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天津硬刚“奥密克戎”。防控疫情狙击战仍在继续,塘沽三中、塘沽体校第二批顶岗社区志愿者教师进入工作岗位,继续奋斗。他们是长征里社区的刘越、曹佳星、张锦龙;和平里社区的李红霞、常晓芳、王晴、冯宇和康居园社区的杨翠,张志军。我们一同来看看他们的工作日常…… <h1><font color="#ed2308"><b>长征里社区</b></font></h1> <p class="ql-block">刘越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下沉社区顶岗工作。</p><p class="ql-block"> 进入长征里社区后,我迅速适应社区工作角色,认真向社区工作人员学习工作任务。我守在居委会门口的第一道线,守好第一道岗,查看行程码、健康码、测温等,并提醒群众做好个人防护,耐心解释各项防疫措施和居民大事小情。疫情变化快政策更新快,居民情绪难免出现波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政策需要熟背于心,安抚居民情绪能解决作答的问题我帮居民解答,拿不准的问题主动学习询问,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缓解了社区疫情防控面广、人员不足、任务重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工作琐碎复杂,疫情防控同时临近春节,短短一周时间配合社区完成退役军人春节慰问工作,帮助老年人设定健康码,兵役登记核查以及各类说不出名字的工作事务等。</p><p class="ql-block"> 下沉社区让我接触到社区数千居民,尽我微薄之力和社区的工作者们一起去为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筑起一道防线。参加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p> 曹佳星说:疫情以来,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都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在种种困难与考验之下,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br> 在上级的号召下,我校的教师团队参与了下沉社区的工作。在短短的一周中,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例如对未填报征兵信息的适龄青年进行电话通知、给隔离管控人员送消毒液和贴门磁、对困难户进行慰问、给退役军人发放慰问品等。<br> 在此期间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社区工作的复杂和艰辛,既要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又要耐心答复居民的疑问,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这样的工作,仅仅靠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是无法很好的完成的,正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我们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能为集体贡献力量,我感到很荣幸。 张锦龙说:寒冬的奥密克戎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疫情就是命令,下沉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很荣幸能参与社区工作,愿为天津抗疫工作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在这几天的工作当中,我了解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艰辛,他们服务到社区的每家每户,没有年龄的界限。我也跟着参加了几项工作,比如对未填报适龄青年征兵信息人员的电话通知、给隔离管控人员送消毒液和贴门磁、困难党员的入户慰问、退役军人节前慰问信及福字对联的发放等等。在这一件件平凡的事情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区的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战疫必胜!我们一起加油!我们虽身处严寒,但寒有所值! <h1><b><font color="#ed2308">和平里社区</font></b></h1> 李红霞说:1月24日,我下沉和平里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协助社区完成抗疫工作。在社区刘书记和她几位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熟悉并投入到办理离津证明的工作中去。为申请者耐心讲解办理流程,仔细检查其所准备材料是否齐全,同时不厌其烦地叮嘱离津后的个人防护问题。办理期间还要时不时接听离津咨询电话,一遍遍地解释离津政策。记得一对中年夫妻急着回家奔丧,临近中午做得核酸检测,下午就急着到社区开离津证明。当被告知核酸检测报告未出是不能开具证明的,情绪瞬间崩溃。做好安抚工作的同时,我帮他们查找核酸检测医院的电话,查询是否能快速出结果。虽然结果出得稍晚一些,在我们下班之前他们顺利地拿到了离津证明自驾回老家。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但两人离开时还是对我表示十分的感谢。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事无小事。只要付出了,百姓都会记得我们的好。在社区工作锻炼的这一周,使我深切感受到社区工作的繁杂琐碎,需要社区工作人员付出百倍千倍的耐心和细心。除了抗疫工作,车位被占了电话打到居委会要求解决,物业费觉得交多了寻求居委会帮忙……在百姓心目中,居委会这样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万能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练就十八般武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星光不负赶路人。