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业务学习《颅脑血液供应之前后循环》

清徐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h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2022年1月27日由吕永杰专家讲解《颅脑血液供应之前后循环》的影像学表现。</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脑部的血液循环主要是由它的动静脉系统组成的,血液循环动脉系统是由前循环,也就是我们说的颈内动脉循环系统,后循环主要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来组成的。前后两个循环是通过脑部的基底动脉环来连接的。左右的血液循环也通过前交通动脉来连接。这样,脑的血液循环动脉系统是封闭互相协助的。毛细血管经过了静脉汇合到静脉窦,然后通过脑脊液的循环来把它代谢到脑外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血液循环系统。</p><p class="ql-block">一.脑的动脉系统</p><p class="ql-block">  脑的动脉壁较薄,平滑肌纤维亦少。供应大脑的动脉主要是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前1/3和部分间脑。椎动脉入颅后形成基底动脉,其分支与颈后动脉发出的交通支相吻合,形成大脑动脉环,有调节脑血液供应的平衡作用。当动脉环的血流阻断时,侧枝循环即可起到代偿作用以保证脑的血液供给。</p><p class="ql-block">(一)颈动脉系统 又称前循环,约占全脑血流量的4/5</p><p class="ql-block"> 颈动脉系统的主血管为颈总动脉,每侧一根,分别提供一侧颅脑的供血。右侧的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动脉,左侧的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p><p class="ql-block">1、颈外动脉分支供应头皮、颅骨、硬膜及颌面部器官。</p><p class="ql-block">2、颈内动脉则向上走行穿颅骨进入颅内,分支供应垂体、眼球及大脑等。</p><p class="ql-block"> 备注:(颈总动脉的分叉部是最容易发生粥样硬化狭窄的部位,狭窄严重时就会造成脑供血不足。颅内各分支发出部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p><p class="ql-block">(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又称后循环,约占全脑血流量1/5。</p><p class="ql-block"> 椎动脉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血管为椎动脉,每侧一根。右侧椎动脉发自头臂干动脉,左侧椎动脉发自左锁骨下动脉。两侧椎动脉的起始部为易发生粥样硬化狭窄的部位。</p><ol><li>大脑后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包括枕叶距状裂视觉中枢、颞叶底部,深支分布于脑干;</li><li>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上部的外侧面、小脑上脚、齿状核、小脑中脑及上蚓;</li><li>小脑前下动脉 :供应桥脑、小脑中脚以及下蚓等部位;</li><li>小脑后下动脉 是椎动脉最大和最后一个分支,它供应延髓、四脑室下部、下蚓、小脑半球的下面以及扁桃体;</li></ol><p class="ql-block">脑底循环: Willis环(Circle of Willis),又被称为大脑动脉环,是指供应脑组织的动脉在脑底形成的环状结构。它是颅内最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将双侧大脑半球和前、后循环联系起来。由双侧大脑前动脉始段、双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及前、后交通动脉连通而成。</p> MRA解剖图 <p class="ql-block">1、颈内动脉;2、大脑后动脉;3、大脑前动脉 (A1);4、大脑前动脉 (A2);5、大脑中动脉;6、基底动脉;7、椎动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颈内动脉;2、大脑中动脉;3、大脑前动脉;4、大脑后动脉;5、椎动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病例:女,75岁,患者意识不清,以往有脑梗病史。</p><p class="ql-block">颅脑CT图;</p> <p class="ql-block">重要诊断提示:双侧小脑及桥脑梗死,考虑基底动脉梗塞导致后循环缺血所致,建议MRI及MRA检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业务学习,科室人员巩固以及加深了解每个知识点,提升自己的诊断水平,更好的为每一位患者服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影像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2年1月27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