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传说,是流传在浙江衢州的当地民间传说,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br><div>特点:烂柯山传说由于其民间传说的自身特点,使得其具有了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语言朴实简洁,内容丰富,优美动听,在其中寄寓了劳动人民对自然与生命的抗争和生存欲望。</div> 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至今"烂柯"一词在国内外棋刊上仍屡见不鲜。日本高段棋手还常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 用以馈赠亲友。我国一些围棋古王樵遇仙观棋的传说,最早始见于《述异记》后《水经注》亦有记载。典弈谱,还有不少根据"烂柯"而定书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陵川县人民文化馆、衢州市文化馆(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烂柯山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1年5月23日,烂柯山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 现状:烂柯山风景区,周约8公里,群山盘回,石奇崖险。驻足山下远远望去。即见山巅一条石梁悬空而架,仿佛是依山凿就的一座大石桥,犹如半天虹霞,蔚为奇观。烂柯山原有八景:石梁、青霞洞、一线天、金井玉田、仙人棋、日迟亭、柯山塔、宝岩寺。此外,还有忠壮陵园、梅岩、赤松岩、集仙观、崇文洞、樵隐岩等景点。<br> 外走进烂柯山,很远就可以看到一座雄伟奇特的石桥横卧于山顶,这就是"青霞景华洞天"的天生桥, 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之为:"青霞第八洞天"。道教的"洞天福地"称烂柯山为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烂柯山,在衢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br> 石梁上有一缝隙,长30余米,南宽北窄。高约0.5米--1米,深不到1米,窄处寸许,中间仅容一人匍匐可进,宽处一人贴地面爬行能通过。从洞底仰望,可见山外青天如线,故称"一线天"。<br> 石梁下的大洞,高60余米,宽100米,南北深约20米,即是传说中王质遇仙之处,桥拱东西横向,南北中空,桥洞高12~13米,跨度约40米,宽约30米,西边石壁上镌刻着"烂柯山洞"四字,东边石壁上刻有"天生石梁"四字。此外还有"天造地设"、"青霞第八洞天"、"碧汉长虹"等10余处摩崖石刻。<br> 石梁下洞里地面上刻有围棋棋盘。棋盘之大堪称天下第一。石洞南面的石崖上有一亭,始建于为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取元代杨明"洞天春远日行迟"诗意,名为"日迟亭"。<br> 石梁西坡有两棵千年古松,有如两条张牙舞爪的青龙,名曰"战龙松"。山南麓桔红色的围墙当中是柯山石桥寺,原建于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重建。寺前有井,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井饮马。围墙左边的通仙门外,有明朝四川巡抚徐可求墓,墓旁的石人、石马、石羊尚存。现存建筑为后来重建。 文学价值:烂柯山传说作为洛川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该传说可以进一步了解民间传说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历史价值:传说往往反映着一个社会时期人们的一种需求和生活,通过对烂柯山传说和烂柯山现存遗迹。的考察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 面临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重要,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体现,不过,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传承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最为明显的一种现象便是没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相应的维护体系,使其在后期传承和发展过程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保护措施: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