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凉风起,叶见黄,秋燕嘀,南飞忙。2021年国庆徒步季,龙行天下徒步队又吹响雪山行集结号。 原计划今年十月高原徒步走西夏帮玛峰,以弥补去年从嘎玛沟出山后因体能不佳放弃的遗憾,因故又改道库拉岗日。出发前更改行程,总感到不踏实,心慌意乱,提心吊胆。今年出游,有几次险遭新冠疫病魔爪;四月初自驾丙察察在察瓦龙东20余公里怒江峡谷边遭遇云南疫区到此被隔离的自驾者。7月初在大理,又传出云南边境发生疫情感染。当月底,从成都经过,回到家就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调查我在成都的活动轨迹。一次次与疫情擦肩而过,都没影响行程。这次还有此好运吗?惴惴不安中终于熬到9月26日顺利启程,心中窃喜,是我对高原的痴迷感动了上苍,愿好运伴随,佑我此行!登上高铁,奔驰于绿野田园,穿越峻岭深壑,心也飞向那穿越云霄的雪山······。快到成都,心中陡然一惊,一周前办好的边境证忘带了!回去取,将影响当晚转乘的列车,没有边境证,靠近边境寸步难行。情急之下,求助领队及拉萨驴友,得知拉萨可以补办边境证,悬着的心方得以安抚。</p><p class="ql-block"> 上高原,我习惯火车出行,三十多小时爬升三千多米,身体逐渐适应高原环境,到拉萨后就不会出现高原反应。一路上看大地由绿水青山到荒漠戈壁,几千公里旅程窗外由绿变黄再到白,穿隧翻山越壑跨江,出云贵高原,过成都平原,上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沿途风光百看不厌。</p> <p class="ql-block"> 远眺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 又见念青唐古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小时车程,在窗外大美风光及同车旅客的热情交流中飞驰流过。28日列车正点抵达拉萨,又闻到那羊膻味藏香味奶茶味混杂在一起的独特味道。拉萨,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后院</p><p class="ql-block"> 赶到集合点拉格客栈,放下行李急匆匆去办边境证。本想省时间,按驴友提示(人少不排队)去拉萨行政大楼办证,结果走错路,一打听才知道,我驻地到市行政大楼南辕北辙,单程需一小时左右,就近办理更方便。赶紧回到客栈附近的公安厅办证中心排队办证。虽然弄巧成拙耽误了时间,赶回客栈时,领队及其余队友也才到。没让朋友们等我,万幸!</p><p class="ql-block">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上班族们不许随意远行,这次活动五人组队。小队伍出行,机动灵活,更自由洒脱。为安全起见,大家去做了核酸检测,顺路打卡拉萨名街名店。</p> 八廓街 光明奶茶店 布达拉宫夜曲<div> 拉萨街上,车辆川流不息,朝圣者匍匐长拜,经筒嗡嗡;游人熙熙攘攘,商铺琳琅满目,其间一些网红名店人流擦肩接踵热闹非常;八廓街上,到处都是打扮成藏族女孩的小女生拍藏服写真;我们的两位小驴友一路找名店打卡盖印留痕,忙得不亦乐乎······,所有店铺没有测体温,没有查绿码。这是一片净土,一个远离病毒的世界</div> 找个角度看拉萨 布达拉宫 转经 沟通 思 原创舞 布达拉宫广场的舞者<div><br> 逛饿走乏,打尖歇脚,大家商议找家藏餐馆尝尝味道。驴友引领,乘车到一条偏僻街道,在逼仄胡同里拐了几道弯,楼群下蓦然出现一座两层楼棚结合的建筑,吉祥圣雪藏餐馆到了。