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总会看到有的家中人才辈出,因种种原因长辈并没有多高的学历,但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很成功。他们似乎是天生的教育家,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教育专著中的正面案例。有的家长,似乎并无刻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却“不教而善”。对于那些费尽心思却成效甚微的家长,可能会用“天生”来解释。但我要说,你错了!你走进他们的家庭就会明白,这完全得益于“家风”,最美“家风”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我们的最美家风”到底是什么?它给予了我们哪些宝贵财富呢?</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由于爷爷的原因,奶奶一家被下放到了农村,受歧视,挨批斗,更是饥不裹腹。为了改善生活,奶奶爷爷学会了裁缝,在种地之余给人家缝衣服挣点零用钱。别人都说:“你们日子都过成这样了,怎么还让孩子上学?赶紧回来挣工分吧。”但是奶奶并没有那样做,她和爷爷起早贪黑也要供叔叔读书。奶奶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每晚都要戴着她的老花镜看会儿小人书,有时她会一字一顿读给我听。读书学习成了我们的家风,不为功名利禄,只为了修得良好品行。(张玉卓)</p> <p class="ql-block">我的爷爷奶奶出生于农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大了我的伯伯和爸爸,省吃俭用供他们上大学,伯伯成为了团长,爸爸成为了站长。别人问爷爷你们怎么教育孩子的,农民的孩子是这么优秀。爷爷告诉他们,我们一家都纯朴善良正直,做事都是勤勤恳恳,任何事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切都不再是梦。同时还得益于我们军人家庭的经历,爷爷和姥爷是军人,伯伯是现役军人,他们都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特别勇敢,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这些好的品质,把好的家风传承延续下去。(苗一河爸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教育我和弟弟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一直以来我们俩的感情就特别好。后来,当我们家里也有了两个孩子,在这方面我也就特别注意,从小就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分工合作,感情上要相亲相爱互相尊重。现在,两个人相处的一直很和睦,也从来没有打架吵架过。(李梓菡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美家风是尊重。家庭最好的状态就是和睦幸福,彼此尊重。</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尊重建立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包容每个人的不同。彼此尊重和认同,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尊重相互的功劳,生活才会越过越好。</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太阳不会嫌弃月亮白天的暗淡,月亮不会嫌弃太阳夜晚的休息。万事万物,都在生生不息,不过是运转生存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嫌弃老人身体的衰弱无力;不能嫌弃妻子的娇柔不够勇猛;不要嫌弃自家孩子不如别人;也要适当理解一下男人偶尔的粗心大意。因为我们彼此扶持、照顾、尊重,所以家里充满欢声笑语,所以每个人各尽其能。(李骐君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寒假开始了,王涵更多的是和奶奶两人在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她奶奶很淳朴也很开朗,虽没有丰富的学识去教育下一代,但也身体力行的为孩子做着一点一滴的榜样。</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奶奶是我们家的家务一把手,干活利索,真正把“统筹学”在实践中安排得明明白白。奶奶在家摘菜时会叫着王涵一起,一个慢慢教一个慢慢学,一老一少搭配得很和谐。从奶奶带着王涵家务的互动中,我体会到了“孩子,请慢慢来”这句话的可贵。良好的家风辅以父母以及家人的言传身教,相信这样春风细雨润无声般的滋润影响,定会刻在孩子骨子里受益终生。(王涵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家是共同的家,家务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属。让孩子学做家务、爱做家务,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其长大后的就业率为15:1,前者也比后者的工资高约20%,而且婚姻更幸福,更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腊月里全家总动员打扫屋子,孩子看着我们来回自如使用擦玻璃神器,忍不住也来帮忙。起初会拉不动或者掉一半,在妈妈的指引下,也学会了擦玻璃。年前我们带着孩子准备年货、市场采购,看着他爸手里提着袋子,孩子也不甘示弱,他也要多多分担,这可轻松了女同胞。初一早上全家老少齐上阵,有擀面皮拌馅的、有运输面皮的、有包饺子的,一大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李睿峰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与人为善。</p><p class="ql-block">在家庭中,长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家风,以此来影响和教育晚辈。记得去年爷爷瘫痪在床,爸爸和几个姑姑每天轮流照顾,尽心尽力。他们给爷爷端茶喂饭,换尿布,搓手搓腿,做饭洗衣。每天尽职尽责,毫无怨言,在我们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孝的种子。现在我也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孝这个字的含义。“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说要从小孝顺父母,使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p><p class="ql-block">提起勤俭节约,父母更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们的言行影响着我们的做事习惯。