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夜景

海风

<p class="ql-block">很多去过鼓浪屿的都知道,鼓浪屿岛上有许多殖民时期留下的洋楼大使馆,而在省会福州也有这么一个地方,那就是烟台山。</p> <p class="ql-block">“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音,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这是叶圣陶1923为烟台山所留下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的来源起源于明末时期,那时候倭寇泛滥,此处峰顶又设置烽火烟台作为报警之用,因而得名“烟台山”。</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位于福州仓山区,这里建筑风格以巴洛克和古典主义为主,所以完整保存下来的极具西方气息,又很有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路往前走就是“民国风情建筑群”了,从槐荫里开始,走几步就能看到几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大宅子。</p> <p class="ql-block">有法式的石厝教堂。</p> <p class="ql-block">据说,如果元旦来到这里,教堂前百年银杏下景色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有保罗.克洛代尔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一带水上交通便利,曾是福建省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明弘治十一年(1498 年),福州出海贸易并在外定居的海商成为外国籍,回国探亲时因无处停泊海船,便贿赂宦官邓元在舍人庙以东辟新港以停泊商船,称番船浦。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番船浦更名为泛船浦。烟台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条件而被外国人所喜爱,逐步形成福州的领事馆区、外贸基地和航运中心。</p><p class="ql-block">清道二十五年(1845年),怡和洋行高管作为英国驻福州领事,在烟台山首设领事馆,并建造爱国路2号建筑及乐群楼、六座仓库。至20世纪初,烟台山共有英法美德俄日荷等17个国家在此设立驻福州领事馆(或代办处)。光绪年间,烟台山已有外国商行30多家,如汇丰、渣打银行等。西方基督教会、天主教会也纷纷派传教士来烟台山建教堂、办学校、开医院。1920年以后,华侨办实业、进行房地产投资等成为烟台山一带主要的建设活动。至此,一批风格多样、造型美观的近代中西建筑在烟台山拔地而起,至今还保存着众多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数十座中西结合式园林古厝,奠定了烟台山“万国建筑博物馆”建筑风貌和独特的环境特色。</p> <p class="ql-block">建国前,中国共有14所教会大学,烟台山公园旁的华南女子学院是其中一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