路上我还担心来到这么偏僻幽深的胡同,会否是一家黑店,进门就被藏家温馨祥和的气氛所包围;门口佛龛内藏香袅袅,楼道墙上挂满店家各时期的生活照,名人合照,过道上看似随意摆放着老旧生活用品:电子管收音机,高音喇叭,永久自行车,小闹钟,毛选,毛主席语录······仿佛又回到三面红旗高高飘扬的时代,悬着的心荡然松弛。来到餐厅,慵懒倦怠席卷全身,直接躺在沙发上。点过菜,店家女主人献上哈达,金刚结,邀没开饭的客人们参观她的住宅,介绍她的家世,和客人们分享家里收藏。店家这样安排,东颠西跑几十年,我还是第一次感受。现在回忆,只记女主人的热情坦率大方洒脱暖心接地,至于这顿饭吃的什么,他们家的菜什么味儿,都湮灭在餐馆主人一家近百年来生存发展幸福和顺的故事里。<br></div> 网红名店吉祥圣雪藏餐 吉祥圣雪收藏室 吉祥圣雪女主人和我的驴友 开饭了 店家的收藏<div> 经过两天物资准备联系车辆和身体调整,万事俱备(这次自驾出行)。30日晨,风和日丽,蓝天白云,领队大龙兼职司机,启动租来的白色七座越野,出拉萨,经雅叶高速上349国道,像一朵白云,沿着河谷飘到雅鲁藏布江边,翻越岗巴拉,飘向藏南······</div> 雅鲁藏布初秋 <p class="ql-block"> 神湖相伴雪山伟岸</p><p class="ql-block"> 藏南因地处冈底斯山及念青唐古拉山之南称为山南。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大约四、五万年以前,藏族先民在鸟兽群集、果木丛生的雅砻河谷过着以树叶为衣、野果为食的群居采集生活。经过漫长岁月,学会制作弓箭、石器等工具,学会饲养牛羊等动物和种植青稞等作物。公元前2世纪初叶当地的人们逐渐形成部落,接受了佛教,建立了政权,出现了官僚贵族农工商奴隶等阶级。他们制作工具,开山引水造田耕种。信仰佛教,供奉经书,创造出瑰丽多彩的雅砻文化,影响着百万藏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亡,今生来世。这里雪山高耸直插蓝天;峡谷幽深纵横交错;森林茂密草原辽阔;湖泊遍布土地肥沃。这里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块田,第一个村庄,第一位赞普,第一部经书,第一个神殿,第一座寺院。走入山南峻岭草原峡谷田园,就走进神话世界,掀开历史画卷。这里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每一座寺院都能听到可以写入史册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车徜徉在349国道,窗外美景接应不暇。我们仿佛脚踏祥云飘上岗巴拉山口,掠过4998羊湖观景台,顺着600米落差的山坡徘徊往复,缓缓落在海拔4410米湖旁。今天的羊卓雍措,阳光明媚,润泽多姿。路过羊湖多次,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微风拂面,暖阳和熙的静旎风光。</p> <p class="ql-block"> 羊湖暖阳</p><p class="ql-block"> 脚下的羊卓雍措,清澈透明,水面下块块石片,粒粒黄沙清晰可数。 领队大龙在湖边伸手一捞,就捉起一只两三斤重大甲鱼。大甲鱼或许是晒太阳睡着了,离开水伸脖舞爪,憨态可掬,直到重回水里。离岸渐远,湖面蓝色由浅渐深,幽深处,墨蓝色水下仿佛有一双深邃浓情的大眼仰视着蓝天,注视着草原,凝视着天荒地老守护着她的雪山。娴静安详的羊卓雍措,如此温柔婉约;微风摇曳,草原无声。环湖路上车辆穿行,倒影化入水中,悄然无息。湖边欢快嬉笑游人的喧闹,也湮灭在博大碧蓝的湖水里,整个世界陷入寂静。湛蓝天空,白云肆意翻转疏放张扬。广袤大地 ,被黄绿橙蓝白渲染,雪山擎天接地,沟壑隐秘深藏 ,草场绵长起伏,公路蜿蜒如肠。什么是大音希声,大美无垠,展开幻想翅膀都飞不到的地方 ,就在这里! </p><p class="ql-block"> 又一次恋恋不舍踏上行程悄然离去。