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阿姨们,——黄叔叔和徐姨

姗姗来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儿时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黄叔叔和徐姨是在我七岁左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是一个晚饭后的时间,父母带着我到了黄叔叔家。记忆中是一个类似四合院的老宅,里面有好几户人家。进入大门后,穿过露天的石板路再走过台阶,右手边的房子就是黄叔叔家。房子很大,家具很少,书报挺多,所以显得很空旷。从此我也认识了钢钢、海海姐弟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刚坐下,徐姨就拿出一个凤凰琴让我玩。对乐器,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钟爱,它总是能让我很快着迷。我在自顾自地乱弹着,不知什么时候一只手也按在圆圆的琴键上,侧脸一看是胖嘟嘟的海海。我毫不客气地把他的手推开,他又一次放上来。几个回合后我叫唤妈妈了。妈妈没有唤来,却唤来了黄叔叔。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笑容可掬地</span>走到我们身边,轻言细语地对海海说:“你是哥哥,要先让着妹妹”。黄叔叔的话像有一种魔力使海海的手再也没有放上来,他就老老实实的呆在我身旁默默看着我的得意。从那以后,在海海面前我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那以后,我与与黄叔叔一家的交往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周末的晚上,父母带我去黄叔叔家后,我被钢钢强行扣下。在姐弟俩的卧室里,我和钢钢一张床,海海独自一张床。钢钢因我的留下特别亢奋,她在大声说着一段自相矛盾的故事:“一个年轻的老太婆,拿着一把雪亮的生锈的大刀,骑着一匹雪白的黑马,去杀她那亲爱的仇人”。她说一句,我和海海就笑一阵;笑声未落,她又冒出下一句。我们俩此起彼伏的笑声像给她打了一剂强心针,她越说越兴奋,我们的笑声也越来越大。这时黄叔叔走进来了。他说现在很晚了,要我们安静下来。我和海海很听话,立马把笑声捂在了被子下。可钢钢正在兴头上,还是自顾自地说着。黄叔叔开始进行表扬与批评:“海海、姗姗已经安静下来了,只有钢钢还在说话……”话音未落,钢钢大声嚷起来:“我就要讲就要讲”。她竟敢顶撞爸爸?我紧张地等着下一秒黄叔叔发怒。意外的是他却搬了张椅子坐在我们床前,柔声细语地安抚着钢钢,像是在唱一首好听的催眠曲。不知不觉,我们在黄叔叔的陪伴下进入了梦乡,一个慈父的形象从此也走进了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姨则是一个柔中带刚的人。她的眼神和话语中自带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春节期间去徐姨家,院子里的孩子们在一地引爆后的鞭炮里找到了许多没有点着的爆竹,然后兴高采烈地点着一个个扔出去。徐姨看着我捂着耳朵藏在角落,便鼓动我也去玩。我平时看到人家玩鞭炮远远地就绕行,哪敢去玩?但徐姨一定要我去试试,我竟然顺从地接过了海海手中的鞭炮。<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引线刚点着的一霎那,我就扔了出去,右手赶紧缩回捂住了耳朵。好一会儿没有听到动静,</span>原来是没点着。徐姨便指导我在引线燃烧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再将鞭炮扔出去。按照她说的,扔出去的鞭炮还未落地,在空中就炸响了。徐姨在一旁为我鼓掌叫好。一个小小的鞭炮让我找回了自信,我兴奋的接着又扔出去了第二个第三个……</p> <p class="ql-block">  我上高中后的一个周末,妈妈让我去看望黄叔叔和徐姨。记得是在市委宿舍的一楼顶头那个房间。一进门,到处都是书籍、衣物。我在与黄叔叔和徐姨聊天的同时,顺手就把床上、椅子上和沙发上的衣物都折叠好了,把书籍按大小也摆放整齐了。徐姨看着干净整洁的房间一个劲地夸我能干。他们挽留我吃了饭再回家。黄叔叔问我会不会做鱼,我想都没想就说会。其实,我从来没有做过鱼,也讨厌吃鱼。也许是刚得到了徐姨的表扬,就更想再一次证明自己能干。在他们的信任下我把鱼做出来了,而且全吃光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回到家,我把所有的细节汇报给妈妈听,她绝对相信我会收拾整理房间,可绝对不相信我会做鱼。我理直气壮地要她去问黄叔叔和徐姨,因为他们连连夸鱼好吃,我当然有底气。妈妈问我做鱼放了什么调料,我说放了油、盐、酱油和水。她问放了姜葱蒜吗,我傻眼了。母亲大笑起来,把不苟言笑的爸爸也惹笑了。可奇怪的是黄叔叔和徐姨从来没有拿这事取笑过我,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某天,我不经意地回忆起这段往事,突然明白了他们在用自己的善良维护着我的自尊,不想让我有一丝的难堪。</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从来只知道徐姨是解放前妈妈的同事和朋友,从来没有去追问过父母徐姨和黄叔叔是什么干部。两家人除了胜似亲人外再也没有参杂友情以为外的东西。周末不是我们去他们家,就是他们到我们家。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一对和蔼可亲的长辈。</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父亲的性格过于古板,对我们的教育过于严厉,在我到了可以找对象的年龄时,我的择偶标准很自然的就拿黄叔叔做标杆,未来的他不但要是孩子的慈父还一定要是孩子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长大后,因生活圈子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等原因,我与黄叔叔、徐姨的联系越来越少,有关他们的消息都是从父母那里断断续续地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2005年10月,黄叔叔不幸逝世,享年80岁。当年的原市政协主席沈立人老先生一听到噩耗后就哭了,他说:“走了这么多老朋友,我像这一次真正感觉伤心的还很少。我送他八个大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解放后第三任市委宣传部长陈学源对黄叔叔的评价是:“鞠躬尽瘁,反朴归真。”</p><p class="ql-block"> 摘录一段追悼会上前市委副书记朱尚同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第1点,在离休以前,作为一个组织部长,在职期间于公于私绝对没有接受过任何人送的任何礼物。第2点,那么大幅度的调整干部,他又处在长沙市组织工作、干部工作权力的高峰,但绝对没有安排一个亲戚朋友,也绝对没有违背自己良心任命过任何一个干部。第3点,几十年间,经过那么多尖锐的整人运动,你不整人,人家就整你,可黄人凌同志绝对没有违心整过一个人,没有写过一份假证明材料。第4点,从来没有向组织伸过手。”十六年过去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大哥对朱尚同市委书记最后那段话还记忆犹新:“</span>如果全国的组织部长都像这样,那么,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当听别人抱怨当官的没几个好人时,我却从黄叔叔身上坚信党员干部中就有高尚纯洁的人!