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6日,随众信旅行团乘坐阿联酋航空航班从上海开始中东之游,第一、第二站在埃及和约旦共7天。</p><p class="ql-block"> 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因此,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北非、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苏伊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又称吉萨大金字塔,是位于埃及吉萨三座著名的金字塔中最为古老也是最大的一座。同时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唯一尚存的建筑物。原来的高度为146米。</p> <p class="ql-block">Sphinx,狮身人面像。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柱塞尔(Djoser)法老。第三王朝。</p> <p class="ql-block">牵骆驼供游客骑乘的埃及女人在兜揽生意。</p> <p class="ql-block">埃及的旅游业,是该国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产业。在中部地带,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里,生活着一支全世界仅有的,仍然生活在沙漠深处的贝都因民族。每年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客前往一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贝都因人的孩童(萨达姆、卡扎菲都是贝都因民族)</p> <p class="ql-block">旅游景点兜揽生意的贝都因妇女</p> <p class="ql-block">来观光的当地游客</p> <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顽皮一下😜</p> <p class="ql-block">游览阿斯旺水坝。尼罗河上所筑的高坝,是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水坝全长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前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历时10年多,耗资约10亿美元。</p> <p class="ql-block">神秘的卡纳克神庙,令人惊叹。神庙始建于3900多年前,位于埃及卢克索北部。是三代法老鼎力修造献给太阳神阿蒙的。</p> <p class="ql-block">神庙里有134根巨型石柱,中央12根石柱,高23米,直径5米,柱顶呈莲花状。这些石柱在当时是如何竖立起来的,至今是迷。巨柱上刻满了优美丰富的浮雕图案和象形文字,告诉你古埃及遥远的过去是多么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照耀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纳克神庙</span>门口整齐排列代表几代法老的狮身羊面石雕像之上。</p> <p class="ql-block">阿布辛贝位于阿斯旺上游约300公里的尼罗河西岸。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有大小两座,系直接凿刻在岩窟上的。大神庙祭祀拉美西斯二世、太阳神以及其它诸神。神庙入口处列有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四尊中有一尊破损。门口上的小立像是太阳神,因为面向东方,晨光可直射入庙内。阿布辛贝神庙以及其雕刻是炫耀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所以法老面部塑造得庄重威严,具有写实性。</p> <p class="ql-block">庞培柱——庞培柱又称萨瓦里柱,是除罗马地下墓室外又一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把埃及的历史分为法老时期、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奥斯曼帝国时期,和现代埃及。展品有十万件之多。要想在三个小时中看完,那是不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门正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池内种植有代表上埃及的莲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纸莎草。把莲花和纸莎草种植在一起,代表上下埃及相互包容,和睦相处,寓意深远。这两种植物是埃及的代表。</p><p class="ql-block">古时的埃及分成两部分,权力分治。以尼罗河水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而称为“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上游地区是“上埃及”,即:埃及的南方,以莲花为标志,信奉鹰(兀鹫)为保护神,国王戴白色的帽子。下游是“下埃及”,也就是开罗以北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北方)——以纸莎草为标记,信奉眼镜蛇,国王戴红帽子。上下埃及统一后,法老戴白色和红色的双重帽子,鹰和眼镜蛇便不打架——和谐了。埃及各个时代法老王的图腾都必须有莲花和纸莎草,表明帝国的完整和统一。</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拥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他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约67年,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法老黄金面罩,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精品中的精品。被发现时是罩在法老木乃伊头上的,它是用金板依照国王生前容貌铸造而成,重达11公斤。眼睛用的是阿拉贡白石和黑曜石,眉毛和眼圈用的是透明蓝玉,表情严峻淡漠,面容栩栩如生。法老的前额上镶嵌着艳丽的眼镜蛇和兀鹰——上埃及和下埃及的保护神,放在一起表示上下埃及的统一。这两样东西上套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这是法老死后,那年轻的寡后献给亡夫的。</p> <p class="ql-block">内棺由黄金整体铸成,长1.87米,厚2.5~3.5毫米,重120公斤。棺体做成人形,上面镂刻华丽精致的纹饰,并镶有琉璃、碧玉、绿松石等。棺盖正面展现了法老的容貌,和黄金面具的造型形同。图坦卡蒙双手交叉,手中握有神鞭和权杖。