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小记之三(每日更新)

青牛居士(刘庆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子医院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归来,原本打算对于疾病采取静观其变的保守态度,元月15日安徽胸科医院的李主任对我说:“刘老师,今晚我和省立医院肿瘤科张红雁主任在一起吃饭,我帮您咨询关于您的情况,她建议您带资料去看一下她的门诊。她周二上午,周四上午,省立医院总院专家门诊。”感谢李主任的关心,我如约挂了张主任的号,张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看了我提供的资料后邀请我参加她任所长的安徽省立医院离子医学中心,利用最新科技的质子放疗治疗淋巴结转移灶。据悉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去年11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开始投入试验,此外瓦里安质子治疗设备中国(合肥)临床试验安徽省立医院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承担,组长单位为安徽省立医院,研究人即为张红雁。去年年底第一位病人进行治疗。试验入组是免费治疗的,我约好春节后入院筛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2月10号,农历正月初十,我入住了安徽省立医院离子医学中心。我预想这个新建的医院设施条件都不错,谁知到了病房真的让我感到意外。306病房居然是有四十多平的单人间,电动调节的病床,床前还悬挂着一个我不知名的多功能治疗仪,一整面对外的是明亮的落地窗,长条桌,三只沙发,落地柜,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充足的热水,进户的WiFi,比我们住的一般宾馆强多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床头的绘画增添几分温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干湿分离的卫生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浴室非常贴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知名的治疗仪</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以电动调节的病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护士陪着去做了心电图,心超,还做了以前没见过的检测,据说为了和治疗后腿是否浮肿作为对比 同时对身体多方面也测出参数,比如说其他都好,就是脂肪略偏高。病房花医生找我补录了一些信息后,说接着还有几项检查,我此前做的PetCT可以使用,免受一次吃光之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天匆匆而过,想到花医生说,如果入组,治疗需要两个月,疫情期间,不可离院,六十天的禁闭,想想都可怕,这才是第一天,赶紧上床,看看电视,记下这段文字,明日再见。</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1日(更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陌生的环境里入眠很晚,下半夜终于入梦,晨六点半被一名男护士唤醒采血,我的血管比较细,他折腾了好久,从左手换到右手总算完成三管血样的采集。早餐送到一个鸡蛋,一只菜包,一只杂粮馒头,因血糖故,放弃了最爱的大锅粥(记得很多年前妈妈在105医院住院,女儿和念念差不多大,每每去医院一定要吃奶奶的病号稀饭,一次没给她留不禁嚎啕大哭起来,如今忆起不觉眼睛湿润了。),要了一勺汤,回来一尝,里面有细细的花生米颗粒,原来是油茶,早知就多要一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餐后暂无检查,去楼下转了一圈,留下几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医院每个周一,周五各为医护人员做一次核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病床医生和第三方代表来告知就目前检查结果来看可以通过筛选,逐一向我介绍了试验的知情告知书,让我签字后去做加强核磁共振,仔细阅读后觉得可以接受,但是想到女儿在这个问题上尚有保留意见,她在我的治疗上是尽心尽力的,还要尊重她的意见,于是决定等她明天来看过再签。原本要求空腹做检查的,饭菜早就凉了,从柜子里拿出手撕面包,泡上一杯茶,坐在沙发上,边吃边看电视剧《人世间》,跟着梁晓声,走进那个曾经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2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晨起,血压,血氧饱和度正常,早餐后下楼出医院大门,沿长宁路向北再沿燕子河路向东转了半圈,回医院。路边两位正在交谈的环卫工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借着路边广告牌玻璃的反光,拍下了这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时分夫人,女儿及家治来访,正好入院那天开车前来,于是开车去地铁接回。不能进入病房,一楼大厅是我的大会客厅,女儿说堪比五星级宾馆。家治是五十多年的朋友,憨厚单纯,由于女婿英年早逝,让他和夫人背起沉重的家庭负担,真不容易,即便如此他还送来超出他正常范围的人情,让我十分感慨。女儿带着家治把车开回,夫人今天办了陪客证,留下陪伴。回到病房我即在《知情同意书》签字了。</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3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时许,睁开眼睛,夫人早已起床,见我醒来,便淡淡的说出女儿对我做放疗的担忧:按照上海医生的说法,可以不必做放化疗,现在做质子放疗会不会刺激癌细胞,或者留下放疗造成的后遗症?