教我们要养成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家风影响。 </p><p class="ql-block">好的家风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正能量,传承好的品德和行为。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孩子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尊老爱幼,懂得孝敬父母。所以良好的家风都是我们不能丢弃的珍贵财富,我们要重拾家风,让每个家庭都充满正能量,充满爱。(何梦恬妈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我们最美家风是尊老爱幼,先尊老后爱幼。记得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到过年大家一起吃饭时,都不会因为孩子饿而让孩子先吃,都是要等到长辈到场入席后,长辈先动筷,孩子们才可以开始吃。孩子自己坐公交车时会自觉让座给老人,孩子们也是养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张皓洋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我们是一个七口之家,奶奶、爷爷、姥姥、哥哥、爸爸妈妈。春节前我们做儿子儿媳的都要回到乡里给老人打扫卫生。今年也不例外,前几年都是秦茜扫扫院子,今年有所不同跟哥哥擦玻璃,看到哥哥妹妹打闹嘻嘻擦玻璃,其乐融融!奶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孩子们看着擦过的玻璃干干净净,非常有成就感哦!希望这种替家人分担家务家庭美的一直传承下去,作为家长要言传身教!做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秦茜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作为年轻一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太多的迷茫与不足,但从我们的父母身上看到了“和睦”,学会了家人之间应有的宽容与互相体谅。一家人在一起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但过后总是幸福快乐的。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学会的是忧虑;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他学会的是自卑;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的是自信;我想孩子生活在幸福中,他应该可以学会用心真诚地对待万事万物。(王皓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谈起我们的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我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家三代同堂,有婆婆,公公,丈夫,两个健康聪明的女儿。还有我们小叔子两口子还有一个可爱活泼的小侄子。</p><p class="ql-block">别人羡慕我们这样的一家人都能够和睦相处。就是因为婆婆、公公一辈子都不斤斤计较,总是任劳任怨,不抱怨,总是能想到别人,也是比较热心肠,和邻居们也能相处的很好。所以我老公和他弟弟两个人关系也很好,感情也很深,也是能够不计较任劳任怨。所以我们的孩子也能够一起开心快乐地成长。(闫雅轸妈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在我们家,家风就是一家人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心照不宣的做人处事的风格和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家务事大家要各司其职(爸爸担任厨师,妈妈做好准备和收尾工作,孩子承担一些如擦桌子、收碗、倒茶的力所能及的事);再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洗、收自己的衣服、收拾自己的房间);还有,分工合作(大扫除全家总动员)等等。小小规矩不胜枚举。但所有的规矩和习惯是基于一家人的彼此关爱、理解和相互扶持。只有朝着我们家庭的共同目标一起做出点滴努力,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家族得以传承的优秀家风!(杜明轩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好的家风是一种传承,不好的“家风”也是一种传承,无论好与不好都会传承下去的,所以不要以为不好的家风就会凭空消失。要能敏锐地发现不良之风,并努力摒弃。也就是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必须不是那样的人。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家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家长,家长自己要做家风传承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创建好家风,延续好家风,是整个家庭受益于家风,让孩子明白好的家风是一种正能量,自觉参与到家风建设中。</p><p class="ql-block">家风的建设和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耳濡目染,取精华弃糟粕,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给孩子的。例如,家里老人累了,我们会为老人捶捶背,孩子看见后会自觉地过来为老人捏捏腿,这就是耳濡目染的力量。平时在孩子遇到困难想要逃避、甚至撒谎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说实话。久而久之,良好的品德就会慢慢地形成了。</p><p class="ql-block">父子相传,精神相继。有了良好的家风才能让家里的每一个人走的更远更好,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加坚定。(薛博什妈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无意识的润物细无声的家风,比具体的教育活动给人的影响更为深刻而持久。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必须首先认识树立良好家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利用家庭集体教育和影响孩子。所有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哪个家长都不能放任自己,谁也不能迁就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个人,而是一个教育的整体,而这个教育的整体,实际上就是家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