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汉南越博物馆——探索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渊源

咖啡

<p class="ql-block">在寒假的一个蓝天白云的上午,跟随姥姥姥爷踏进了博物馆。凉爽舒适,清新安静,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伴随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和拍打翅膀自由飞翔的声音,我仿佛进入讲解员的角色,仿佛成为一个探究历史的历史学者……。</p><p class="ql-block">开始步入从探索岭南山脉阻隔的没有国家的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氏族部落—“百越”的源头到如今我们广东人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宁静内敛、隐逸世外的氛围,走进展厅的一刹那,就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仿佛穿越千年,去发现2200多年前南越人排水系统的设计、去理解散水的设计……。去心无杂念的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永恒。</p> <p class="ql-block">南越国是西汉初年偏隅岭南的地方政权。由赵佗于公元前203年所建,共传五代,历93年,于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军队所灭。</p> <p class="ql-block">当时中原要比五岭以南发达(黄河流域)。南越国位于五岭以南,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先秦时期,栖息在这一地区的越族人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史书称之为“百越”。</p> <p class="ql-block">五岭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p><p class="ql-block">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相距遥远非山系)。三个在湘桂间,因此一般是由西到东地排列,指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是史称南岭者的主要构成。</p> <p class="ql-block">五岭在秦汉早期指的是五个军事要塞性质的山岭,扼守几个关键通道,后来泛指该岭所在的大山乃至山脉。</p> <p class="ql-block">五岭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大庚岭、骑田岭。</p> <p class="ql-block">其中:越城岭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这里还有兴安县严关和秦城遗址;都庞岭在今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州市之北。</p><p class="ql-block">萌渚岭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和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钟山二县区之北,为由湘入桂之道;骑田岭为湘粤通道,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大庾岭与广东省南雄市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一踏进博物馆,空旷大厅的浑厚博物馆气氛和架空在历史遗迹上的栈道都给人沉默的讯号,瞬间从北京路文化街区的燥郁中转为置身浓厚历史气息的室内。</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8年前后,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始皇为进一步扩大版图,派出大军南下,意图平定百越,任嚣、赵佗都是其中将领。经过与越人艰苦的战斗,公元前214年,秦终于取得决定性胜利,便在此地区设置郡县,今广东一带为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任嚣担任了南海郡最高长官南海尉,而赵佗则成为了南海郡下龙川县令(今广东河源)。此外还设立了桂林郡和象郡</p> <p class="ql-block">赵佗,祖籍河北真定(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其家世不显于史书,可谓出身平民,但他少年英雄,在平定岭南和担任龙川县令期间展示出了卓越的军事、内政之才。秦始皇死后,中原大乱,岭南最高长官任嚣此时又身染重病,他临危任命赵佗为南海郡尉。任嚣死后,赵佗统一三郡、绝关断道,隔断中原战火,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武王。</p> <p class="ql-block">广东人由三大群体组成,广府人(占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及粤北、粤西地区)、潮汕人(分布于粤东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于粤东的梅州、惠州)。</p> <p class="ql-block">广东人有三大语言:粤语(即广府语)、潮汕语、客家话。这三大群体全部是不同时期、内地不同地区的汉人南迁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广东、广西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并不属于中原政权,被称为“百越”,但也没有形成“国家”,全是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氏族部落。因为有位于广东与湖南交界处的“岭南山脉”的阻隔,在战国时期即使是离广东最近的“楚国”(现湖南)也没能统治百越。</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误判了形势,认为中原已经永远降服了。