</span>黄叔叔当年虽然是别人眼中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是长沙市人事局局长,可他在我心里永远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span></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6年6月,徐姨和我母亲)</p> <p class="ql-block">  在黄叔叔去世十年后的“金鹰纪实”《故事湖南20151001期》播放的《大解放一九四九•秘使》中,真实地再现了当年一批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的年代为和平解放湖南所完成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黄叔叔就是其中那个化名的商贩<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必成。</span></p> <p class="ql-block">(我在徐姨家客厅的墙上看到了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是长沙市上麻园岭李园,解放前曾经是中共湖南省工委的秘密机关。1991年“七一”前夕,原省工委工作人员特来这里探望。右二是省工委书记周里,左二是工作人员周里的夫人常杏云,右一是工作人员黄人凌,左一是交通员董滋生。)</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一个盖了章的“程潜备忘录”,一个省工委用药水密写的工作报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绝密文件,既关系程潜安危,又关系湖南和与战的大局。省工委就把这个护送绝密文件去武汉的重担,交给了黄叔叔和另一位同志。黄叔叔向领导人唐先生表示:“虽然去武汉步步凶险,我和张友初同志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即使我们牺牲性命,也决不让党的绝密文件落到敌人手里。”</p><p class="ql-block"> (备注:当年的唐先生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里。他1943年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书记,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主席等职。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在中共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  当他们从长沙出发突破重重关卡来到岳阳时,面对的是国民党军队设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陵</span>江防前线的一道封锁线。当时岸上有机枪大炮,水上有巡逻舰艇,日夜严密监视江面,禁止船只往来。发现渡江船只,就用机枪扫射或巡逻艇追捕。</p><p class="ql-block"> 岳阳一位地下党员帮助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位秘使于</span>晨光中搭乘了一只小船,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隐蔽的湖港河汊中</span>迂回漂荡了一天。整整26个小时,这只小船终于到达湖北新堤。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着使命踏上了</span>解放区的土地顺利完成了任务,<span style="font-size:18px;">受到王首道、曹瑛等首长的接见,为湖南的解放作出了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在2010年,一部以湖南和平起义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大型谍战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又名《公元一九四九·湖南》)的第17集里,就记录了这个真实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代的黄叔叔)</p> <p class="ql-block">  这种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经历和画面,我以前只在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中接触过,可没想到它就真真切切发生在黄叔叔身上。这样值得他人炫耀的经历,他生前可是从未提及过一句,连我父母都不知道,以至很长一段时间,我怎么都无法把纪实中那位勇敢无畏的共产党员黄人凌与我熟悉的谦逊低调的黄叔叔联系在一起。其实,黄叔叔已无须用他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革命实践讲述了一个有着坚定信仰而且从未动摇的共产党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夏天,我和小哥去看望徐姨。之前,我心目中那位刚毅的徐姨看到我们兄妹后竟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家里的摆设还是那么朴素,报刊杂志还是堆积如山,可是眼前的徐姨已是满头银发,<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叔叔爽朗的笑声只能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临走时,我承诺徐姨还会来看她,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成了永诀。如果早知她来日不多,我当天真应该留下来再陪她说说话并告诉她我是多么爱她和怀念黄叔叔,或者是再为她整理一次房间,或者是重新给她做一次放了姜葱蒜的水煮鱼……</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6年8月,左起:海海、小哥、徐姨、作者)</p> <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徐姨追随黄叔叔去了属于他们的世界,我和小哥想到徐姨与90岁的母亲70年的友情,没敢如实告知,替母亲去送了徐姨最后一程。</p> <p class="ql-block">(2018年,钢钢与我91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雨下得很大,追悼会结束后,我从悼念厅走出来时,突然遏制不住地站在雨中嚎啕大哭起来,风席卷着雨水扑打在我的脸上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冲刷着我的悲痛、不舍和遗憾……</p> <p class="ql-block">(摄于2016年6月,徐姨和我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