苏州知府魏观因改修张士诚旧邸而触怒了统治者,高启为之作《上梁文》被连坐腰斩,年仅三十九岁。在这之前,他把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写入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h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br><br><br><br>石质润泽,萝卜纹明显<br>白田黄石(亦称白田)产量稀少,质优者更为稀缺,《观石录》称赞田白“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此件以白田制成,略呈淡黄色,凝润似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质地上乘。<br>此印石质地为福建寿山溪中阪田田白石,石理隐萝卜纹,十分典型,石质润泽,非常难得。田黄石素有“石中之帝”美称,在存世田黄之中,如此品之大的田白极少流入交易市场,可遇而不可求。目前市场上,田黄石石材极度缺稀。田黄石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石早已是无价之宝。<br>如此大材的白田黄石印章,存世稀罕,极为珍贵。此白田黄印章光彩极为莹润,品相俱佳,材细如腻,温润似水,非常罕见,极为难得。印章光洁素雅,均匀纯净,品质完美。用手抚摸,其质温润宛若少女之玉肌,极具妩媚亲近感。把玩摩挲间,凝腻如脂,恍若软玉在握。外表一层自然的包浆,颜色略深,当为岁月凝练,古韵盎然。<br>此件白田黄印章色泽自然柔顺、呈淡“橘皮黄”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欲化,红筋显着易辩;其质地特别凝腻、温润、细结,凝灵成冻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油润感,显为中坂所产上佳田石,色质俱佳。近几年交易市场,各种精品田黄印章交易价格居高不下,市场行情一路攀升。此件白田黄印章保存完整,为数不多之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br><br><br> 泠秋居士<br> 2022年02月11日于百印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