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初,收到老同学白海龙寄来的《苇叶之思》和《组工情缘》,时值年终,各种总结考核缠身。临近春节总算可以抽身闲坐,出于从书名对内容的判断,我首先选择了《苇叶之思》。打开初读自序,方知书中内容之深厚,细细品阅,感同身受于老同学的所思、所悟。字里行间,你超脱世俗的清秀之风跃然纸上。上学时班里数你年龄最小,也最聪明,善读史书,古今典故,无所不通,勤于思考,天文地理,无所不至,礼御守常,应尽皆知,你在班里如一股清流,常常语出惊人。如今,虽未见其人,然书中故事已见从容淡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之于馨,你是党的好干部。</p><p class="ql-block">书中所写之评论,始于2013年“群众路线”“四风建设”,经“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至2018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桩桩一件件,都装在你的心里,印在你的心上。从中央文件精神,到省市领导的讲话内容,一句句,一段段,都在你的脑海里融会贯通,你的评论将理论知识与基层的创新实践相结合,有血有肉,有理有据,真实感人。在你的笔端,组织工作与关爱百姓同样重要,文章从标题到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亲民利民思想一脉相承,紧紧围绕群众路线与四风建设,提升了工作创新的理论高度,是整改成功之举的经验推广。</p> <p class="ql-block">谈古论今,发自肺腑的感召力。</p><p class="ql-block">所写评论和经验介绍都是来源于实践工作,点评到位,真实感人,行云流水般将古今诗词俗语巧妙搭配,没有咬文嚼字的做作,倒真切感受到你对组织工作的深厚情怀。在你眼里组织工作绝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甘愿投入心血的事业,乐在其中。正因于此,文章受众广泛,党员干部看了受启发增信念,平常百姓读了明方向知感恩,人人都受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认真看完后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感佩于老同学的坚持不懈,才有今天出书立著之举。今日之成就绝不仅仅在于你比别人多熬些许个东方已见鱼露之白,更重要的是你坦荡之胸怀和善思考勤学习的好习惯。不得不说,学习、写作、思考已成为你的日常,工作生活已没有清晰的界限!书中从自序到后记都出于一家之笔,浑然一体,每一篇都值得精读细读,每一句都经得起推敲。堪称公文写作之范本,我将留存案头时常翻阅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谢惠赠,感恩相识,回望青春岁月,我们的青涩与欢笑,我们一起成长的足迹留在延安师范的角角落落,操场、教室、大门口的林荫道,满满的都是美好回忆。阅读《苇叶之思》又增新认识,又添新回忆。愿苇叶再添新绿,亮丽世界,温暖世间。</p><p class="ql-block">师晓青落笔手机于2022年正月初五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