于是将军队分为两大部分,一支北上抗击匈奴,另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则在由后来自立为“南越王”的大将“赵佗”(现河北地区人)率领下,南下征服百越。但这样的举措造成了中原地区的军力空虚,以至于不久之后的“陈胜、吴广起义”及后来形成的两大起义军“楚汉双雄”可以横扫中原,最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p> <p class="ql-block">之后“楚汉双雄”刘邦、项羽逐鹿中原,秦朝本来命令赵佗带大军回中原平叛,但被赵佗拒绝且趁机在番禺自立为王,将其控制的两广地区及现越南北部称为“南越国”。</p> <p class="ql-block">赵佗征服百越后,将行政中心选定在珠江口以北、珠江三江汇聚处、背山而面向珠三角平原的“番禺”(现广州越秀区),因此广州的建城历史已有两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北击匈奴、南收南越,奠定了汉朝长达四百年的江山,中原地区也形成了一个拥有统一文字、语言、文化、民俗的强大民族“汉族”。</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收复南越国后,将行政中心(郡)由番禺迁往现两广交界处的“肇庆市封开县”,并将封开县城的一条小河命名为“广府河”,寓意汉武帝“广布恩泽”。自此该县城以东称为“广东”,以西为“广西”。封开县城也是四百年汉朝时期,两广地区与中原交往的中转枢纽,因为被称为是广俯文化的起源地。</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收复南越之后是较短时间的三国演义,再到西晋。期间三国时期统治两广地区的“东吴”政权,又重新将行政中心由“封开县”搬回南越国的首府“番禺”,并改名为“广州”。自此“广州”一直是广东的行政中心并一直没再变更名字。</p> <p class="ql-block">从西晋开始,汉族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内部战乱,这就是史上知名的“八王之乱”;接下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趁汉民族衰退而大举入侵中原,形成了又一个知名的战乱历史时期——“五胡乱华”;再到后来的“南北朝混战”,一直到唐朝中原战乱才彻底结束。</p> <p class="ql-block">从“八王之乱”开始,出现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而长时间的大规模南迁,当时是整个家族、整条村庄在族长、村长(称之为“太公”)带领下的扶老携幼式的长途南下,因此把当时的中原汉语、文化、习俗全都带到了广东。</p> <p class="ql-block">几乎所有传统广东人的家族都有“族谱”记录自他们是来自中原何方,何时迁到广东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荫权”,其始祖就是山东的“曾子”,其族谱就记载了什么时候由山东南迁到广东的南海县。到曾荫权的爷爷时再迁到香港。</p> <p class="ql-block">当这些南下的汉人族群在终于翻越岭南山脉到达粤北韶关南雄县,不会再受战乱影响时,就都会在那里休养生息。</p> <p class="ql-block">南雄县毕竟是山区,农业物产远不及平原地区丰富,所以南迁汉人在那里繁衍了几代人后,就又大多会继续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进而到达最终的迁徒地——珠三角、粤西、甚至广西东部的平原地区。</p> <p class="ql-block">因此南雄县的“珠玑巷”又被称为广东人的发源地,很多广东的大的姓氏都在那里修建了“太公祠”以缅怀带领族群南下并安葬在那里的“太公”。</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在浙江福建一带的汉人则有部分南迁到粤东地区的潮汕平原,成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语与“闽南语”是同一语系,与作为来源于中原古汉语的粤语不同。</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在浙江福建一带的汉人则有部分南迁到粤东地区的潮汕平原,成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语与“闽南语”是同一语系,与作为来源于中原古汉语的粤语不同。</p> <p class="ql-block">唐朝建立后,中原的战乱终于平息,汉人南迁也告停止,中原汉语再次重新统一,且广东地区到唐朝末年其汉语也由汉朝时期的汉语也逐步演变为唐朝的汉语。唐朝四百年安稳岁月,语言文化上也趋一致。</p> <p class="ql-block">另外,这次汉人的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到唐末全广东就只剩下粤北深山上的一个“瑶族”,其余平原地区全是汉人了。因此广东的汉人后来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读音与“越”字相同的汉字——“粤”,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现在的“粤”已经完全不同于古代的“越”了。</p> <p class="ql-block">广东古汉语与中原汉语</p> <p class="ql-block">李唐之后,中原不稳定的环境使得语言随之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北宋初年时,中原地区的汉语仍能基本保持汉唐语言,当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但之后中原因为受到西厦、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占领,汉语开始胡化,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汉语已经由汉唐汉语(粤语)演变为现在的“客家话”了。</p> <p class="ql-block">而偏于一隅的广东却是一直极少战乱,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诗宋词现在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p> <p class="ql-block">南宋开始的再次汉人南迁与客家人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到了南宋后,中原的汉语已经较汉唐时有明显区别,音调有所减少。