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传承礼仪文化活动索伦小学三(2)中队

指尖的温柔

<p class="ql-block">  年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很久以前,在一个山脚下,有一个村子。而在山顶的洞里,住着一个专门吃人的怪兽,叫“年”。每到春节的夜晚,这个可怕的怪兽就会到村子里吃人,天上的神仙知道了这件事,就下凡来帮村民们解难。他告诉村民,怪兽很怕红色的东西还有响声。</p><p class="ql-block"> 又一年的春节到了,村民们很担心,怕这个方法行不通,但还是试着做了。怪兽来了,村民们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在房子上贴上红纸,穿上红衣,拿出各种红色的东西,并制造出各种响声。没想到,怪兽真的被吓跑了。从此,村民们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这个方法慢慢流传下来,也有了“过年”这个词。</p><p class="ql-block"> 春节习俗:</p><p class="ql-block"> 1、贴年画</p><p class="ql-block">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2、守岁</p><p class="ql-block">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p><p class="ql-block"> 3、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迎接美好新年,三(2)中队的队员们都已经自主加入到了新年的活动中了,他们的样子是不是很美!扫舍除尘,辞旧迎新!帮助父母挂灯笼、贴春联在劳动中体会着无尽的快乐!包饺子、看春晚感受年的味道!还收到了长辈对我们的祝福和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  给大家拜年喽!祝大家虎年吉祥,虎虎生威,如虎添翼!</p> <p class="ql-block">  虎年新春到,心情无限妙;快乐把门敲,喜庆身边绕;新的一年,愿所有人健康快乐,万事如意!</p>

春节

怪兽

守岁

村民

年画

吃饺子

喜庆

新年

新岁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