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我的父亲.老虎团

汪培文

<p>  2019年4月19日我的父亲汪佑志应邀回到了他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担任政委的原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现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这是一支英雄部队,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面对各种艰难险阻都经受住了考验。父亲回到老部队与广大指战员回顾了“老虎团”的光荣历史,寄望新一代“老虎团”人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续写辉煌。重返老部队实现了已是百岁的父亲七十余年夙愿,也让我和家人又经历了一场洗礼……</p><p> 追寻父母的足迹,重返“老虎团”,唱着《军人的本色》,我一路走来倍感国家走向富强、军队永远是忠诚卫士、人民越来越幸福、社会和谐文明……为纪念这一难忘时刻,我编写了《我的父亲与“老虎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的父亲</b></p><p class="ql-block"><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我的父亲汪佑志从安徽省宣城省立师范离开后,就读的武汉军校是国共两党创办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随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该校正式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称“第二黄埔”。</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938年父亲在武汉会战前,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参加了新四军投身抗战……</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947年参加孟良崮战役的华野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团领导合影,后排右二就是当年担任该团政委年仅26岁的父亲,前排右一是团长廖坚持,右二为副团长徐超。人称"王老虎“的华野六纵司令员王必成曾任该团团长,再加上四十八团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就被称之为“老虎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由于莱芜战役中华野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团长受伤政委牺牲,1947年3月年仅26岁的父亲由华野一纵调任该团第九任团政委,参与了震惊中外“孟良崮战役”</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军史记载了父亲在孟良崮战役期间担任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政委,父亲所在这个团就是让日军、蒋军、美军胆寒的英雄“老虎团”</b></p><p><br></p><p><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8年,为追寻父母的足迹我来到了父亲曾经战斗的地方——山东省沂蒙山区孟良崮,参观了孟良崮战役旧址和纪念馆</b></h1><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的74师指挥部</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英雄孟良崮</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展示了父亲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在黄崖山与国民党整编25师作战的大幅照片</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黄崖山阻击国民党整编25师的战斗是决定孟良崮战役胜负的关键一战,孟良崮战役打响后,蒋介石得知74师被围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遂一方面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另一方面严令孟良崮周围的10个整编师,特别是李天霞、黄百韬的部队尽力支援整编74师,以期内外夹击,聚歼共军于孟良崮地区。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国民党军,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李天霞与张灵甫素有矛盾,所以,在蒋介石的催逼下,他的整编83师只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弛援。而黄百韬的整编25师则是不遗余力地执行了蒋的命令。凭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们已将战线推到了黄崖山、狼虎山一线。黄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这道山峦自然成了整编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大战的主动权。</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根据战斗布署,华东野战军6纵16师昼夜行军,开始了夺取黄崖山的行动。我父亲担任政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作为其前锋部队,克服疲累、饥饿之苦,一边行军,一边睡觉(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特殊能力);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终在15日的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这时候,黄百韬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西面山脚下。胜败就在毫厘之间展开了比拼,“冲!”四十八团从东坡攀援而上,国民党军则从西坡匍匐而进!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钟后,当四十八团登上峰顶,抢占了制高点时,这时国民党整编25师离山顶仅有30米,1分钟的行程!“打!”