一席话让我多少有点忐忑,一是感谢女儿的良苦用心,她见我比较倾向做,也不便过于反对,只好让母亲婉转的劝说;二是动摇我做放疗的决心,治疗与保守对于我病情来说的确是个双刃剑,治疗是比较顶级的技术,担忧是试验阶段操作的水平,精准度如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对于原发病灶的放疗效果应该很好,母亲当年的宫颈癌就是采取放疗医治,六十八岁患癌,愈后活到九十五岁,期间也因放射性膀胱炎多次治疗,但整体效果不错。当时的放疗采用的是G60,伤害性比较大,质子则是目前最高水平的手段,后遗症更低。而且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存在我总觉得有一个隐患存在,或许它就是我总觉得人容易疲倦的缘故。因此我还是倾向于尊重李主任的推荐,张主任的安排,进行质子放疗,以解后患。当然如果让女儿直接向张主任咨询一下解疑答惑可能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孶主任真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而且那么热情负责,她及时把我的想法反馈给张红雁主任,更感谢张主任的认真解读。女儿给张主任通了电话,非常感谢张主任全面系统的解答,并明确的说,放疗方案会参照我手术结果整体看一下当时肿瘤侵犯的情况,也有可能对精囊等进行放疗。她告诉我:说得很好很细致。如此,我便无了后顾之忧,周一等花医生来即可正式签署通知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据血液检测的结果看,钾含量偏低,今天给我开了口服药,一天两次,饭后服用。</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4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晚桑医生和乃中主任都对我的治疗表达了各自的关切,桑医生举了两个同学(都是上海的医生)不同方案共同生存至今的例子,强调了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乃中更表达了专业的细致 ,她不放心,今天一早又打来电话,强调试验应以安全性为第一要素,询问设备的出处,治疗术在国外国内的使用情况等等。上午龙医生到病房和我做了进一步沟通:质子放疗在国外早已投入治疗,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其中质量最好的设备分别为瓦里安和Tomo两家生产,本院设备为瓦里安生产,需经试验方可正式投入临床治疗,安全性应该没有问题。加上昨天女儿和张主任的沟通,也就顺利签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根据程序,下午做加强核磁共振,和其他医院相比,这里的医护人员真的很温馨:躺在机器上脱去棉衣的我略感有点冷,她们给我盖上一件毯子,左肩疼痛,她们分两处帮我垫起来,结果在半个小时的检查右臂举的有点麻木,左臂反而一点事没有。于是在接下来的问询答卷中给了她们一个五星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瓦里安智能直线加速器(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院内散步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元宵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晨又是五管血样,据说之后每周均有一次,三个月来抽了多少血,真有被榨干的感觉,可是为了治病,只能遵医嘱而行。上午查房,龙医生说我的筛选已过关,今天张主任来医院就要讨论我的治疗方案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外出散步,见楼下一棵高高的树,特意拍下,处理了一下,以纪念这个没有元宵和圆月的元宵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没有元宵的元宵节,出人意料的送来了热气腾腾的元宵,而且很有仪式感的由护长带队逐一送达,接着柳医生登门表示元宵节的祝福。感谢医院的温馨关怀,这个元宵节不孤寂,必须要给你们点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杨在去年年底总结会上拍了一张照片,元宵佳节为我做成抖音,愿世间安康!</span></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15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三是大查房,张红雁主任率领高院长,龙主任,柳医生,花医生等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病房,根据我的病情,检查情况以及和女儿沟通的情况可以进入医疗准备阶段了。张主任对我的美篇给予很好的评价,说转给其他医护人员了,病人有这样的心态很有利于治疗。同时对疫情期间探视的情况做了介绍。接着花医生就我关心的治疗期间有关事宜答疑解惑,对安全性,准确性,与日俱进的检测使用剂量,饮食营养等等给了明确的答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午餐进行中,花医生到病房来告知,前天磁共振报告出来了,淋巴结的短径为17毫米,不知是核磁共振的精度更准还是增大了,不过符合大于15毫米的入组标准,今晚适当清理肠道,明天上午即可定位,正式进入前期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无意在朋友圈晒出医院的图片,也就逐步释放长时间不能去教学的信息,今天分别向市老大的郑主任,利主任,许老师,庐阳区老年大学的江校长告知情况,对教学做了一些安排,静下心来治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点多,陆继群来电询问状况,我告知一切比较顺利,不必担心,并准备把美篇发到知了群,以让老友们放心。没过一会又接到丁刚电话,已在楼下大厅,赶紧下楼,把近期入院的情况一一向他介绍,相谈甚欢,毕竟是五十多年的老友,越老越珍惜多年的友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三点多花医生通知我去做体膜,所谓体膜,指的是在做放射治疗之前,先应用一种特殊的塑料做一个适合病人体廓的模板,这样在做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把病人固定在治疗床上,防止病人在放疗时体位移动,对正常组织造成破坏。