图坦卡蒙的头上有眼镜蛇和秃鹰的形象,他们是皇权的守护神,长长的柱状假胡须,也是皇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69年-约前30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位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不仅长的美颜,而且聪慧过人,还擅长手段,多次靠美色博取权利,曾色诱盖厄斯·儒略·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安东尼,因此又通称为埃及艳后,不过她最后也因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而死亡。</p> <p class="ql-block">踏入馆内,仿佛穿行在时光隧道中,回到5000多年前的埃及,去探访一种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完全陌生的文化和生活,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油然而生的,是肃穆、是敬畏、是由衷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石棺</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棺</p> <p class="ql-block">6000多年前精美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法老金像</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早的“人”字形拖鞋可能就是他们发明的吧😜</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埃及冬宫</p> <p class="ql-block">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孕育了7000年的古埃及文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旅游马车</p> <p class="ql-block">团早餐</p> <p class="ql-block">登船游览红海</p> <p class="ql-block">和埃及导游小芳(自称中国名)合影,小芳曾经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留过学。</p> <p class="ql-block">红海风光</p> <p class="ql-block">红海、地中海常见的阿拉伯三角帆船</p> <p class="ql-block">2200年前的夜晚,有一座灯塔矗立在地中海海面上,几十海里外都可以清楚地见到它尖顶上闪烁的夺目灯光!这就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灯塔建于公元前279年的托勒密二世时期,高约120米,分四层。在多次遭遇地震后于公元14世纪时全毁。照片是灯塔遗址上于1480年建成的卡特巴城堡。</p> <p class="ql-block">在亚历山大港地中海边上游览时,遇上卖气球的小孩,死缠烂打要求做生意,最后谈妥合影要小费10埃镑,我给了5元人民币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p> <p class="ql-block">旅游点的马车</p> <p class="ql-block">12月9日,结束埃及旅程乘机到约旦首都的安曼阿丽娅皇后国际机场。下榻在“死海”海边的一家旅游宾馆。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Jordan),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在西南部临近亚喀巴湾有极小一段海岸)</p> <p class="ql-block">倒咖啡饮料的服务生。</p> <p class="ql-block">下榻宾馆的后院</p> <p class="ql-block">国内奢侈化妆用的硅藻泥,死海边上随便涂😜</p> <p class="ql-block">死海里漂浮。进入水中,海水到小腿就感觉站不稳了,水过了膝盖,巨大的漂浮力在水中已无法行走。</p> <p class="ql-block">死海的盐分含量极高,据说含盐量30%多。因此其密度要比普通的水高很多,人的密度比较接近水的密度,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会上浮,因此人在死海就会很容易的浮起来,而不会下沉。</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约旦的时差和上海相差6小时</p> <p class="ql-block">下榻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约旦首都安曼附近的杰拉什古城 哈德良凯旋门。杰拉什有“罗马之外的罗马”之称,被描述为:世人公认的在希腊和意大利之外,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希腊、古罗马城市,有着“中东庞贝”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通道旁的一排房屋遗址,室内地面的马赛克完好,图案巧妙、简洁,边上还饰有文字。</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讲解,杰拉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那时,就有人在此生活。然而,现在看到的古城遗迹,最早是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内的一些城镇之后,杰拉什才逐渐按照罗马建筑风格发展,建起许多神殿、庙宇。公元3世纪初叶,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杰拉什一蹶不振。以后又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几度兴衰。公元9世纪中叶,阿巴斯王朝兴起,定都巴格达。这期间,杰拉什遭遇几次强烈地震,建筑严重损毁,致使具有悠久历史的杰拉什销声匿迹。</p><p class="ql-block">1806年,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了杰拉什。自1920年起,考古队开展发掘古城的工作,沉睡了千年的文明古迹重现。</p> <p class="ql-block">椭圆广场长90米,宽80米,是地道的罗马建筑。广场周围的爱奥尼克石柱建于公元1世纪,如今,被修复得如同琴弦一样整齐矗立。广场中心的高大石柱,是新建立的现代化产物,主要为一年一度的杰拉什艺术节燃放烟火时使用。</p> <p class="ql-block">南剧场建于公元90至92年,是杰拉什两个剧场中较大的一个,能容纳3000名观众。剧场的音响效果很好,站在剧场中心,在不用扩音器的情况下,全场可以听清歌者的声音。剧场至今还在杰拉什文化节中使用,据介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卡雷拉斯都曾在此演唱,中国的艺术团体也曾在艺术节期间来这里演出。</p> <p class="ql-block">罗马柱。昔日的宙斯神殿,现仅剩下几根石柱。