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 】万象更新皆期待,迎春接福向未来

梅河口市牛心顶学校

<p class="ql-block">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春节起源 <p class="ql-block">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p> 传统习俗 办年货 <p class="ql-block">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p> 祭灶 <p class="ql-block">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扫尘 <p class="ql-block">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p> 贴年红 <p class="ql-block">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p> 年夜饭 <p class="ql-block">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p> 守岁 <p class="ql-block">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p> 放鞭炮 <p class="ql-block">放鞭炮,是传统年俗之一,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这个习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如今,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p> 压岁钱 <p class="ql-block">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p> 包饺子 <p class="ql-block">饺子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上都吃,除夕这一天包饺子,与平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p> 拜年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p> 春节诗词 <p class="ql-block">元 日</p><p class="ql-block">【宋】王安石</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p><p class="ql-block">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 <p class="ql-block">田家元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孟浩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p> <p class="ql-block">玉楼春·己卯岁元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拜 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文征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p> <p class="ql-block">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p><p class="ql-block">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家团圆、走亲访友、看望长辈等,愿我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牢记心中,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大家新年快乐!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牛心顶学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1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