在做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是要求病人在几分钟甚至10分钟之内一动不动,这样难度比较大。而使用体膜以后,能够起到好的固定作用,病人就不会发生体位改变。这也就解决了我担心体位移动的问题。我躺在一个特殊的床上,四五位医生围绕着我,先固定好位置,然后在下半身铺设了一种特殊的塑料,估计有四五十度,原本冷冰冰的床便立刻滚热起来,又过了十几分钟,在上面又覆上一层,上下两层热热的,闭上眼睛想象着日后入机器照光的感觉。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倒膜结束,医生陪护我回到病房,明天上午再去做定位。</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7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点左右花医生通知我去CT室定位,躺好,用昨天制好的体膜把我牢牢的固定住,开始平扫描,然后拆掉模具,在我的身体上划线,估计先用笔后用激光还是什么,皮肤有点灼烧感,幸好提前告诉我会有点疼。今后为我治疗的张医生告诉我,可以洗澡但不要打肥皂,如果发现线不清楚了就下来补画。刚结束龙主任也到了,他说张主任等着CT片好制定方案,方案确定后一切就进入正常操作了,就像火箭发射,按照预定的线路,把火一点就升空按轨迹飞行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监控室里的医生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晨起,听女儿在微信里说下雪了,当时这边没下,定位回来,见窗外纷纷扬扬的飘起来雪花,于是和夫人一起下楼,扑面而来的风让人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冬季的寒冷,风中飞舞的雪花撒在肩头,落在脸颊,微凉中有一种湿润的亲切感,围着我们的大楼绕上半圈,留下两张照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瑞雪召唤即将来临的春天。</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8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等待治疗方案仍需几天,等待中没有治疗,没有检查,恰好市摄协蒲海茵秘书长有工作布置,学校虢苏燕老师来电话谈摄影系及分会,光影有痕的相关工作,我想咱们这个集体几年来逐步走向辉煌,还是应该坚守,虢老师的想法很好,正好趁几天闲暇草拟一个想法和杨国太,李杨,周杞,方宗新等人商量一下,逐步实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医院的疫情防护做得比较到位,医护人员每周两次核酸检查,住院病人及陪护每周一次,确保病房万无一失。</span></p> <p class="ql-block">2月19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六,医生基本休息,没有检查治疗,也就平平淡淡度过,上午散步归来遇到龙主任来医院,我问:周六也不休息?他说有病人需要治疗,不放心,来看看,真心觉得他们都很敬业。中午女儿带念念来看我,可惜二宝在车上睡着了,也不能陪外公爷爷玩,倒是她接着去室内动物园,看视频中喂起小动物把瞌睡抛到九霄云外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日农历雨水,昨天拍了一段视频,配上十一年前在报纸发表的散文中结尾部分,名曰“听雨”:静静的听着春雨轻轻敲打在树叶、地面、雨伞上的沙沙声。细细听来,不同的落点,定会响着不同的敲击声,或轻或重,或徐或疾,点点滴滴,滴滴点点似敲自然里。忽然觉得敲击着自身的心灵,悠悠的,甚至有点痒痒的,抑或有些隐隐的凄凉。听出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律?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思忖?抑或什么都没有只是悻悻然、怅怅然,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忆.…春雨似在心田滋润,在唤起遥远的回忆?在滋生新的期望?在抚慰苍老的心灵?或许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种空灵,一种久违了的宁静。灵魂在春雨的催生下飞出了身躯,落在老树上,看着嫩绿的新芽正在舒展,正在勃发;灵魂飞到枯枝旁,伴着生命的水滴,去滋润消融腐朽与沉疴;灵魂飞向花树,与春雨一起为姹紫嫣红送去无限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医院的一丛灌木,在灯光下变幻莫测,莫如做出画意。</span></p> <p class="ql-block">2月20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开窗帘,不觉惊喜:久违的蓝天上挂满了白云,如纱如缕,飘飘洒洒,阳光洒满大地,一切充满了活力。迈开大步走进阳光,走进病房以外的天地。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上午家治再次和葛维英来看我,一束鲜花被夫人分装在两个瓶子里,顿时病房洋溢着春天的微笑。下午锡裕,张鼎海,崔兴佑,邢江红结伴过来,我们这帮年轻时相识的朋友像极了《人世间》里秉昆的那帮工友,数十年的沧桑变更,各自位置的变换,友情依旧,初心不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隔窗见红日西坠,晚霞染红半边天,“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2月21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年大学定于2月28日开学,昨晚分别把几个班的教学逐一委托好,如此也好安心治疗。