指挥员一声令下,百十支汤姆枪、步枪齐射将国民党军整编25师挡在山下,黄崖山主峰因此牢牢控制在了四十八团手里,15日下午,四十八团将黄崖山等阵地交给十六师的四十六、四十七团后稍加休整即与六纵特务团向孟良崮主峰发起攻击。尽管黄百韬随后出动营、团级的集团冲锋,企图夺回这些阵地,但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劳,只能听着整编74师在枪炮声中沦入灭亡而“爱”莫能助。</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32年后,当年的华野6纵司令员王必成在武汉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对抢夺黄崖山之战仍然感慨不已:倘使国民党军先我1分钟到达山顶,阻击25师的战斗,乃至整个孟良崮战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被称为“老虎团”的华野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在黄崖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南征北战》、《红日》等影视作品都有精彩描写、展示并载入史册……</b></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孟良崮战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8年12月18日《合肥晩报》刊登了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王继昊执笔,父亲的回忆“我所经历的孟良崮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98岁老人讲述“我所经历的孟良崮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合肥晚报》2018-12-1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和国民党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不仅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进攻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进攻主力的范例,而且歼灭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因此意义重大。今年98岁的汪佑志老人是孟良崮战役的亲历者。他为我们讲述了这场不寻常的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口述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汪佑志,1920年出生于安徽宣城,1938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7年作为华野6纵16师48团政委亲历了名震海内外的孟良崮战役;1949年6月起先后担任南京市警备司令部、华东军区防空处处长兼政委、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副参谋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临危受命任48团政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我是1938年2月参加新四军的,不久后就被安排到新四军七里坪干部班学习,三个月后分配到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任团员,广泛联系群众,接触军务。同年5月调任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从事组织人事工作。1940年3月到1942年2月,我先后担任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组织科长、新四军二师政治部组织科长等职,因为较长时间从事组织工作,组织纪律性强,对开展组织工作有许多创新,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表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946年底,我担任了新四军白湖团政委,白湖团是我一手重新组建的,战斗力旺盛。而就在这时候的一天,华野副司令员粟裕、6纵政委江渭清找到我说,组织上想调你到16师48团任政委。原来,华野6纵16师48团早期隶属于新四军7师20旅,是一支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屡建战功,号称“老虎团”。1947年莱芜战役团政委牺牲,人员伤亡较大,部队情绪低落。如何保持这支英雄部队的战斗力呢?有人想到了我。当时领导对我说,你年纪轻,有文化,48团是英雄团,你上任后要做好思想工作,尽快把战斗力恢复过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那一年我26岁,应该说是临危受命吧。经过努力,48团指战员情绪很快调整过来。在后来孟良崮战役中经受了考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受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表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孟良崮战役前夕的1947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我华东野战军在鲁南、鲁中地区主动出击,实行高度机动回旋,力求调动敌人,捕捉战机。但是由于敌人保持高度警觉,采取密集平推、稳步前进,不轻易分兵的新战法,除了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敌军第72师主力外,其余大量歼敌计划均未能实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华野进一步向东北方向后退,诱敌深入,伺机歼敌。于是我华野主力边退边停,实施迷惑敌人的战术,促使蒋介石、陈诚心理上产生了错误判断,降低了戒备心理,促使敌军冒进。尤其是南线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贸然改变稳扎稳打的战法,不待第二、三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74师为主,整编第25、第83师在左右两翼配合,以沂蒙公路上的坦埠为主要目标,于11日自蒙阴东南的垛庄东西地区北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亲历孟良崮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说起国民党这支整编74师,不少人应该了解。