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对联,年年对联都贴不完,现在都是送了,没机会买红纸自个儿写了,。想想小时候,年初一满庄溜,看谁写的对联牛X,看谁的字歪得搞笑,狗爬的,驴踢的,喝醉东倒两歪的,那真是花样百出,什么字都有[捂脸]因为那个年代普遍文化水平低,卖对联的极少,村里偶尔有个能写个毛笔字的,那都是人挤人,人挨人,有的都得排几天队[捂脸]人际关系混得差的,就干脆买来纸墨自己写,我表弟小学三年级,也被迫上马,担起了写队联的重任,那字写下来粗细分明,似一溜东南风吹过,斜得不忍直视,特别是那内容,更是奇芭:门前黄狗叫,过年真热闹,横披:多放鞭炮 ,更有西院邻居,八辈贫农,一到过年就发愁。他家的大门上就写着:活一天少一天天天得活,过一年少一年年年得过。横披,唉又是一年。。。。</p><p class="ql-block">我也写过对联,我和堂哥一起买来了笔墨纸没有砚,只有一只破碗,将墨汁倒进破碗,便争着写了起来,我写了个:马到成功,拿起来看看还行,自我欣赏,[捂脸]堂哥写了个心想事成,我们相互批评了一翻,老人来到说,红纸上有黑道子就行[捂脸]这要求更简单。。。。</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最常见的对联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勤为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等等,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如今己见不到了。</p><p class="ql-block">渐渐地,街上卖对联多了起来,人们不再拘泥于自己写画,而是精心挑选自已喜欢的对联。</p><p class="ql-block">而如今,对联的种类繁多,花样更新,各种精装精品,满市场都是,不光如比,各单位送对联的也很多。。对联,己不再需要我们照猫画狗地去舞文弄墨了。而写对联,己成为一种修心养性的娱乐。一种陶冶情操的心灵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