今天早上查房,龙主任估计治疗会从本周五开始,按照流程推断,等得急不得 这也是最快的速度了,这两天还是清闲,正好学学PS2022版的新功能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晚北京冬奥会胜利闭幕,我除了关心金牌的数量,更关心大量对新冠疫情重视不足的外国代表团是否给我们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别有用心的M国人是否有啥幺蛾子,看来奖牌,声誉,经济,抗疫四丰收,值得庆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谨以此片纪念北京冬奥圆满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2月22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又是等待的一天,龙主任、柳医生、花医生查房时说明天张主任过来基本敲定方案,或许周四即可进入治疗,期盼中。几天过去,身上定位画的线颜色消退了一些,去CT室重画,进入放疗阶段每天由医生酌情重描,我就不必太在意了。闲暇时正好散步、拍照、上网,今天还把李舸拍摄的北京2022冬奥会的作品做成了PPT,尽管他是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毕竟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主席,不完全从正统新闻的手法去拍摄,其中运用了追焦、摇拍、多曝等技法,有虚有实,值得学习,回去讲课多了一个课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医院太小转一圈只有2000多步,于是出门沿着长宁大道——燕子河路——石莲南路——习友路——长宁大道逗一圈,大约4000余步。路上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直诧异离子医学中心这么先进的项目,咋如此之小,行至石莲南路与习友路交口,但闻挖掘机,推土机轰鸣,一块告示牌落款上赫然写着: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看来二期工程已经开工,一个新的医学中心不久必然矗立在我们面前。</span></p> <p class="ql-block">2月23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长的等待,漫不经心的检查,都在流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今天张主任来院,敲定了方案,今天对原先的定位再做一次复验即可进入治疗了。继续等待,终于在下午五点多,花医生带我们走过迷宫一般的路程进入治疗室,眼前的庞大机器让我打开眼界,女儿看了我拍的照片惊讶的说,“你明天就要在这个炫酷的仪器下放疗吗?会不会变成超人?”哈哈,内裤外穿,具有超能力,算了,不要拯救地球,但愿这台机器能拯救我就心满意足了。复位的程序进行了二十多分钟,负责的张医生说,复位检测比较理想,明天下午即可进入治疗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怎么样酷炫吧?检测中还闹了个笑话,张医生提醒我,马上要转一圈,声音有点大,你不要紧张。我紧闭着双眼,静静的听着机器的响声,对于我这个在企业工作多年的老克勒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只是我纳闷:转一圈,是平转还是空转?仅仅下半身体膜固定,不会把我甩出去吗?等待,揣测,惶惑,似乎没有什么状况,于是睁开没戴眼镜的两眼,原来是机器围绕着我360度的转圈,看来我想多了,不,是想歪了。</span></p> <h1>2月24日</h1><h1>  自正月初十住进医院,在漫长的时间里做各项检查,在确定可以进组之后又慎重的制定方案,审核通过,昨天首次在治疗器械上复核定位,完成治疗前的最后准备工作。</h1><h1><br></h1><h1>  昨晚女儿在朋友圈转发了我昨天寻医小记的更新,写下一段文字:“明天放疗,却还能如此天马行空谈笑风生,除了这老顽童也是没谁了。最近才知道三商中另有一商为逆商,就是指人们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其实,顺境也罢、逆境也罢,怎么都要渡过,与其怨天尤人、伯虑愁眠,倒不如对生活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相信科学,相信自己,老爸明天加油啊!”智商(IQ)情商(EQ)早已熟悉,逆商,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要说逆商最高的非苏东坡莫属,他的一生经历多少磨难,入仕几十年有四分之三是在贬地度过的,可他总能苦中作乐,既能写出流芳千古的传世佳作,又能创造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相比之下我的这点逆商何足道哉?其实,我原本是个悲观主义者,做什么总要想到种种困难,后来生命中经历了几次曲折,渐渐变得坚强起来,特别是受命于危难出任一把手之后,每一项任务,每一次困难如果没有大无畏的勇气去面对,又如何带领你的团队攻坚克难?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这种所谓的逆商吧。渐入老境,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还有什么看不开的?</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晨空腹抽血,早餐后就等着治疗开始,据说等模拟方案通过,谁知一直到五点多花医生来告知,方案还需修订,明天照常吃饭,有通知再去治疗,看来逆商还得继续,没有强大的心脏是不行的,于是,端起饭碗填充已经休息了十几个小时的胃。饭后已不能下楼了,在只有200步的走廊里转圈,恰遇龙主任,他正准备去治疗室看看还在加班的物理技师们,真的辛苦他们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趣的影子,有灵魂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施工速度真快,昨天还在钻孔的场地今天已见雏型的体育健身器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阳能板的安装也彰显处绿色能源的兴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