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诗一首致良师

金笛秀才

<p class="ql-block">  《谜诗》</p><p class="ql-block">潦草成章不自夸,</p><p class="ql-block">春休三日大遮奢。</p><p class="ql-block">骑来驮去犹相许,</p><p class="ql-block">风雨空中雁阵斜。</p><p class="ql-block"> (谜底:敬人者可佩。诗谜释义在篇末)</p><p class="ql-block"> 今天浏览网页,看到有关灯谜的小视频,不由得追忆起青年时代刚入职莆田六中的往事。六中确实算得是个极神奇的学校,虽然那里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做出过哪些大成就我不太清楚,但那里却有过众多很不寻常的老师。他们大多身怀不俗的才艺,令我印象深刻。特别是擅于猜制灯谜的方炳良老师,最是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我十分孩气,与众不同。六中的老师们对我特感兴趣,而我也像个初入闹市的山间猴儿,经常四处乱蹿,尤其艺术组的各个工作室,更是让我废寝忘食的所在。因为我看见什么都想学,遂获赠绰号“九锅齐沸”(意思是说我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先揭哪个锅盖)。 </p><p class="ql-block"> 为了推广灯谜这一传统国粹,方老师真的也是不遗余力,用尽了浑身解数。当时的媒体比较单一,那就是各类报刊杂志了。然而它们都很“皇帝女儿”,对灯谜楹联之类的民间杂学根本不会太关注。为了让灯谜走向社会,方老师立志要打开局面。他频繁地给各报刊杂志编辑部写信,据理力争,陈述灯谜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游说报刊“你们哪怕挤出一块豆腐干大小的版面,就可以有效弘扬国粹”,他的殷切之情终于打动了编辑们的心,在几家报刊上为灯谜争得了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方老师为人幽默风趣,脾气又极好,不但主攻灯谜,演奏二胡也是一把好手。他能把《赛马》的跳弓奇技表现到出神入化让我陶醉。但他只想教我灯谜,并不想教我拉二胡。教我二胡无非是诱我学他灯谜的幌子。因为徒弟要选择良师,良师也是要挑选他们认为的“可造之材”呢!所以我们常常是操琴五分钟研谜几小时。方老师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灯谜从内容到形式都极是丰富多彩,他又是</span>最乐意指导我的老师,于是我也常常不自觉地“入了他的圈套”,走进他那神奇魔幻的灯谜世界。可惜我天生是个目迷五色的花和尚,做啥事都不专心,虽然方老师于灯谜学术上对我不吝于倾囊相授,我却是时而跑去操弄别的民乐器,时而又去学工笔花鸟画,甚至还学老庄哲学,最终当然是一事无成了,宛如一只“五技而穷”的大鼯鼠。</p><p class="ql-block"> 方老师见我如此不可雕,也很无奈,遂忙自己的去了。数年之后,我考上了师大,从此离开了六中,离开了我如今念念不忘的各位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我称方老师为“谜孟”,是因为当年他参加全国灯谜大赛夺了大奖赛的个人冠军,主办方颁赠给他一个巨型镏金镜框,上面大书“谜孟”二字。孟字在汉语中意为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寓意方老师是谜坛大哥大。<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方老师现在应该是年近八旬了,虽然他早已名满天下驰誉中华,据说仍旧还住在原先那个村子。可</span>是那地方的建筑物早已尽数推平重建,“人是物非”,估计我这个“路痴”是很难寻访得到他老人家了。</p><p class="ql-block"> 小秀才平日里很少舞弄诗情谜艺,也许是因为我老记着诗鬼李贺说写诗是雕虫小技吧呵呵呵!日前群里讨论“什么样的人最可敬”,我觉得愿意尊重别人的人最可敬,于是乘兴写了这首小谜诗,发在群里。只是我很明白这世上觉得灯谜有趣的人多,喜欢深研灯谜的人却少,我发到群里,很多人也是看不懂。有文友就笑说这东西像是“文字奥数”,欣赏不来,希望我详作阐释,纵然他们多是地方上的文化精英。更兼这又是诗又是谜的,让人望而却步也是情理中事。但既然有老师要求我解释自己的谜诗,我觉得这解释起来是挺占篇幅的,不如索性做个【美篇】,既不占版面,又可资纪念,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这首谜诗的首句猜“敬”,苟而成文,即“潦草成章”。马虎潦草写文章显然缺乏恭敬之心,苟文居然会合成个“敬”字,造字大佬的思路实在也是让人匪夷所思,所以我给它缀了个“不自夸”,一是为了合律,二是为了拗救词组之偏义。第二句猜“人”、“者”,“遮奢”是汉语固有的词汇,意为出色、了不起,并不是生造词。按照平常人们的制谜习惯,一句就猜一个字,但我为了好布局,使谜底更有意义,就让这个句猜成了两个字。第三句猜“可”,比较好理解,我就不啰嗦了。最后一句猜“佩”,难度的确有点高了,这个谜语乃是当年方炳良老师最推重的妙谜,虽然谜句表面上的语义与佩无关,但极富诗情画意,风雨两个字内中掏空了,加上个单人旁,构成“佩”字,实在巧妙,令人由衷地佩服,灯谜这门学术虽然浩如烟海,高深莫测,然此谜仍堪称谜苑之典范之作也。</p><p class="ql-block"> 至于本诗整体的含义,我还是来做个简单的诠释吧:</p><p class="ql-block"> 本文写得很有点马虎,所以我不敢自吹。我似乎也挺忙碌的,春节里能有三天清闲的时间,就算是了不得了。天天骑着马儿跑来跑去的,自己觉得还行。看那天边有序的雁阵,不禁令我追怀起往日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谜语组成的诗,要使它有起承转合,诗意统一而又合律,几乎为不可能。我也只不过是个粗涉诗联灯谜的傻秀才,哪里做得到无有瑕疵?看官们赏脸观阅推荐代转,我就打心眼里表示感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