沿蜿蜒曲折的环湖公路 ,我目不转睛凝望窗外,尽量把羊湖美景刻入脑海 。可怜充当司机的领队大龙,只能在我们声声惊叹中一脸无奈,尽职尽责,极力克制美轮美奂风光的诱惑默然前行,这需要多强的定力呀!!</p><p class="ql-block"> 我们向西前行,车轮碾压着平整无尘 的环湖公路莎莎作响。到路口左转进入打隆边境检查站,接受边境证及新冠病毒健康码行程码检查。从此,我们就进入边境地区,踏上前往库拉岗日的219国道 。 公路向南延伸,路旁土肥稞香,牛羊点缀金色草原,溪水淙淙流畅 。这里就是藏族同胞祖祖辈辈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富饶家乡。 </p> 浪卡子县打隆镇秋收 打隆镇旁宗堡遗址。是历史发展中血雨腥风的雕琢还是大自然风霜雨雪的磨砺?虽然残损破败,依然展示着昔日的恢弘壮阔。<div> 219柏油国道宽敞平整蜿蜒盘旋缓缓上升,距羊卓雍措渐行渐远 ,车辆渐行渐疏。再往深入,雄浑辽阔的高山草甸间如同一缕银线的公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蚁行在群山中折返盘旋爬升。翻上5030米垭口,眼前豁然开朗,天水蔚蓝,白云朵朵,碧波荡漾,普姆雍措到了。</div> 天水一色普姆雍措<div> 普姆雍措,少女湖,海拔5010米,面积295平方公里。来到湖边,立即体验到她独特:阳光冷峻,湖光潋滟,湖水清澈宁静,水下随处可见指甲大小的贝壳,遗存着百万年前海洋的痕迹。远处天水相连,把匍匐的雪山拥在中间。白云镶嵌在蓝天,倩影倒映湖中。湖边金色草滩上的羊群,静止其间。整个世界这一刻时钟停摆,万物凝结,组合出一幅美轮美奂巨幅高原风光画。</div> 美景难舍<div> 告别普姆雍措,转入群山,连天接地的219国道前不见车影,后不闻车声。我们奋力疾行,就像一只在这寥廓高原孤独蹒跚的小甲虫。</div> 独行天路 不知不觉中告别浪卡子进入洛扎县。洛扎,藏语“南方大悬崖”,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西藏与不丹接壤的边境县。面积五千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两万余人。 藏区高山垭口,是距诸神最近的地方,神圣庄严。 深壑幽长 雪山挺拔<div> 洛扎称之南方大悬崖名副其实。进入洛扎,即进入山的王国。从蒙达拉山口开始,公路沿着崎岖的 洛扎 曲峡谷蜿蜒曲折,崇山峻岭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危崖耸立,沟深谷险,时不时穿行在一线天中,碎石满地。河谷深涧,溪流潺潺。峻岭峭壁,接地连天。公路绕行山间,如巨人腰间一丝银线,山脚森林间田园房舍,如绿松石点缀着世外桃源。在陡峭山坡上蛇形盘绕,窗外景观既心惊肉跳又美魅迷人,一道沟就是一个景,一个坡又现一片天。我们在美轮美奂与胆战心惊间纠结,天黑前抵达右靠绝壁,左傍小河,一条公路串联一串小楼的洛扎县城。廖无人迹的洛扎,住宿吃饭非常方便,酒店标间100元,街上一川菜馆收费也算公道。在这大山深处,要求不能太高。</div><div> 十月一日,第一站,边境寺院卡久寺。一路上山更高沟更深坡更陡,好在白云蓝天风和日丽,路边森林植被也渐见茂密,红黄绿蓝色彩更加浓郁。穿过大门顺山上,不知转了多少个弯,到达山巅密林之中的卡久寺。</div> 进入景区 因地制宜的卡九寺正门<div> 卡久寺又称卡久吉祥隐修院,是西藏宁玛派重要的隐修圣地之一,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是历辈努氏南喀宁布活佛(莲花生大师二十五位弟子之一)学习佛教经典,研修藏传佛教密宗奥义,潜心修行的祖寺。