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连无声户外</p> <p class="ql-block">群主:雪龍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2022年02月08日 来到八七疗养院追寻历史风云变化的遗记</p> <p class="ql-block">“八七疗养院 桃源 疗区”位于岭前山上的文化街, 日本 人习惯称平地为町,坡地为台,所以在1904年至1945年, 日本 殖民统治时期,这里被称为文化台。而“八七”的这几十栋洋楼也诞生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文化街的洋楼,当年是为日军高级军官建的住宅,当年 日本 人认为这里亲海而不近海,离海边约3公里,不潮,适合居住,所以在这里选址建了这片高档住宅区。而后来,也有一些富有的商人和官吏跑到这里凑了热闹。</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小洋楼的主人几经更迭。1952年,文化街一带归属部队建了疗养院,占地面积9440平米。成为全军最早建立的三所正师职疗养院之一。据“八七”的老领导刘福有回忆,当年,洪学智将军在此选址后,龙开富将军在疗养院筹建初期,将岭前山上的小洋楼一栋栋从原主人手中买了回来,期间颇费周折。当时,疗养院叫做东北 志愿军疗养院,主要是用于负伤志愿军官兵疗养,在当时的 大连 市乃至全军都是数得着的“疗养胜地”。</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按照全军疗养院排序,这里被称为“八七”疗养院,“八一”在 兴城 , 大连 还有“八二”和“八五”两个疗养院。</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着太多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在101号的楼门前,有一块铭牌:姊妹楼:省级文物保护建筑。建于1930年,建筑面积658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欧式坡屋顶建筑。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原为清末进士,清朝学部参事官王季烈为其两个女儿所建,故名姊妹楼。苏军驻扎大连时,朱可夫元帅等高级将领曾经在此入住。上世纪50年代,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疗养院视察和疗养时,也曾经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1955年辽东半岛大演习时,叶剑英、贺龙也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远近闻名的姊妹楼。</p> <p class="ql-block">1号楼</p> <p class="ql-block">2号楼</p> <p class="ql-block">姊妹楼除了典雅豪华的建筑和装饰,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大连最高级的别墅。 而据疗养院的资料记载:1952年至1955年,住在姊妹楼的首长一天的伙食费是3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水准了。</p><p class="ql-block">“文革”中,部队首长们很少有暇来疗养院了,但姊妹楼并没有清静下来。在部队的庇护下,这个相对清静的地方成了当时辽宁一些地方老干部的避难所,直接或间接地保护了这些老干部。“曾经任过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的黄火青、辽宁省省长的黄欧东都在姊妹楼里住过,躲过了一些冲击和迫害。</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上将杨勇、中将曾泽生曾来住过姊妹楼。“文革”结束后,姊妹楼里就稀有重量级的首长来了。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棒棰岛国宾馆的逐步完善和地方高级酒店的建设兴起,姊妹楼也愈加冷清起来。</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来姊妹楼里住过的重量级人物只有开国中将、“文革”后担任过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的廖汉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婉容楼,指的是清朝“末代皇后”婉容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而这栋房子真正的主人,却是清末进士、清学部参事官王季烈。按照建筑的时间顺序梳理,其建于1927年,是王季烈的私人别墅。王季烈在清末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1873年9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长洲县(今苏州市)一个士大夫家庭,祖上明朝为官,父亲王颂蔚在清廷官拜三品。母亲谢长达是近代著名女教育家,曾创办了振华女校。</p><p class="ql-block">院内的3号楼,建于1927年</p><p class="ql-block">原为清末进士,清学部参事官王季烈私人别墅</p><p class="ql-block">是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p><p class="ql-block">1931年</p><p class="ql-block">末代皇后婉容为看望被日本人软禁在旅顺的溥仪</p><p class="ql-block">曾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这栋楼也被称为“婉容楼”</p> <p class="ql-block">毛岸青楼</p> <p class="ql-block">郑孝胥楼</p> <p class="ql-block">元帅楼。</p><p class="ql-block">曾在此接待过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贺龙,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p><p class="ql-block">毛岸青,邵华也在此喜结连理。</p> <p class="ql-block">元帅楼院内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楼</p> <p class="ql-block">大连八七疗养院,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英国驻大连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靠近山坡顶的一些老建筑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八七疗养院中的这些小楼与周围院外的那些老建筑相比还算幸运的,但在整修维护中的方法却让人感到心痛,很多的老建筑除了外观还保留着原来的造型外,外墙的新墙砖、真石漆、花岗岩等新材料却将原来的独特韵味全部遮住,可能这样的维护可以让这些房子更加坚固,但却没了应该有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前的石质台阶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小洋楼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加之其主人的纷繁经历,让它们每一个都颇具传奇色彩,成为难以估价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现在在这里还保持原有面貌的木窗已经不多见了。</p><p class="ql-block">漫步院内,百余种,近百年的 大树 ,苍郁入天,仅珍稀的紫杉就有30多棵,与那些和风风格的别致的洋楼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情。因为这里由部队进行管理,所以少有游人。院内的楼、树,都挂有牌子,向你讲述着它从哪里来,经历了哪些故事,让这里宁静又不失趣味。</p> <p class="ql-block">这黄色的小楼据说当年毛岸青在这里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别墅旧址,位于大连市白云街的八七疗养院内。一进疗养院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右侧茂盛的苍松翠柏间石质外墙的的二层别墅。这就是著名的“阎锡山楼”。这座建于1930年的别墅是当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拉拢阎锡山特意按照他在山西家中老宅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但阎锡山没有在这里住过。这座有80多年的老建筑是大连难得一见的山西风格老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更是影视剧钟爱的拍摄场景</p> <p class="ql-block">作家素素在《流光碎影》一书中这样写道:“清末民初,朝野一片混乱,住在京城里的皇亲国戚、遗老遗少、政客军阀,惶惶如丧家之犬。于是, 大连 成了一个避难所。他们把行迹和面孔隐藏在小洋楼里,或做复辟之梦,或求政治庇护,或者就做寓公。”</p><p class="ql-block">的确,在那样一个年代,无论是“夜夜盼君见”的末代皇后婉容,还是忠心耿耿的“总理大臣”郑孝胥,抑或还有亡命天涯的“ 山西 王”阎锡山,他们都在特定的时间选择了隐居于 大连 的这些小洋楼,并留下许多至今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p> <p class="ql-block">原来建筑的木质窗台还保存完好,很难得。</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为大家展示不同的美景,埋藏着历史的记忆,来 大连 旅游,除了山海间的美景,不妨到这里驻足看看……</p><p class="ql-block">进门的时候不用理会门岗,直接走进去就行。</p><p class="ql-block">它的那些历史</p><p class="ql-block">却是无论风吹雨打,也许日渐褪色</p><p class="ql-block">但从未被彻底遗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