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灵山摄影采风行

雨菲石

<p class="ql-block">我们玉林玉州区老年大学</p><p class="ql-block">摄影一班、二班两个班部分学员在任课老师才华横溢的冯绍勇先生带领下,于2021年11月13日星期六赴灵山石塘苏村、马肚塘村开展“党建引领,振兴美丽乡村”为主题的采风摄影活动,优秀作品将参加明年各项比赛。</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我们同学50位参加,这个新的团队是一个团结友爱与时俱进的团队,在才华横溢的冯老师精心选择的釆风拍摄景点,在冯老师亲临其景授课指导下,我们摄影知识和摄影水平得到提高和进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冯老师带领下,灵山采风摄影行活动己圆满结束,大家收获满满,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p><p class="ql-block">感谢冯老师精选的釆风拍摄地点,为我们同学的辛勤付出!冯老师辛苦了!</p><p class="ql-block">感谢同学们团结友爱对活动的参与支持和配合!</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3日</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p><p class="ql-block">司马第、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刘仕俭长子刘炽祖曾任广东直隶州分州司马,府第因而得名。司马第为四进三楹右廊布局,外墙除第一进为硬山顶外、其余各进都是4米多高两两相对的观音兜封火墙,封火墙的顶部耸起,两侧弧形下滑至尾端微翘,因形似耳,俗称“锁耳楼”</p> <p class="ql-block">半月塘</p><p class="ql-block">马肚塘客家人屋前的半月塘(也有叫元宝塘),是在200多年前建村时,人工挖填而成,现在百年荔枝树以及龙眼、黄皮、万寿果树在塘提上与水相影,亮丽的凉亭屹立在水中,树下和凉亭内不时相聚着体闹的客人。</p><p class="ql-block">村民们百年前在东西两则分别用客家的三合夯土建造了一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既保护了塘提又形成了来水明进,出水隐约的生态自然环境。八十年代未台湾刘仁求捐款砌了几百米的塘提。013和2014年的清洁乡村活动中,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半月塘得到了全面的整治和建设,用石头水妮加固了上向塘提,在半月塘内建了永广亭和三杰亭,改造了环塘路,铺上了水妮和方砖。</p> <p class="ql-block">绞蔗屋(土糖寮)遗址</p><p class="ql-block">马肚塘绞蔗屋,建于乾隆后期,刘永广儿子刘仕康、刘秦康两兄弟世故练达,和睦乡亲,经常从沿海进出广州等地,对了解到的新知识和生产方法带回家乡,其中就组织和号召村民大种甘蔗,在村中建造土糖寮加工黃糖,从而解决自用又能外销赚钱。他俩的技术还传授到外村,带动了灵山各村制糖业的发展,灵山知县在嘉庆十五年给兄弟俩赠“义重乡邦”匾额,以感谢他俩对灵山经济发展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土糖察是使用牛力拉动大石轮榨取蔗汁,经过加工后变成糖,本地叫“绞蔗”。用一对重千余斤的硬大石轮子,并装上坚硬的木楔子。土察糖主要由蔗堆场,前察(榨取蔗汁),后察(有炉灶和大糖锅熬汁,配套清滤和成糖的设施),成品仓库组成。工作中主要分为赶牛榨蔗师傅、烧火师傅、熬糖师傅,此外,还设有大薄(会计),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中青年劳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