<br> 卡久寺位于洛扎县拉康镇,地处西藏与不丹北部边境,海拔4019米,属于藏南雨林气候,四面雪山环绕,远眺著名的库拉冈日神山,寺院周围山坡上山花漫烂,杜鹃花木成林,从海拔4400米高处的山上天池和神湖流下的溪水,经过山谷下面原始森林,早晚升云起雾,将整个卡久寺笼罩起 来,若隐若现,恍如人间仙境!<br> 公元九世纪,莲花生大师应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来到西藏降妖伏魔,传播佛教精神,带着众弟子在卡久岩洞修行传法达七年之久,此后藏地高僧大德来此研修密宗教义,修行时留下足迹、手印、身印等许多自然奇观。<br> 如今,卡久寺内常驻32位喇嘛,主持仁增加措。<br> 进入寺内,有幸巧遇高僧强巴尊珠堪布,带我们参拜寺内佛像,传播教义,普及佛教知识。尊珠堪布十岁就出家,经过四川白玉寺的修行和西藏桑叶寺的六年修学后,又到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 学院两年学习,毕业后回到卡久寺继续为众僧俗讲经说法。寺内只有他能以流利汉语为汉族游客传播藏传佛教知识。<br> 转到寺院围墙边,不远处就是悬崖峭壁,高处不胜寒。俯瞰山下,森林农田草原公路一览无余。西北侧怒贡峡谷,东北扎霞曲峡谷,浊水涛涛幽暗神秘。回身抬头,林木茂密,高山仰止,白雪皑皑。当地藏胞介绍,翻过雪山就是不丹。</div> 神秘幽谷,暗藏许多洞穴,有高僧在内修行。 神仙府邸<div>鉴于时间紧迫,不能去探寻洞穴拜访修行高僧。匆匆在寺院吃了午餐(素餐20元一人,多菜一汤管饱不得浪费)直奔神山库拉岗日。</div> 一条公路穿越1200年 深山天路 <br> 驰骋于219国道,过路边天然温泉一百余米,转弯上坡驶入崎岖村道。村道是狭窄陡峭颠簸砂石毛路,劈山填谷而建,左峭壁右陡坡,崎岖坎坷狭窄。此刻对面过来几辆小车,领队大龙无奈把车靠陡坡停下,让过来车继续前行。<br>这是我们此行最难走的路,虽然只有一公里左右,在悬崖峭壁夹缝中车轮每一弹一窜都让人脑涨头麻。行至沟底,看到措玉村口古老残破的碉楼,悬着的心方平安落地。<br> 措玉村遗迹<div> 进村了,路边一群孩子中一个十岁左右小男孩笑着伸出手:“垃圾费,一人20元。”,司机免费,交钱走人。孩子还塞给我们一张收据,这样返程时就不会重复交费。</div><div> 一路上坡穿过在建新村,一段乱石滩,绕了两三公里,横杆挡路,左侧就是停车场。神山库拉岗日到了!</div> 库拉岗日雪山,海拔7538米,西藏中部四大神山之一。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主脊线上的库拉岗日雪山由三个高峰组成。依山而立,有6个7000米以上的高峰,绵延千里,雪·峰并肩,犹如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雄伟壮观,撼人心魄。 库拉岗日是西藏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西藏最简单、最经典的入门徒步路线。<div> 在停车场整理物资背上装备跳过百余米乱石滩,仰头企望,屏风一样的雪山弧形端坐面前,一条如刃山梁把三座 顶天雪峰连在一起, 棕褐色山坡分列左右拱卫山脚,神湖 白马林措静卧其间。白马林措,海拔4600米,是宗喀巴大师魂湖,也是一个观相湖,有缘人能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湖水湛蓝中略带乳白,微微荡漾,就像一位休憩中的少女,静静地躺在库拉岗日、卡日疆、过拉卡日三大雪山脚下。南面,屹立着3座山峰组成的海拔7538米库拉岗日神山。西面,相依而立的是海拔7221米卡日疆和海拔6450米过拉卡日。三大雪山就像三位壮汉,众峰并肩耸立,形成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紧紧守护着白马林措,威武壮观 。 </div><div> 不知怎么进入湖边长亭,我身背70L大包呆呆伫立, 仿佛迈入天堂的台阶,只要走过去,就能跨过如镜湖面,登上陡峭雪山,爬上雪峰高耸的肩膀 ,那里有一扇通往天堂的门,可以走入灿烂辉煌的世界 ,可以摆脱引力束缚 ,任意在宇宙深空翱翔······ </div><div> 领队提示,从今天起扎营湖边长亭 ,明晨开始 ,介九措折公措白马林措每天走一措,然后拔营返程。我们赶紧开包搭帐整理物品,趁天没黑爬山坡拜谒神山。</div> 过拉卡日 白马林措营地<div> 还在拉萨,领队变换徒步路线时,听到走库拉岗日徒步线,就因它地处偏远,七千五百多米海拔,终年积雪,处处冰川而倍感畏惧,出发时也是打算挑战一下自己。到了徒步起点才发现,哪有什么艰难险阻呀,除了海拔高些,完全一所景区公园。整个景区,白马林措左右各一道山梁,山梁外左侧介九措,右侧折公措三神湖。中间的白马林措栈道半环,道路宽敞。再有雪山神湖亲密牵手,绝美风光面前,谁还在乎爬那几道小山坡?</div><div> 我们营地海拔4520米。我还在收拾相机,三位驴友已爬上白马林措观景台。高高观景台海拔4690米,在遮天蔽日雪山映衬下略显巍峨瘆人,只要下决心上去,也不觉累,十几分钟即可到达。抵达山顶小亭就再也走不动了:蔚蓝天空深邃无垠,伟岸峰峦顶天立地,白雪冰川纯洁晶莹,碧蓝湖泊微波荡漾,白云缭绕其间,演绎出万千魔幻仙境,让人美醉让人呆。与伟岸峰峦为伴,男人们谁不热血沸腾气宇轩昂,一股力拔山兮气盖世,抬脚跨山越岭,起手恨地无环的冲天豪气骤然迸发。女士们到此,何不想脱俗超凡化羽成仙,伴浮云随风飘然,轻舒广袖长空舞,妖娆曼妙游苍穹。</div><div> 不知什么时候,云起云落,挡住了山巅,遮住了夕阳,山风吹来细雨打痛脸颊,我们才悻悻下山。雪山的气候,瞬息万变,回到营地,寒气袭来,瑟瑟发抖。好在领队已经煮好热腾腾火锅,吃饱喝足,钻进帐篷,榻旁千秋雪,足下还魂湖。梦游千里冰封,醒来寒天地冻。天亮就要启动双腿,在天堂与地狱间享受和挣扎了。</div> 风的祈愿<div> 10月2日。昨晚就没见落日晚霞,晨起,东方天际云遮雾掩,山峦被浓云覆盖,但愿稍后老天能随我愿。领队大龙安排的早餐米粥配炸馒头片,香喷喷热乎乎分外爽口。餐后大龙留守营地,我们四位驴友启程出发,目标海拔5050米折公措三神湖观景台。<br><div> 起步就爬山。大龙带我们跳石滩跨过湍湍流水,攀陡峭土坎,踏上经年累月石头都踩出窝的古道,一路全是上坡,考验自己体能耐力和毅志的时刻到了。</div></div> 高山精灵岩羊<div> 高山草甸,雾气朦胧中,岩羊悠闲自得,地上美味让他们不愿抬头。为和睦相处,我们悄悄从它们身边溜过。回过头想,岩羊是真没看见我们吗,是长期自然相处,人才能和野生动物越走越近吧。</div> 折公措三神湖中湖小湖<div> 走过三神湖大湖,观景台还在山上右侧云端里。</div> <p class="ql-block"> 回看三神湖大湖,两位重装徒步女神,背负二十公斤在海拔近五千米高原爬升,步履蹒跚,意志坚定。不累吗?在城里她们或许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单位的白领佳丽。,渴望高远,虽然三步一喘,五步一停,相信她们一定能顺利抵达目的地。</p> 折返点<div> 一路上坡,步履沉重,腿如灌铅。步伐稍快,气喘吁吁,每一呼吸,就觉得肺叶扩张撑开肋骨,冷气充满胸腔。汗液从额头滚下,身体疲惫挣扎着挪向山顶。大脑空灵,放下世间烦恼,精神腾挪于天地之间,在深邃无垠天空中撒欢,在荒芜冷酷亘古荒原雀跃。仰头享受5000米空中天堂美景,哈腰承受5千米高原稀薄空气下缺氧折磨。中午两点行至距观景台还有一公里,较观景台海拔5050米还有百余米落差。剩下的路估计得走一小时,还不知道路况怎么样。云渐浓,大家担心天气变化天黑前回不了营地路与不测,只得无奈返程下山。