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此处最相宜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家离将军纪念馆不过四公里远。 每年的春节这一天,我都会带上孩子到将军纪念馆来,为的是想让孩子从小都知道并且记住扶沟县走出一位民族英雄——吉鸿昌。</p><p class="ql-block"> 将军给扶沟带来骄傲,也给扶沟人带来无限的沉思。这里教育后人的氛围是游览山水所没有的。在这里,油然生而生的家国情怀是那么的浓,又是那么的厚。无限的阳光暖照着养育扶沟人的大地,此时能不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苍松翠柏间,白云朗空,目极千里,我觉出有一种浩然正气直入九宵,这是将军的英灵犹在,精魂犹存。将军一定在俯视着扶沟这片热土,欣然微笑。</p><p class="ql-block"> 花岗高台,鲜花簇拥。将军的雕像屹然立于天地之间,抬着那永不屈服的高傲头颅,如剑的目光炯视远方,宽厚的胸膛里一腔热血似乎仍在沸腾。我想,当年使“强虏灰飞烟灭”的赤壁之周子,其豪气也不及于骑白马、挥大刀,于枪林弹雨中疾踏日寇万人之阵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恨不抗日死,</p><p class="ql-block"> 留作今日羞。</p><p class="ql-block"> 国破尚如此,</p><p class="ql-block"> 我何惜此头!</p><p class="ql-block">凛然同文天祥也!</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之西的场地,陈列着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以来自己制造的飞机、坦克、阵地炮和高射炮。</p><p class="ql-block">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在著作里这样记述,我深为之赞同。当一个民族被蹂躏,上百万的同胞被屠杀!没有一个存有气概的人能对此熟视无睹,麻木如尸!是血性澎湃的男儿都能够以“我以我血溅轩辕”的至死之念,拿起正义之器驱鞑虏、保家国,卫我父母,护我妻子,救我朋友,拯我华夏之族!</p><p class="ql-block"> 兵者,没有一个人喜欢它!而为了天下太平,又必须用热血浇灌它!我愿天下从此无此物!我愿天下再无从战场上走出来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看着我家稚幼的孩子,我希望战争能够在地球上销声匿迹,愿人们永远都生活在祥和宁静之中!老牛虽有舔犊之情,如若好事者不能安分,我给我的子孙写有家书,那些好事不安分者必定自取其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曾遨翔我国领空的超音速喷气式歼6机,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悄然而息。</p><p class="ql-block"> 它前部长长的钢锥引起了小家伙的好奇,问咋长了个“长鼻子”。我给他讲这是刺破和穿过“空气墙”用的。当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堵眼睛看不见的“空气墙”,会使飞机损坏,所以就设计了这个“长鼻子”,有了它,飞机就能安全地穿过那堵无形的“墙”。从他好奇又迷惑的眼神中就知道他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眼里有一种求知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小孩子永远是好奇的,有很多很多的为什么,也有很多“这是不是真的”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我给他说这坦克是真的。他的“是飞机厉害还是坦克厉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他,去给他说明白。</p> <p class="ql-block"> 桂树夹道,曲径通幽。</p><p class="ql-block"> 幸福和惬意都写在每个人的笑容里。</p> <p class="ql-block">西行数十步,“亲民廊”忽至眼前。红柱花窗,廊檐高耸,对联颇有古风古意:</p><p class="ql-block">政惟求于民便</p><p class="ql-block">事皆可与人言</p><p class="ql-block"> 我倒认为“亲民廊”三个字的顺序应该由右至左书写,好像更有古传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廊子,主题色彩是一色的中国红,这是民族特有的热烈和温秀,内心和骨子里都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木格的花窗也是中国独有的东方元素。</p><p class="ql-block"> 透过窗可以向地面的青草问春几何,伸出手便可以与婆娑的女贞相牵。轻风不用绕道从门而入,从窗口就能直接扑入你的怀里。廊子的尽头是一大片玉兰树林,玉兰花还没有到开放时节。</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玉兰林旁边的一座小亭子。临高而筑,依兰而建,周径虽不过九尺,但也足可以说得上秀美。“亭亭玉立”是不是亭子依玉兰而建才有的呢?</p> <p class="ql-block">从亭子回望“亲民廊”很是赏目。赏目之余忽有如其对联所书的希望和盼望,忽又想起《岳阳搂记》来。</p> <p class="ql-block">  距廊百步之东,是李耳骑青牛的铜雕。</p><p class="ql-block"> 不有、不恃、不争。不有而有,不恃而立,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p><p class="ql-block"> 鹤发童颜,携辎重、骑青牛,出鹿邑、经桐丘(现在的扶沟县),西行游历天下诸国,著书论说。华夏哲学最早的创始者、道家创始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部道德经洋洋洒洒,流传千古,化人无数。无为而治,以释物之天性为治理天下之宗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相邻而无害,终其于自然的核心之论至今受益。弟子老庄更是将其宗旨发扬光大,淋漓尽致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一个单单的铜像,在他面前,我只是从书本里得到有一点点儿小聪明的人,亳无一丝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荗林修竹,青翠而秀美。那绿像是要滴下来似的。有竹就有汗青。</p> <p class="ql-block">  行人悠然自得。这一家人夫唱妇随,又有儿女陪伴,人生之所求,莫过于此。</p><p class="ql-block"> 民之安亦国之安,民之富亦国之兴。将军英灵有知,看此会笑于九泉。</p> <p class="ql-block">翠竹知此有忠骨,</p><p class="ql-block">何惜顷身做汗青!</p> <p class="ql-block">  “当官既不许发财”。这是天下安国之碗,只盛素食,不纳朱门酒肉。面对这只碗,我想会有很多士者同我一样沉思万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任何时间都不会过时,反而会成为越来越明亮的精神火花。</p> <p class="ql-block">铁马廉风是品格,踏石留痕是信念。</p><p class="ql-block">将军没有牺牲在与日寇激战的战场,却血洒在同是国人的反动派的枪下,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岂不是那些所谓国人的耻辱吗?“我就是死,也不能倒下”!这铿锵的话语让谁颤抖?让谁流泪?这是信仰的旗帜,是民族的气节和精神,现在的人及后来者都会以这句话为之振奋,铭记于心并世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儿童不知昔日事,</p><p class="ql-block">送他春风作天真。</p> <p class="ql-block">春寒料峭,梅园还无花开放,不过枝上的苞子已经明显的胖了起来,它正在充分吸收大地中的水和养份,博取这暖暖的阳光。生命正在萌动。又一处的廊柱亭阁,红红的喜庆。</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中心线,贯穿南北。</p><p class="ql-block">有经纬就有方圆。在经纬和方圆中有一个支点,这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步履行止的书写。</p> <p class="ql-block">警世通言,切莫辜之。</p> <p class="ql-block">人生之行,应如将军踏石留痕。</p> <p class="ql-block">扶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光是程门立雪,七十二牌坊,光是那神奇古老的传说,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这些古迹都毁去掉了,城市虽然很现代,但钢筋水泥似乎是一个契子,打在现代与古传之间,文化成了零碎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忽然看到有几朵花开了,半透的黄,如琼如玉。意外的一份惊喜,敬畏之心随之而生,有敬畏才能慎而不莽。</p> <p class="ql-block">余晖落日,覆照着馆里的建筑和树木。将军安息在这鲁河之滨。花也应该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