虽然每天要花费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但一周社区工作带给我的收获,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真心、细心、耐心,服务好每一个学生和家长。 常晓芳说:疫情在天津发生以来,全市人员众志成城,积极抗疫。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专业检测,志愿者披星戴月全力配合,全体市民井然有序听从安排!天津人民用勇担当、乐奉献、顾大局谱写了一曲抗疫战歌。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学校党总支的安排下,我有幸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既陌生又熟悉,会接到怎样的任务?如何良好完成工作?带着一份紧张和期待,我和同事走上了工作岗位。第一项工作是为离津人员开具证明,证明所需材料较多,其中48小时核酸报告是不可缺少的,且需要保证核酸报告从测验、取结果、再到开具离津证明、最后到目的地下车把时间控制在48小时之内。鉴于各项材料要求,再加上春节归家心切,有些民众难免心浮气躁,提出各种要求。面对部分民众的抱怨和不理解,我和同事抱着为人民服好务的宗旨,站在民众的立场,分析如何解民众之所急、助民众之所难问题。孙家奶奶不会用微信截屏双码打印,我们在社区帮助完成;张家大爷记不住需要准备材料的份数,我们用小纸条分点列好;李家大娘,不会精准计算48小核酸时间,我们一一询问明白,给出时间节点统筹安排……一个个问题,各不相同,然而只要有为人民服好务的心理,就能将繁乱的问题解决。看着民众们满意离开的背影,我想起了“心有一团火、温暖顾客心”的张炳贵,想起了称自己是贫苦老农儿子的焦裕禄,想起了螺丝钉精神的雷锋……想到了当今每一个社区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是一种大爱,正是这种大爱令我们在抗疫中勇往无前! 王晴说:在上岗的第一天,和平里社区居委会的刘书记就开具离津证明的流程给我们进行了培训。当天的工作内容以学习、接听电话、开具离津证明为主。临近春节,多数的电话内容以询问离津的相关问题、返津的防疫要求为主,我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相关工作,但很快便得心应手,迅速接起电话,准确而快速地回答居民的问题。另外也有不少前来开具离津证明的居民,我以百倍的耐心和细心按部就班地为其办理。之后,因政策变化,离津人员不再需要社区或单位开具离津证明,因此多数电话以确认是否需要开具离津证明为主,我也是一遍遍耐心地解释和回答来居委会进行咨询的人员。 冯宇说:在假期里看到下沉社区报名的通知,我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1月24日至1月28日,我被安排在和平里社区顶岗工作。一周的学习锻炼中,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我不曾有过的经历。社区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社区面对的是群众的诉求,面对的是无数繁杂琐碎的事情。在工作的每一天都会遇到新情况与新问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与支持之下,均得到圆满的解决,这也给我增添了工作上的信心。在岗一天,就要尽责一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社区防疫一线的辛苦。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在抗疫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h1><b><font color="#ed2308">康居园社区</font></b></h1> <h5><font color="#333333">杨翠说</font><font color="#167efb">:</font>接到学校通知,2022年1月24日需要去协助康居园居委会工作人员完成疫情时期的特殊任务。我的主要工作是接听本社区电话咨询办理离津证明的事情,还有的个别咨询医保卡的办理。熟悉相关政策后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解答了。有回家看老人的;有回家领结婚证的;有年前工作停了,回家休息的;还有的两年多没有见到家人了,很迫切想回家的;还有出差到天津成了滞留人员,等等。从他们焦急的言谈中深刻感切到过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讲和家人团聚意义更加重大。带着这种心情,我尽所能地给他们做好详尽的解释,并且帮他们出主意解决面临的困难。当我热情地解答完他们的问题后,他们也都会报以真诚的谢谢。在这寒冷的冬季,在被疫情困住的归心似箭的人们心中,他们能感受到一丝暖流。同时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很真诚地感谢我们帮助他们分担工作。我也感受到下沉社区这个工作的价值。</h5> 张志军说: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与康居园居委会石书记报道对接,我和杨翠同志主要负责给居民开具离津证明。时间紧,任务重,在于工作人员进行了短暂的对接后,需要尽快进入到工作中,也是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状态下,基本能够熟练应对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办理证明的期间,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跟随疫情而变的政策也是不断更新,我们就要第一时间把最新的要求传达给社区居民。也遇到了情绪不好的居民,但我们一定要“稳下心,耐心答”,因为我们了解居民期盼回家与家人相聚的心情。<br> 在工作期间,还有热心居民给居委会捐赠了物资,表达了对我们辛勤工作的感激,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的疫情,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