<br><div> 遗憾没走到最佳摄影点,下载网片一张填坑吧</div></div> 折公措三神湖<div> 返程可轻松多了,5公里左右路程,不到5点回到营地。后悔在山上应坚持到观景台,有足够时间天黑前返回营地。</div> 折公措之心(三神湖2湖)<div> 晚餐在斜风冻雨中进行。浓雾朦朦,气温骤降。希望明天会有好天气。</div> 白马林措晨光 10月2日,朝阳依然掩藏于浓云里。我们今天要翻过介九措4800米山脊,环介九措一圈后返回。 白云朵朵伴我行<div> 从山下停车场爬升,翻山脊下海拔4400米的介九措,再原路返回。全程爬升700米,相比昨天爬升,少爬两百米,感觉轻松许多。</div> 俯瞰白马林措 介九措 ,雾朦胧,浅蓝湖水下泛出淡淡乳色,静若处子。只是库拉岗日雪峰深藏云雾不愿现身,无缘欣赏美若仙境的雪山倒影,只待来日再见。<div> 一夜寒风细雨,意识到以后几天没有理想天气。十月三日大家起床决定拔营下山回拉萨。 </div> 下山走上219国道,路边天然温泉泡泡脚。几天没洗热水脚,在能煮鸡蛋的温泉边找个合适的地方泡泡,那份惬意带着温暖和倦怠,真想睡一觉再走。无奈同行中还有上班的,得抓紧时间赶路。路上大家商量,决定沿羊湖南岸回拉萨,当晚露营羊湖。<div> 中午洛扎县城打尖,我们的座驾也甚解人意,快到县城时爆胎。顺手补胎检车加油吃饭,放心赶路。</div> 寸草不生荒芜山岩和绿树葱茏的农家田园和谐相依。 远古村落 一生相伴 门当,公路从中穿过的小村,也是一个疫情和边境证检查站。其工作效率实在不敢恭维。4位工作员工为四辆车十几人服务,检疫验证竟用了四十多分钟。幸好通过车辆少,幸好我们没有心脑血管病。幸好通过检查站后路上美景浇灭了心中燥火。 山路 藏野驴 丰收田野 羊卓雍湖南岸<div> 不知不觉又来到羊卓雍错,不同的是走南岸。宽敞柏油路车少人稀,一路只在过村庄时因乡村改造受到阻碍。时间充裕,沿途边玩边走,晚霞登场时湖边停车扎营。<br></div> 湖边营地<div> 天色渐晚,湖面褪去银光,换上红装。天空由湛蓝渐渐加深,浮云片片浓墨重彩,像一群参加舞会的贵妇身着红黄各色盛装由北向南扑来。</div> 羊湖落霞 羊湖夜空<div> 天黑了,云朵不知什么时候散去,繁星登场。高原的星空,想象不到的密。抬头看天,灰蒙蒙无边无沿,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星光灿烂。璀璨星河中,我找北斗星,它躲在繁星中无法识别。为拍星轨,只能把镜头对着北凭感觉操作。还好,蒙对了!</div> 浓妆羊湖<div> 尽情饱览羊湖晨晚和夜空美景,接下来目标羊湖日托寺。最美风光在路上,沿湖徜徉,美景尽赏。</div> 多彩湖畔 雪山圣湖 雪山羊湖日托寺<div> 日托寺,建于北岸羊湖中的小山包,一条湖堤与岸相连,三面环水,玉树临风孤傲独处。寺院至今700年历史,青灯古佛下三位僧人供奉着一枚从天而降的神石,为信众消灾治病。游客入寺,每人20元。由于节日,今天到日托寺游客络绎不绝。岸边草坪上停了不少各省车辆,小小寺院热闹非凡。</div> 遗世孤独日托寺 日托寺上看羊湖 星湖闪烁 山路曲折<div> 告别日托寺,打道拉萨。此行除在库拉岗日因天气稍有遗憾,皆为圆满。回到拉萨,重返尘世,一位驴友明天返程,我们四人继续下一程,游藏区第一寺桑耶寺,遥拜圣湖拉姆拉措。</div><div> 十月六日晨,开启两日自驾游。这一路可以说是西藏人口最稠密,土地最肥沃,藏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许多藏族发展历史上的第一都发生在这里。踏上这厚重的土地,与雅鲁藏布江汇合,沿江走进藏文化发源地深处,走近桑耶寺。