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记——郭家沟(普明)

李子中

<p class="ql-block">  岚县有两个郭家沟村,一个位于岚城镇以北,一个位于普明镇西北。今天说的是后者。1981年,岚县革命委员会将岚县22个重名自然村重新命名,郭家沟(普明)曾更名为郭家崖,但民间仍延用了郭家沟的称呼。</p><p class="ql-block"> 郭家沟村位于岚县白龙山南麓的土石山区, 北向隔山为水沟子村,西北向为兴县交楼申乡。与邻近的高家湾、园子沟村同为普明镇马坊行政村辖的自然村。村子地处山坡沟岔,出村道路顺坡向南蜿蜒,5里后与白龙山旅游公路相通,距马坊村7里,普明镇16里,县城37里。</p><p class="ql-block"> 相传过去由郭姓建庄首居,故名郭家沟。后郭氏逐渐迁离,村庄废弃,现村内已无郭姓。全村在册40多户130余人,现常住20多人(2019年数据)。主要姓氏“李、兰”,据称李姓从后合会,兰姓由北村于民国初年相继迁入,方延续五代。因人口较少,一直以来是马坊行政村辖的自然村。过去全村在现址东北的土坡凿窑而居,上世纪80年代,村民陆续在现址建院盖房,与旧村隔沟相望。</p><p class="ql-block"> 地处山区,海拔较高。交通出行和人畜饮水一直是困扰郭家沟村发展的主要问题。过去村民生活用水从山沟汲取,2010年在村北沟岔修筑水窖,管道引入村内,但逢天旱断供。2021年,县水利部门在村后打井,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出村道路由田间沟岔顺坡而下,雨雪断行,出行困难。除东南向的主路外,从田间地畔向南2里也可到达马坊村。2018年,政府出资对郭家沟村至白龙山旅游公路的5里出村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同时对村内主要街道也进行了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p><p class="ql-block"> 农业生产以种植、养殖为主。400多亩耕地主要分布在村南山坡。地处山区,农作物常遭野生动物侵害。随近年人口外流,约有一半撂荒弃种。村民养殖牛羊较多,现有牛20余头,羊600多只。</p><p class="ql-block"> 村内常住人口逐年减少。改革开放后,就有个别村民投靠亲戚移居别村。也有不少村民携子外出打工上学。2018年,郭家沟村被确定为岚县脱贫攻坚46个插花移民的自然村之一,全村共有17户58人迁居普明镇龙山苑移民小区。移民户农忙期间仍要回村种地,成为“候鸟式”农民。2021年冬季到访,全村只有8人留守养殖。村内无庙宇,也无赶会习俗。</p> <p class="ql-block">郭家沟村地处白龙山南麓的沟岔与缓坡交错地带。村西顺坡而建,北高南低,村东沟岔是村里过去的主要聚居区域。</p> 村南梯田绵延,层层叠叠。出村道路在梯田一侧顺坡而下。 <p class="ql-block">村口一座没有院墙的砖房上,挂着扶贫造林合作社的牌子。倒像是村里的门房。</p> 攀坡而上,村口西向算是村里的新区。临街围起的栅栏是村民饲养牛羊的圈舍。 <p class="ql-block">村西地势相对平坦,房舍较新。连通村口的街道分隔了院落和农田。</p> 村口向北是村里的主街。街上,腋下夹了牧鞭的老人。 南北向的沟岔间,院落依西坡就势分布。主街两侧小路纵横交错,连通了高低不同的院落。 村子中心地带,朝向不一的土木结构老房已鲜有人住,只有新铺的水泥路面热情不减,通向各个老宅门口。 <p class="ql-block">街上新装的“双瓮漏斗式”厕所。2018年,岚县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全县安装了5700多座这样的卫生厕所。</p> 老兰,71岁,是村里8个留守人之一。(2021年冬) 村西崖畔上,悠闲地散步的绵羊母子。 从地里挖野菜回家的老人。春季野菜嫩叶初绿,正是欣脆可口的时候,小半上午的时间就能让家里品尝到山野的味道。 春季也是农忙的季节,一大早就有人开着三轮从地里送粪而归。 在家里吃早饭的弟兄俩。炕上既是睡觉的地方,也是吃饭的场所。 兄弟俩是村里的养羊大户,院子里和院南的坡堎上都是圈羊的地方。 老街上奔跑嬉戏的孩子。这种久违的场面也许仅在星期天偶尔会有。 <p class="ql-block">已移民搬迁的两位老人和他们的孙子。种了一辈子地,春天不回村种点什么总像是落下了一样东西。</p> 屋内的陈设也还是他们迁离前的模样。老人说,等老得不能动了,还得回我这老家里来。 <p class="ql-block">一座房子旁拴着的骡子。山区地块狭小,并不完全适合机械耕作,传统畜力仍是人们农作的主要帮手。</p> 牛棚里,周末回家的孩子爱抚着刚刚生产的老牛,脸上绽放出对家乡特有体验的欣喜。 上午时分,出牧的羊群像流水般涌动着,从无人居住的老房前经过。 牛羊出牧后的街道上空空荡荡,村里又恢复了白天特有的寂静。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年5月、2021年12月拍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