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王牌师,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制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深受蒋介石青睐。此人仗着蒋介石的器重,急于立功,贸然一军突进。华东野战军领导同志全面分析态势后认为,应将主力置于坦埠及其两侧地区,可出其不意地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加以围歼,完全可打有把握之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947年5月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果断决定,第一、第八纵队利用地形掩护,穿插楔入74师纵深,割断74师与其他国民党军的联系,经过一天的激战,到5日拂晓,第一、第六、第八纵队分别占领垛庄和万泉山一侧,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蒋介石得知74师被围,急令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严令孟良崮周围的10个整编师,特别是李天霞、黄百韬的部队尽力支援整编74师,以期内外夹击,妄图聚歼我军于孟良崮地区。关键时刻,粟裕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国民党后援军队,不得让他向前推进。兵贵神速,根据战场情况,华野领导立即重新调整部署,同时命令1、4、6、8、9纵队从四面对74师发起总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而我所在的华东野战军6纵16师48团,作为主力团和先锋部队,在攻克孟良崮战斗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我们接到命令后立即从河南驻地出发,开始长达3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克服疲惫与饥饿,以及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曲折。六天六夜,始终坚持一边行军一边睡觉;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丝毫不敢懈怠。经过周密筹划,途中趁着夜色跨越黄河,1800人的队伍没有一人掉队,并在孟良崮附近的垛庄打了一次漂亮的胜仗,将国民党74师的一个后勤团干干净净地给端掉,摧毁了敌人的后勤保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垛庄战斗结束后,我们快速前进,途中派人通过地下党做工作,与毗邻的国民党83军进行了微妙互动,“你不犯我,我不犯人”,老蒋逼迫83师突进,83师在电话中回答“共军火力很猛,过不去”,48团听得真真切切。彼此间保持适当距离,48团终于在15日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与此同时,国民党25师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黄崖山、龙虎山一线。黄崖山距孟良崮仅6公里,隔山相望,这道山崖成了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谁占有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大战的主动权。冲!我们48团指战员毫不犹豫地从东坡攀援而上,国民党军从西面匍匐前行,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钟后当48团3连在政委的带领下,登上顶峰,抢占了制高点时,这时国民党军离山顶仅有30米,一分钟的行程!打!指挥员一声令下,百十支汤姆枪、步枪一齐朝着国民党军扫去,顿时打死一大片。黄崖山主峰因此被牢牢地控制在了48团手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尽管黄百韬随后出动营、团级的数次集团冲锋,企图夺回阵地,终因地形的劣势使他们的一切努力都化作徒劳。他们只能任凭整编74师在炮火中灭亡而爱莫能助。随后,48团与特务团经过短暂休整,作为进攻主力冲上山洞口,特务团副团长将张灵甫击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办理张灵甫后事</b></p><p><br></p><p> 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军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战役结束后,奉上级指示,我带领团里的部分同志把他的后事给办了。因为他毕竟曾是抗日英雄。</p><p><br></p><p> 以孟良崮战役为素材的电影《红日》上映后,我曾与昔日的战友们在一起谈论观后感时,一致认为电影主人公的原型是原华野6纵司令员王必成,而电影中58团老政委的原型应该就是我了,因为有几个条件相符合,例如,在莱芜战役中老政委牺牲后调来的;带领部队占领垛庄;后来打到孟良崮去了等。</p><p><br></p><p>虽然孟良崮战役过去已70多年,但作为一名亲历者,现在想想还是非常惊险的。当时倘若国民党军先我一分钟到达山顶,我军阻击不了国民党军25师的战斗,整个孟良崮战役恐怕就是另一番情景了。不可否认,我们48团在孟良崮战役是立了一功的,但如果没有中央的统一领导,没有华野的正确指挥,以及6师其他兄弟部队的奋勇杀敌,单单一个48团就想打败国民党军74师客观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说,人民解放军是英勇善战,战无不胜的。</p><p><br></p><p>□汪佑志/口述 王继昊 程堂义/整理</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孟良崮战役中担任华野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政委——我的父亲就是当年华野六纵宣传部长吴强作者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红日》中五十八团政委的原型之一</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为我收藏的小说《红日》题词</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向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战士致敬!