</div> 桑耶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全名是“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8世纪末,时任赞普的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他将印度佛教大师莲花生迎请至西藏弘扬佛法,并决定修建一座寺院。公元762年,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历时十二年建造,到775年终告落成。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道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于是该寺因国王一声惊语命名为桑耶寺。该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1996年11月20日,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br> 寺院按照佛经中"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建造: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东大门为正门。<br><div> 观桑耶寺,藏汉印合壁建筑,金象彩绘唐卡,珠宝玉石古文物,诉说神秘佛教故事,展示藏民族恢弘壮丽发展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较布达拉宫,游桑耶寺门票40元,近距离观赏珠宝文物,精美彩绘唐卡壁画;无隔离直面拜谒圣佛金象,随意浏览,没有时限。</div> 离开桑耶寺,顺路青普山。青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的北岸,海拔4300多米,距桑耶寺13公里。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而青普则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原点,是苦修者的圣地。是阿尼(女僧)出家修行寺院。 青普山门<div> 车上青普山半山腰进停车场,不要门票,上一段山路台阶即入青普寺。进山门,寺内几位老妪往香炉里投着松枝,烟雾笼罩,寺院朦胧缥缈,诵经声回旋飘荡,山谷更显神秘空灵。青普山脚下,凡间人世田园阡陌车流交错,雅鲁藏布江波涛翻滚向东流去。</div> 苦修之地<div> 随意浏览青普山,算是打卡,下一站就是神秘高深的圣女湖拉姆拉措。沿雅鲁藏布江顺流而下,过泽当桑日,峡谷收窄。进入加查地界,高山深壑,车辆行驶在从峭壁切出来的公路上。仰头望,蓝天,雪峰,巨石,草坡,灌木,森林,经典立体植被。低头看谷底,波涛汹涌的雅江被电站大坝拦阻,一改放荡不羁的顽虐,泛起幽暗蓝光,温和宁静缓缓流淌·。</div> 高山仰止 缚苍龙 静若处子的雅鲁藏布 <div> 紧赶慢赶到拉姆拉措国家级湿地综合检查站,路中一块牌子挡住我们,下午17点后禁止游客进入。打听才知道,山中黑熊太多,晚上呆山里危险。无奈只能在附近找住处,唯一的客栈以为发财机会到了,老虎大开口。这可难不住我们,车开不远,一公厕边停车场正好可以停车扎营。好心村民为我们打开厕所自来水水阀,一哈尔滨房车也到此过夜,寒暄中又多了个摄友。</div><div> 7号, 昨夜的露营地,除了不能洗澡,没有床,比藏区农家院还方便。清晨起来收拾装车,第一个到检查站等开门。八点,工作人员终于上班,购每人40元门票检查身份证过安检,进景区。</div> 从检查站到拉姆拉措距离40公里。进入莽莽群山,头上乱云翻滚,窗外山风呼啸。走出20公里左右,喜见一村,可是空荡荡不见一人。 过村后,路渐渐狭窄,坡渐渐陡峭,气候渐渐寒冷,大地更加荒凉。我们的车奋力上爬,终于到达路尽头,海拔5200米停车场。