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村庄

渔歌子

<p class="ql-block">  妈妈的老家地处大别山尾翼,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千峰同一色的松林,有雄伟壮观的中原突围纪念馆,是解放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那里是一片红色土地。</p> <p class="ql-block">  在妈妈老家,这本是一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但是舅舅说,这座桥承载了妈妈幼年少年的所有的快乐记忆,所以我把它叫做妈妈的青春桥。</p> <p class="ql-block">  在群山之间的山坳里,住着一户人家,住的是两层楼的楼房,门口一颗老柳树上喜鹊在上面安居乐业,有人来的时候,在树顶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这个村庄,老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房子倒塌后,断墙残壁就这样经受着风吹雨打。已经倒塌的房子地基上种着青菜,不畏严寒的生长着。</p> <p class="ql-block">  妈妈说,这个房子有大半个世纪了,在主人搬离后,也经受不了岁月的侵蚀,只剩下这几面墙,墙上还有毛主席语录:团结,紧张,严肃,活泼。</p> <p class="ql-block">  黑瓦红墙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房子的最明显的标志,带着时代的烙印,也慢慢在岁月中老去。</p> <p class="ql-block">  大别山民居的显著特征和特点,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所有必须要门楼。这种门楼,过去还是很有气势的,现在过年贴上对联,气势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  青砖灰瓦的房子,总是透着历史的沧桑,当人们都往城镇上搬的时候,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带不走,老房子更显孤独。只是以前的小树苗,静静的陪着老房子,慢慢地长成了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  这当时是村里唯一的石头房子,也承担着村里最大的重任,是放粮食的仓库。随着改革开放,石头房子的仓库也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大别山的民居都坐落在一个又一个山坳里面,基本上都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房前屋后都是树木。</p> <p class="ql-block">  在竹园里发现一个鸟窝,只是小鸟也放弃了故园,不知道迁徙到哪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村庄门口都有一个池塘,池塘上面搭着一个洗衣台,过去洗洗涮涮都在这个上面。现在洗衣台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也成为了村里最后的风景和坚守者了,</p> <p class="ql-block">  在山顶上发现了一个石墩,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我用力的推了一下推不动,那它是怎么来到山顶的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一块油菜地里,躺着一个大石磙,妈妈说,这个以前是农村碾稻谷的神器。套上牛穿上枷套,在铺满稻谷的稻场一圈又一圈的转圈,稻谷就被碾下来了。而我只能在妈妈的描述中想象着那些场景。</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村庄都会有一口井,不管是大村庄还是小村庄,水井都选在水源丰富的地方,一年四季永不枯竭。即使现在没有人住了,也没有人清洗水井,水井的水还是日夜不停息的流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颗银杏树,有350年的树龄,在山顶上吸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即使是冬天,一样挺拔,一样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这棵高大的银杏树屹立高高的山顶上,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没落直至消失,是不是也在感叹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而历史的年轮终将坚定地缓缓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