</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得民心者得天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孟良崮主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希望永远和平</b></h1><p><br></p> <p>  父亲在一九四七年孟良崮战役期间担任团政委的原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就是现在北京卫戍区某部,人称“老虎团”</p><p> “老虎团”是北京卫戍区某部一个摩托化步兵团,2018年这个团就建团80周年了。</p><p> 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1月,这几支红军游击队被集中编成的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王必成任参谋长(后任团长),成为由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打造的新四军的主力团队,创下了新四军首战日军、首俘日寇等多项纪录,被新四军军部授予“战斗模范团”荣誉称号。先后担任团长的王必成和刘别生被称为“王老虎”和“常胜司令”,苏南人民赞其为“老虎团”。</p><p> “老虎团”的威名远扬源于两场血战。</p><p>1938年6月17日,活跃于江苏茅山地区的二团接到情报,第二天拂晓前将有一支日军运送弹药的车队通过镇江和句容之间的公路。粟裕司令员命令部队提前于当晚8时在敌人必将途经的韦岗设伏。子夜时分,日军车队出现了,经过40分钟激战,敌人汽车全部被烧毁,二团全歼日军23人。这是抗战时期新四军与日军的第一次交锋。另一次战斗发生在1939年3月7日,当时二团进驻镇江上下会村。日军获取情报后,于14日子夜突袭二团。虽然深陷重围,但二团战士们看到团长、营长奋不顾身,一个个也都英勇百倍。团机关的干部以及勤杂人员、炊事员也拿起武器、扁担扑向日军,战士们像老虎一样吼叫着冲向日军,展开肉搏,硬是杀开一个缺口,突出重围。这场恶战,二团伤亡140余人,日军死伤300多人。当地群众都说:“二团的战士个个都像小老虎!”“王必成团长真是个‘王老虎’!”</p><p> 后为新四军2旅第4团,1943年1月29日,2旅与16旅合并,称第16旅,4团改为16旅48团。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华中野战军第6师16旅48团。解放战争时期,“老虎团”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消灭了国民党王牌军———张灵甫整编第74师。1949年2月,全军统一编制和部队番号,改称第24军第70师第210团。</p><p>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先后在东线元山港、中线上甘岭地区作战10余次,歼敌800余人,击落敌机11架,击毁坦克7辆。1966年6月15日,随第24军第70师调入北京卫戍区,成为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p><p> 近年来,网上时有北京卫戍区“老虎团”的报道。</p><p> 2002年的一个雪夜,“老虎团”冬季野外适应性训练。一身疲惫的官兵们完成50公里徒步拉练、预定课目训练后安营扎寨。他们进入梦乡没多久,便被一阵急促的哨声催醒:上级命令部队全员额全装备,4个小时内赶到30多公里外的集结地域,打击来犯之“敌”。当时,时针直指1时45分,气温直逼零下25摄氏度。</p><p> 要与“强敌”过招,官兵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发动车辆,拆卸帐篷,整理装具……短短20多分钟,部队整装出发。一路上,他们负重20公斤,在地形生疏、能见度只有1米的情况下,不顾雪地湿滑,一路奔袭,提前半小时到达指定地域。没有一人掉队,没有一件装具丢失。“老虎团”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扬。</p><p> 2014年5月,北京电视台的一档栏目报道了一名北京大兴区被骗老人的故事。26岁的“老虎团”勤务队士官周兴佳看到后,通过电视台联系上了陈大玲老人,主动上门探望。他鼓励陈大妈坚强渡过难关,并硬塞了4000元钱。在陈大妈的再三追问下,他只说自己是一名军人便匆匆离开。之后,陈大妈便开始寻找这位军人。4个月后,陈大妈在电视里看到“老虎团”政委冯俊峰的采访(就是此次回应记者的人),又写信给“老虎团”,这才在11月找到了周兴佳。</p><p> 近年来,团队先后出色完成国庆首都阅兵、北京奥运会安保和战备值班、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参加上级军事比武中,团队先后获得15项团体第一、76个单项第一,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团”、“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转载自凤凰资讯)</p><p> 父亲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的这支部队是一个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老虎团”著称,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在阻击国民党整编25师和歼灭74师战斗中立了大功,抗美援朝让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吃尽苦头,班师回国后至今一直是中央警卫部队,刘少奇之子、原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也曾在这里服役,这支部队在朱日和演习中曾击败“万岁军"38军……</p><p> 2018年,恰逢这支在战争时期让日军、蒋军、美军胆寒的部队建团80周年,我访问了这具有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老虎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18年12月29日,我受父亲委派来到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b></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与“老虎团"冯政委亲切会面</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8年,“老虎团”新老团政委在该团建团八十周年之际进行了历史性的视屏交流问侯,我目睹见证了这一幕,激动的热泪盈眶并录下了这难忘而珍贵的时刻……</b></h1><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我深信“老虎团”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和"军人本色”一定能代代相传!