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长时间战乱,再次引发了中原汉人的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广东。这次的汉人南迁一直到清朝初年才结束。</p> <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广东的平原地区均已被之前南迁的广府人及潮汕人全部占据,所以这次南迁的汉人只能迁到粤东北与江西、福建交界的梅县山区,并被称为“客家人”,即“客居他人地方的人”,他们所说的南宋中原汉语就被称为“客家话”。后来部分客家人又再主动迁徒到台湾,又有部分在清政府的安排下迁徒到原广府人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粤语和普通话的最终形成</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内广府人的生活一直安稳,所以语言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特征,但也并非一成不变。</p> <p class="ql-block">例如宋朝时广州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一些阿拉伯语也由此传入从而影响到广府语言的词汇。清朝260年的稳定岁月,使得保持了古汉语九个音调、及大部分文字发音的现代粤语在清朝末年彻底形成。</p> <p class="ql-block">同期,现在的普通话也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调只剩下四个调了,彻底与北方胡语相一致。</p> <p class="ql-block">粤语覆盖地区广泛,不同地区在口音上会有差异但差异不会过大,例如粤北韶关地区的人,完全可以和广西东部的人进行粤语交流。基于广州两千多年来在广府地区的龙头地位,因此公认的标准粤语发音是清末民初时期广州“西关地区”的粤语发音。</p> <p class="ql-block">粤语相对普通话的优势</p><p class="ql-block">粤语有声调更为丰富、朗诵古诗词时更为符合韵律美的优势外,更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近义字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普通话最大的问题是文字完全继承自古汉语,但读音却被“胡化”,从而出现很多常用的近义字读音完全一样的情况,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极大混乱。</p> <p class="ql-block">在粤语里完全符合“声母相同,韵母不同”的要求,所以懂粤语的人完全不会搞混淆“的”与“地”与“得”,也不会用错“做”与“作”。但北方地区的人经常会搞乱这两组近义字。因此要想汉字能够正确地使用的话,让北方的人学一些粤语非常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粤语里没有卷舌音,即不存在北方地区的人也经常搞混淆的“z、c、s”与“zh、ch、sh”,所以粤语的表达往往能够比普通话更为清晰、明确。</p> <p class="ql-block">土客之争和广东华侨</p> <p class="ql-block">清朝初期,客家人大量聚集在粤东北的山区,而广府人居住的珠三角及粤西平原区物产丰富且人口并不密集。</p> <p class="ql-block">在清朝政府的安排下,部分客家人由梅县、惠州一带迁往了珠三角东岸的增城、宝安县,以及粤西的肇庆、五邑(即“台山、鹤山、开平、恩平、新会”五个县,现江门市范围)。</p> <p class="ql-block">迁往粤西地区的客家人就完全不同了,和原居当地的广府人爆发了长时间的暴力冲突。据肇庆、五邑等地的地方史记载,清朝中后期发生了多次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的大规模械斗,往往都是需要政府由广州派军队过去才能平息,史称“土客之争”。</p> <p class="ql-block">土客之争持续了几十年,最终以客家人有些重新迁回梅县、惠州一带,有些继续向西迁徒到广东、广西交界处,余下的以通婚等形式彻底融入当地广府人族群而告终,因此现江门、肇庆地区再无客家人村落了。</p> <p class="ql-block">表面上看“土客之争”以广府人胜利结束,但持续了几十年的械斗也使得五邑地区的广府年青人对留在当地感到厌恶。</p> <p class="ql-block">到了清朝晚期,大量的五邑青年宁愿通过“卖猪仔”卖身去美国、加拿大做华工修铁路。于是开启了清末广东人大规模移民海外的浪潮。</p> <p class="ql-block">大量广东华侨的形成,使得广东人的视野、思想一下子就“国际化”、“现代化”。这为之后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诞生、以及辛亥革命的发生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粤语(Cantonese)成了保留古汉语最好的现代汉语,也是除普通话(Mandarin,洋人认为是:满大人的语言)外,唯一拥有完整的文字系统的汉语,即所有粤语发音均有对应的文字,能够用文字完整地记录发音。</p> <p class="ql-block">随着广东人走向世界,粤语也被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现在粤语除了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外,也是美国、加拿大的第三大语言,澳洲的第四大语言。</p> <p class="ql-block">粤语在海外的地位明显高于普通话。现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群超过一亿,为此联合国早已将粤语定义为“语言”而非“方言”。</p> <p class="ql-block">相信以后广东人及广东文化的发展史,也必将继续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勤&nbsp;学</p><p class="ql-block">宋 | 汪洙</p><p class="ql-block">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p><p class="ql-block">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