</p> <p class="ql-block">在帝王谷的哈特谢普苏特神庙</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或译哈采普苏特,哈特舍普苏特,赫雀瑟(意为最受尊敬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戴假胡须、身着男装、束胸宽衣、手执权杖、威严无比,这就是古埃及最有权力的女法老的一贯装束。极少有人见过她本人,她的真实相貌和她的传奇故事一样神秘。</p> <p class="ql-block">凭借神庙遗迹上矗立的高大石柱和墙体,可以想象昔日神庙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神庙一景</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在撒哈拉大沙漠冲沙</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可供游人冲沙、滑沙的沙丘</p> <p class="ql-block">旅行团安排4个人一台丰田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用小把戏弄个特写</p> <p class="ql-block">和贝都因人讨价还价乘骆驼</p> <p class="ql-block">这么小的孩子牵着骆驼带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招揽生意</p> <p class="ql-block">这个图标是男厕所</p> <p class="ql-block">景点的🚾标识用公鸡母鸡表示</p> <p class="ql-block">当地游客在等待天黑后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的撒哈拉</p> <p class="ql-block">喧嚣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城市一景</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水烟枪</p> <p class="ql-block">游览佩特拉古城。</p><p class="ql-block">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它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峭壁上仿佛刀削斧砍,几千年的风沙雨雪在石壁上雕琢出的千奇百怪的纹理,玫瑰色中间或掺着一些赭色、白色或者黑色的斑纹。太阳升起,峡谷顶部也披上炫目的金色。</p> <p class="ql-block">佩特拉古城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入口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名为“蛇道”。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2米。</p> <p class="ql-block">卡兹尼</p><p class="ql-block">古城核心卡兹尼是一座依山凿出的大广场,广场正面是一座高40多米,宽30多米,依山雕凿的殿堂——卡兹尼,意为“金库”。整个殿门分为两层,下层有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米左右,门檐和横梁都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3个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有翅膀的战士的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有壁画,石壁上的原始壁画色彩虽已暗淡,但粗犷线条勾画出的画面仍然清晰可辨。传说里面曾收藏着历代佩特拉国王的财富,也有人说它是一座陵墓。卡兹尼造型宏伟。</p> <p class="ql-block">景点外卖石头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在佩特拉遇见约旦的巡警</p> <p class="ql-block">佩特拉是约旦著名古城遗址,位于约旦安曼南250公里处,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古代曾为重要的商路中心。</p> <p class="ql-block">佩特拉遗址的岩石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现出绝美的颜色,所以又被称为“玫瑰古城”。佩特拉为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国首都,公元前 1 世纪时极其繁荣,公元 106年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常有的建筑。3世纪起,因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为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而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游客</p> <p class="ql-block">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并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通道,此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能让一辆马车通过;进入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路面覆盖着卵石;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顺峭壁仰望苍穹,蓝天一线,壮观而又美丽,“一线天”的名称由此而来。纳巴特人是高超的水利工程师,在一线天的崖壁上排列着一条条为城市输送饮用水的水道。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山谷在宝库的一边展开,展现出众多的开凿于岩石中的坟墓;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构成,也掺杂着很多其他颜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风中,受到侵蚀而无法辨认。</p> <p class="ql-block">风化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乘坐的空客A—380飞机。</p><p class="ql-block">2022年春节,因天津疫情,原先准备外出探亲旅游两次被取消了行程。春节期间在家赋闲,百无聊赖,翻出2017年冬中东旅游埃及和约旦的照片整理制作此美篇。那次中东的旅行共5个目的地:埃及、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阿联酋的迪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