</b></h1><p><br></p> <p>  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团史陈列馆里,记载了父亲一九四七年在孟良崮战役中担任该团前身当年就号称"老虎团”的原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团政委的光荣历史</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登孟良崮,陪百岁父亲重返所率“老虎团”,浮想当年……</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重返“老虎团”启程</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9年4月19日至21日,百岁父亲应邀回到他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也是现在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与该团冯政委及指战员亲切见面,实现了他七十年的夙愿……</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回到“老虎团”</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回到“老虎团”</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与“老虎团”官兵见面</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团史陈列馆记载了"老虎团”八十年的荣耀,优良传统让新一代“老虎团”人创造更加辉煌历史!</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老虎团”之歌世代传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与“老虎团”指战员亲切交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参观“老虎团”官兵食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与“老虎团”官兵共进午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与“老虎团”官兵座谈交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与“老虎团”官兵座谈交流</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老兵风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在天安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父亲在天安门</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在天安门</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给“老虎团”的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致敬信》</b></p><p class="ql-block">老虎团全体指战员:</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2019年4月19日,我回家了!这个家是我阔别了71年的老部队现北京卫戍区某部警卫团,我是1947年孟良崮战役时担任这支部队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的团政委。</p><p class="ql-block"> 来到“老虎团”除了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还让我这个老兵切实感受到“老虎团”壮大了!在团里的时候,我参观了团史馆、信息中心和战士们的营房等,一路参观,一路感动,一路鼓舞,一路振奋!我们的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凝聚了多少烈士和仁人志士的鲜血 ,又有多少个像你们一样的指战员在不断的让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在继续着他的辉煌!在这里我想代表无数曾战斗在“老虎团”的老兵们向你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从团史馆陈列的锦旗、奖状和奖杯上不仅记录了你们为“老虎团”争得荣誉留下的汗水,更证明了你们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践行者!这支部队交到你们手上,我这个百岁老兵放心了,党和人民放心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合肥后,我把在部队的所闻所见说给来看我的老友和其他子女们听,他们都非常高兴,特别是曾经当过兵的子女,他们都想再次穿上军装回到部队!我这次的“回家”之旅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百岁之年圆了我的梦想,了却了我当年因上级安排到干部团准备渡江的任务特殊,离开“老虎团”时未能和大家很好告别的遗憾,看见如今现代化的“老虎团”和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部队指战员们,我心满意足了!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延续了部队的红色基因!谢谢你们为军旗增光添彩!谢谢你们为我这次“回家”之旅所做的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虎团,我的家!</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老兵:汪佑志 二O一九年四月二十六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百岁抗战老兵重返“老虎团”(1)</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百岁抗战老兵重返“老虎团”(2)</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合肥晚报》2018年12月18&nbsp;日刊登了老父亲的回忆“我所经历的孟良崮战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19年4月30日《新安晚报》以“一位老战士的光辉人生”报道父亲的人生经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位老战士的光辉人生》</b></p><p class="ql-block"> 我是通过汪佑志昔日战友的介绍与之相识的,彼此相处已50多年,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汪佑志重感情,为人正派。与他结识之后,我又认识了一些他的战友,大家说起他无不充满敬佩。</p><p class="ql-block">汪佑志同志是1938年初参加新四军的老战士,今年一百岁了。