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行摄坝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胡仲光 文/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一个摄影人要是没到过坝上,就算不了摄影人。这话也许有点夸张,但多年来,我确有一种不到坝上誓不罢休的企盼,这次在宁波摄影网俱乐部的组织下,实现了我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坝上离我们这里还是有点远。这种远的感觉不是2小时的飞程,而是坐了近8小时的大巴车中产生的。这次的目的地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乌兰布统乡,离北京首都机场约56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12点,我们一行23人乘坐大巴从首都机场出发,一路高速、国道、省道直奔乌兰布统。大巴开始时还算顺利,但进入内蒙古境内后,在狭窄、高低不平的道路上,摇摇晃晃走得十分艰苦,直至晚上8点时,大家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到达驻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如此,早被美丽的大草原、神奇的坝上风光激活了兴奋神经的摄友们,在领队小李指示下,不顾路途的劳累,做起了第二天拍摄行程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越野车队排起了长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凌晨四点,从梦中强行叫醒的摄友们,揉着惺忪的双眼,从各自的房间里走了出来。此时,院子外已泊满各种待命的越野车,引擎轰鸣声响成了一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出门前都做了旅游公略,知道这里的天气特点,所以大家一起来就全副武装。有的穿着色彩鲜艳的户外冲锋衣,有的穿着冬季羽绒服,一些女摄友在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防晒霜,并用头巾把脸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草原上的风吹黑了,吹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一番寻找,大家找到了各自的车子后,我们由6越野车组成的车队,迅速驶向还在沉睡中的茫茫草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路上,已经有许多车子在行驶,我们的车队很快挤入了滚滚向前的车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寂静的凌晨时分,竟有此番热闹景象,令我始料不及。车子越来越多,一闪一闪的尾灯,形成了一条流动的红色车轨,奔向各自的前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我们开车的是位车队长,姓孙。他告诉我们,每年六月份入夏,一直到十月的秋天,每天有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问他,这种现象是从哪年开始的?他说,已经有十多年了。每到这个时候,家里的牛羊交给年老的家人看管,年轻人则都会开着车加入到接待来自远方客人的队伍中来。这里自从有了摄影人的光顾,平静的生活节奏被打破了,人也很辛苦,但带来的却是可观的经济收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浮起了一堆笑容,我想这是发自内心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草原上开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为这里没一条像样的路,本来就很狭小的马路,由于年久失修被车轮碾压得坑坑洼洼,为了避开一个个黑洞以减少震动,司机们只好开着车子绕来绕去。这样一来,里面的乘客够呛了,不仅要承受上下的震动,还要顾及左右晃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队很快离开马路,拐进了只有两个车轮痕迹的小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驾驶员告诉我,这本来就不是路,因车子开得多了,压出了两条痕迹,才成了现在这样的路。在小道上行驶,车子晃得更加厉害了,有人估计,坡陡的地方足足有30-40度。但我们的车队一辆接着一辆像娱乐场里的过山车一样,从一块高地钻到另一块高地,一个山包钻到另一个山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于夸张的剧烈动作,有摄友吃不消了。我有劝过坐到前面的位子,然而他还是坚持到了最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草原的天,孩子的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折腾,终于来到了第一个拍摄点。但由于车子只能停在山包下,余下的山坡要靠我们自己徒步。看看很近的路,但走起来并不轻松。尤其背负着20多斤照相器材,穿着笨重的冲锋衣,踩着松软而没有弹性的沙土,累得大家上气不接下气,但想想山上有未知的景色在等待,还是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山顶上人声鼎沸,许多捷足先登者抢占了有利地形架起了相机,静静地等候着来到草原后的第一个日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候,老天爷偏偏喜欢与人开玩笑。眼看着东方露出鱼肚白,火红的太阳即将跃出地平线,摄友们紧张的调整机位按动快门时,不知是谁喊了起来,下雨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可能!我的脑子里条件反射似地做出了排斥反应。不相信那么好的天气会下雨,当然内心更希望,不要因下雨而影响我们的拍摄。然而,雨点还是无情地落了下来,许多摄友只好从背包中寻找塑料袋保护相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这种突如其来好端端说变就变的天气,在以后的拍摄中也碰到过几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我们的车队刚在夹皮沟景点停下,领队交待好集中时间,大家兴致勃勃的按着快门。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电交加,眼看一场大雨不可避免,大家只好钻进车子快速离开。没多时,大雨劈头盖脸地落了下来,打得汽车前档玻璃"啪、啪"直响。响声越来越大了,我惊奇的发现,打在车窗上的已不是雨点,而是一个个大似鸡蛋的冰雹。我急忙向窗外望去,草地上已积起厚厚一层雪白的晶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子靠在路旁停了下来,耐心地等待冰雹的结束。可以想象,此时车上每个摄友的心情何等焦急,生怕宝贵的时间被这冰雹耽误了。这时,坐在一旁的驾驶员发话了,他要我们别过多虑,草原的天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冰雹会很快停下来,太阳会重新露出笑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子继续向前奔跑起来,冰雹果然也慢慢停了下来。没过多久,天空恢复了原来的蔚蓝色,白云也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一切像什么都没发生过。驾驶员指着马路说,这里根本没下冰雹。我们真正领教了一次草原的"变脸"。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b>摄影人的天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坝上"是一个地理名词,是特指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麓接壤区域,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地形多为丘陵、平原,东南高、西北低。由于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草甸式草原。因此,坝上的山与我们这里的山有很大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坝上的山像一只只的馒头,连绵起伏,既没有坚硬的岩石,也没有稠密高大的树林,只有细腻的沙土和覆盖在上面厚厚的草毡,每座山体及山体之间,形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犹如女人般身躯的美妙曲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坝上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多风、干旱是最明显的特征。年均气温1—2摄氏度,无霜期90—120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风景。春天烂花漫地,夏天水草风貌牛羊成群,秋日层林尽染,冬日白雪铺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得众多摄影人的青睐,被荣誉为摄影人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选择红叶满山、霜林叠翠的秋天,是一年中坝上最美的季节。所到之处,呈现在我们眼前是金色的世界,草黄了,白桦树叶黄了,马群、牛群、羊群在广阔的草原上悠闲地蠕动着,还有灿烂的阳光、空旷的蓝天和朵朵白云…处处呈现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妙景象,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大草原各个拍摄点上,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释放快门带来的快感。许多人说,有时候片子拍得好坏真的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们收获了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难以忘记,队伍中不乏有摄影高手,也有上路不久的新手,但我们像一个战斗集体和影坛沙龙,在实战中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共同提高;难以忘记公主湖后山冒雨拍日出;难以忘记夹皮沟遭受冰雹袭击;难以忘记腰花子山上的晚霞;难以忘记蛤蟆坝的大雾和霜冻;难以忘记重返通风沟拍摄之后,23个人蜷缩在一起,乘坐营子(村子)里的农用车返回大巴的场景;更难以忘记每天拍摄归来,享用烤羊腿、煮牛肉、闷倒驴(白酒)、羊奶茶、白面馒头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天时间很快过去了。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外出拍摄活动,但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将会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元月重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