车场宽敞,空空荡荡。面前一道高高山梁横亘,那就是神湖观景台,恰当地说应是拜湖台。我在登山路口小摊买了一卷经幡,来到藏族同胞心中最神圣的神湖,得表示一下心中崇敬。 登山小道石块铺成,约一公里,顶部海拔5385米。一百多米爬升,在这五千米高度,三步一喘,五步一歇,挪上山顶用时25分钟。 翻过覆盖山梁的厚厚经幡,群山环抱下,一汪净水静卧山脚,显现着蓝黄棕褐各种色彩,倒映出山的身影。群山护卫着湖水,像一朵张开古铜色花瓣的巨大莲花。这就是“天女之魂湖”拉姆拉措,湖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海拔4950米,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地位特殊,广受信徒们敬仰。每次寻访达赖喇嘛、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每世达赖喇嘛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每年藏历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前来这里朝圣观景。据说多人同观,所见各异,有缘之人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圣湖能呈现每一个去朝拜神湖人的未来命运,只要虔诚地向湖中凝望,圣湖就能为朝圣者显示出未来各种景象。<div> 我突然感到疑惑,羊卓雍措不也有寻访转世灵童卜相指示,白马林措也可显示人的前世今生,有什么不同吗?</div> 献上经幡,经幡被风扬起哗哗作响,继续着亘古不变的千年吟诵:愿亲人安好,愿好友吉祥,愿驴友征途平顺,愿世界远离天灾人祸。我寻思找去湖边的路,身旁藏胞说没路,不能去湖边惊扰神祗。我伫立山巅,身旁是达赖曾经坐过的石台。我来自哪里,我要怎么过,我要到哪里去?凝视神湖,湖面光影变幻,只有蓝天和大山的影子摇曳。闭上双眼,灵魂投入神湖,穿越时空,科学家们打开地球发展的篇章······48亿年前,太阳系内一个·温度超过4500度的火球渐渐冷却,物质元素相互结合形成细小有机物。火球进一步冷却出现液态水。30亿年前,生命物质产生,演变成细胞,那漂泊于无边海洋中的单细胞斑点开始制造人的基因。6亿年前,带有人体基因的腔肠动物在水中出现,2亿5千万年前,带有人体基因的两栖动物爬上陆地。经过7000万年前生物大爆发和漫长进化,700万年前才出现人类的祖先。170万年前古人开始使用石器,50万年前掌握钻木取火······漫长的物种进化到5万年前,直系祖先现代智人出现,人类迈入文明的步伐大大加快,高度进化的大脑,带来思考,记忆,感知,创造,审美和视觉。能在漫漫几十亿年的进化中短短几万年里成为地球主宰,尤其近几十年发起(地球发展过程中的一瞬)知识科技大爆发。<div> 我庆幸来到这个世界,经历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我这具遭遇万般历练,经历无数巧合,30亿年进化来的躯体给与的。我敬畏经历漫长进化历程的每个细胞,感恩其带我感悟人间发展最美妙的时段。奈何人生苦短,哪怕百年人生,纳入人类进化历程,如白驹过隙。所以须爱护自己的身体,要锻炼身体,保持细胞活力,为细胞进化做点贡献。据科学家预测,地球正当中年,人生活在地球上还可以进化几十亿年。地球人们,把握时光爱护地球,拒绝杀伐侵略,损人利己。人类确是共同体,地球是人类通向宇宙的码头,随着人类对宇宙认知深入,万年百万年千万年内遨游宇宙必能实现。当然,前提是不要天不毁人人自毁。</div> 人在旅途,行万水千山,享万千感悟。看来的路,该返程了。这一去,千万里我惦记着你,明年或许再来。<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