他是安徽宣城人,父亲是知识分子,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他在宣城师范学校读书时,赶上“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从此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革命战士。</p><p class="ql-block"> 由于他具有很好的文化素养,从军不久即被选入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工作。因为工作严谨、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在他担任组织科长期间,遵照组织意见,接收了一大批有志青年到新四军入伍,有些人还是汪佑志亲自带出来的。二十余年前,汪佑志应邀去青岛参观,老战友提前赶到车站迎候。他拉着汪老的手激动地对在场的人说:他就是我当年走向革命的引路人!大家听了无不感动。这位老战友,就是当年汪佑志带出来的战士之一。</p><p class="ql-block">当年根据斗争需要,汪佑志奉命调入新四军巢湖游击队,由政工岗位转到军事斗争第一线,长期坚持在巢湖、梁园一带,同不断前来骚扰老百姓的日伪军,展开面对面的生死决斗。在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中,他身先士卒、果敢睿智,带领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在巢湖期间,他奉命组建了白湖团,并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和政委,在他的带领下,该团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军事素质,在当时都堪称一流。</p><p class="ql-block"> 1946 年冬,华野英雄48团在莱芜战斗中一度受挫,全团干部战士情绪低落。于是,上级决定调汪佑志到48团任政委。白湖团的同志们得知消息后依依不舍,因为他们与他在生与死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汪佑志果不负众望,上任后不久,在48团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全团指战员的精神面貌很快调整过来。1947年5 月,汪佑志奉命率部从河南驻地连续六个昼夜不停地行军,终于在一天夜晚乘夜色跨越黄河,飞快地向孟良崮进发,途中与其他部队配合,打掉了国民党在垛庄的一个后勤团,并在15日拂晓赶在国民党25师一个先遣部队之前登上了黄崖山,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 渡江战役前夜,汪佑志奉命离开48团,加入到一个由数百人组成的干部大队,准备横渡长江接受新的任务。不料,在前往长江北岸途中,突然遭遇一支全副武装的国民党部队。在这十分危急的关键时刻,汪佑志果断地带领随团的一个战斗排,采取闪电战术,迅速绕到敌人侧翼,猛力向敌人开火。慌乱中敌人四散而逃,干部团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前夕,我去汪老家里看望他,见他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十分高兴。革命老人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愿老人健康快乐每一天!</p><p class="ql-block">作者:王继昊(合肥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原主任)</p><p class="ql-block"><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19年5月26日《合肥晚报》以题为“我陪百岁老人回'娘家'”报道了百岁老父亲重返“老虎团”</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陪百岁老人 回“娘家”》</b></p><p> 汪佑志老人今年一百岁了,是 1938 年 2 月参加新四军的老兵。1947 年初,他临危受命,由新四军白湖团调任华东野战军六纵 16 师 48 团担任政治委员。48 团是久经沙场的英雄团,又名 " 老虎团 ",因在莱芜战役中一度受挫,政委牺牲,团长受重伤,干部战士情绪低落。汪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整,使老虎团的士气很快调整过来。</p><p> 1947 年 5 月,华野决定对国民党 74 师实行分割围歼。48 团作为主力,在垛庄彻底端掉国民党的一个后勤团,摧毁了敌人的后勤保障。在时间就是生命的危急时刻,48 团于 15 日拂晓赶在汤恩伯派来的援军 25 师前 30 米,也即 15 分钟,冒着枪林弹雨,冲上了关键的制高点黄崖山,为消灭敌 74 师奠定了重要基础。之后,48 团与特务团一起冲进 74 师指挥部,特务团副团长将张灵甫击毙,使战斗胜利结束。</p><p>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值得总结的一个经典战役,是老虎团参与谱写的一篇英雄史诗。老虎团随后又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并于 1950 年投入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战斗,屡建战功。1953 年回国后," 老虎团 " 成建制编入北京卫戍区,仍叫 " 老虎团 "。而汪佑志自孟良崮战役后,即调离了老虎团,可他一直心系老虎团,惦记他的战友,怀念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同志。特别是他当时调离部队时,根据上级要求,没有与战友告别,也没有说明缘由,心里常感不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现任部队领导来函邀请他回 " 娘家 " 探亲,汪老十分高兴,并不顾百岁高龄,欣然接受邀请。</p><p> 老虎团现驻守在北京市东北部,部队营房坐北朝南,门口的一块巨石上赫然书写着 " 老虎团 " 三个红色大字,标志着这支部队的悠久历史及深厚内涵,看了令人肃然起敬。闻听老政委要回 " 娘家 ",老虎团现任团领导早早就率领干部、战士列队站在营房门口迎接,当汪佑志出现时,顿时掌声雷动。汪老也从轮椅上站起来,亲切地和大家握手。几位年轻战士异口同声地说:" 汪老身体这么好,哪像百岁老人!" 为了留下永恒的纪念,汪老和老虎团的同志相拥合影。</p><p>汪老在部队同志陪同下,参观了营地和战士宿舍、食堂,还重点参观了老虎团史料馆。史料馆陈列的资料展示了该团 1938 年 1 月建团至今的历程,汪佑志接任时已是第九任政委。史料馆里陈列的那张他的照片,胸前还佩戴着当年的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胸章,面容显得年轻睿智。在他照片下方,还有几位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营长的照片,汪老看了以后,表情顿时凝重起来。他说战场上大家都只考虑奋勇杀敌,到了战斗胜利,清点人数时,才发现战友牺牲了,真是悲痛不已 ……</p><p> 部队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请汪老介绍当年的战争情况。汪老重点谈了参与孟良崮战斗时的行军过程。他说,从驻地到孟良崮有 300 多公里,走了六天六夜,一步不能停留。老虎团在长期斗争中练就了边行军、边睡觉的特殊本领,大家边走边吃,边走边睡,终于提前到达目的地。他说,我离开老虎团后就奉命带领华野 6 纵一个干部大队参与渡江战役,然后调到了南京空军司令部。今天是离开老虎团 72 年来,首次和 " 娘家人 " 重逢。我很高兴今天可以向 " 娘家人 " 说明当年为什么突然不辞而别,因为是上级安排的秘密行动,我带领的是非战斗人员,要确保安全。战士们纷纷向汪老表示,我们是老虎团的传人,会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你老人家可以安心了。汪老听后会心地笑了。</p><p> 我很崇拜军人,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参过军是个遗憾,此次陪汪老回娘家,让我十分感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继承革命传统,做好自身工作,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最好献礼。</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王继昊(合肥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原主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安徽法制报》以“一个百岁老兵的亲历讲述”报道了父亲军人生涯的亲身经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2021年11月19日《新安晚报》以“百岁老兵重回故里 回忆战火峥嵘岁月”报道百岁老父亲回故乡传播红色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2021年12月27日《中国国防报》以标题“百岁老兵信仰”报道了我父亲与“老虎团”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2022年第一期安徽省政协《江淮文史》以“我的战斗我的团”记录了我的父亲与“老虎团”的故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老虎团”解放的亳州人民慰问老父亲</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社会各界人士听父亲讲“老虎团”的故事</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老父亲话当年</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老父亲百岁生日</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经历一个世纪的父亲生日快乐</b></p><p><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百岁老父亲与第七届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第十届安徽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第六届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杨多良畅谈回“老虎团”关心部队建设的感受体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2021年10月15日,我再次来到“老虎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参观“老虎团”团史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与北京卫戍区“老虎团”领导亲切会面并赠送《我的父亲与“老虎团”》书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与北京卫戍区师领导亲切会面并赠送《我的父亲与“老虎团》书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老虎团”虎年春节向百岁老兵致慰问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百岁老兵与“老虎团”官兵互致虎年问候</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与他的“老虎团”官兵</b></p> <p class="ql-block"><b>父亲简历</b></p><p class="ql-block"><b>汪佑志</b></p><h5><b>1920年6月出生 安徽宣城人</b></h5><h5><b>1933年底至1937年底安徽省宣城省立师范 学生</b></h5><h5><b>1937年底至1938年初武汉军校 学生</b></h5><h5><b>1938年2月至1938年5月新四军四支队七里坪干训班 学员</b></h5><h5><b>1938年5月1939年3月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战地服务团 团员</b></h5><h5><b>1939年3月至1941年3月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组织科 干事(期间在新四军江北干校学习)</b></h5><h5><b>1941年3月至1941年4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组织科 科长</b></h5><h5><b>1941年4月至1942年2月新四军二师政治部组织科 科长</b></h5><h5><b>1942年2月至1945年8月新四军二师五旅十四团政治处 主任</b></h5><h5><b>1945年8月至1945年10月新四军华中局党校 学员</b></h5><h5><b>1945年10月至1947年3月先后担任新四军七师白湖团和五十五团政治处 主任</b></h5><h5><b>1947年3月至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四十八团政委</b></h5><h5><b>(该团1949年2月改为24军70师210团,</b></h5><h5><b>1966年6月至今为北京卫戍区某部“老虎团”)</b></h5><h5><b>1949年4月至1949年6月华东野战军政治部</b></h5><h5><b>1949年6月至1949年12月南京市警备司令部防空处 处长兼政委</b></h5><h5><b>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华东军区(南京军区)防空处 处长兼政委</b></h5><h5><b>1950年3月至1953年3月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副参谋长</b></h5><h5><b>1953年3月至1965年5月</b></h5><h5><b>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兵学(校)院</b></h5><h5><b>(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战术系主任</b></h5><h5><b>1965年5月转业 文革时期休养</b></h5><h5><b>1982年11月从安徽省黄山管理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岗位上离休 </b></h5><h5><b>省(部)级医疗待遇</b></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纪念章记载了父母的光辉经历</b></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军人本色》</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人的本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顺义 词 桑楠 曲</p><p>风平浪静的日子</p><p>你不会认识我</p><p>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p><p>花好月圆的时刻</p><p>你不会留心我</p><p>我的红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p><p>你不认识我</p><p>我也不寂寞</p><p>你不熟悉我</p><p>我也还是我</p><p>假如一天风雨来</p><p>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p><p>白鸽飞舞的年代</p><p>你不会认识我</p><p>我的名字没有明星们显赫</p><p>硝烟散尽的日子你不会留心我</p><p>我的故事会被歌声淹没</p><p>你不认识我</p><p>我也不寂寞</p><p>你不熟悉我</p><p>我也还是我</p><p>假如一天风雨来</p><p>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p><p>你不认识我</p><p>我也不寂寞</p><p>你不熟悉我</p><p>我也还是我</p><p>假如一天风雨来</p><p>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p><p>这首《军人本色》就是父母人生经历写照,永远激励着我和家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百岁老父亲不忘初心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向党旗、国旗、军旗致敬!</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我和爹娘、妻子</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作者:汪培文 执业律师 历任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安徽省律师协会第六届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第七届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第八届理事兼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第九届建筑与房地产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第八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调解中心调解员,安徽省房地产业协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副秘书长兼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房地产业协会调解委员会主任,安徽省建筑业协会第五届理事兼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律事务服务部主任,安徽省建筑业协会第六、七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律事务服务部主任,安徽省物业管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安徽省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法学会建筑与房地产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成员,合肥市依法行政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合肥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合肥市人民政府行政纠纷调解专家委员会成员,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合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人民法院出版社《房地产法律实务与司法实务》系列法律丛书编写组副组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1年-2017年《法制日报》分别以题为“律师受托进行安徽省首次房地产业问卷调查”、“安徽非诉业务律师汪培文:律师业务范围变迁反映法治建设进步”、“律师汪培文:在法律服务创新中释放价值”、“为法学研究搭建起实战平台”;《安徽法制报》分别以题为“专业律师道路上的探索者”、“安徽律师荣登中国房地产法制讲坛”;《安徽工人日报》以题为“希望我所做的事对社会发展有意义”报道了汪培文相关法律服务工作。汪培文律师业绩分别载入2009年《中国律师年鉴》和2019年《中国当代优秀律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汪培文在20多年的律师职业生涯中,秉承父母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百姓俱欢颜”的职业梦想,为人们住上好房子,坚持建筑房地产法律专业方面发展,努力为建筑房地产行业发展走向法治做出应有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