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外滩附近的建筑看着就赏心悦目,高大稳健,有不卑不亢的端庄,即便是巴洛克式的华丽繁复,也因为原石的材质,又经百年岁月的积淀,滤去了初时炫耀的棱角与锋芒,沉下了安静厚重的醇味,如陈酒般,让人百饮不厌,余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上海电信博物馆就是这其中的一幢,三段式的新古典主义造型,路口就是外滩气象塔,闹中取静的地段,大隐于市。</p> <p class="ql-block"> 墙面通身是大理石贴面,就算是现在,也算奢华无匹。</p> <p class="ql-block"> 一楼正对着电梯的半身塑像是大北电报公司创始人爱德华·史温生(Edouard Suenson),就是这个丹麦人,把电报引入了中国,从此,中国真正开始与世界互通。</p> <p class="ql-block"> 之前博物馆的大厅现在并不对外开放,偌大的地方空荡荡,冷清清的,像藏于闺中的美人,独自美丽却无人欣赏,高贵寂寞。</p> <p class="ql-block"> 设计者似乎特别钟情大理石贴面,整个大厅的布置装潢同楼梯间一样,全部采用大理石贴面,整体色调以灰黄为主,大气庄重,连天花板的吊灯材质都是与墙跟柱子同色同花纹同材质的大理石。</p><p class="ql-block"> 吊顶的设计很特别,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内部用铜围一圈,装饰简洁,走冷硬工业风的路线,但整体看起来又十分和谐,绝不突兀。</p> <p class="ql-block"> 像这样的旋转门,外滩的好几幢建筑都有,最出名的就是汇丰银行大楼,进大门后,也有这样的旋转内门。</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陌生人之间的直接肢体接触,又不妨碍各自的进出。</p> <p class="ql-block"> 虽然整幢楼都属于电信博物馆,但真正可供参观的,就只是3、4两层,乘坐电梯直上三楼,入目便是白墙上电信博物馆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 电报清代晚期传入中国,随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谁能料到,电信这一新事物会在一百多年之后席卷全球,联通世界?</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电信总局在天津,最邻近首都的地方总是最先收益,但上海借助交通的便利与之后租借的兴起,电信方面的发展却是最迅猛的。</p> <p class="ql-block"> 这些都是各个不同时间段所使用的电报密码,数与字之间的转换,信息被专递到了五湖四海之外的远方,科技使人类所有的梦想转变成可能。</p> <p class="ql-block"> 或许大家都该学习一下摩尔斯码,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谁家弄堂口没有一个像这样的公用电话亭?</p><p class="ql-block"> 那些最早下海的商人、个体户,名片上留的电话,有没有这种“弄堂口大妈转”的?</p> <p class="ql-block"> 插卡电话我还真是没用过,因为那些年我正在求学阶段,离家不远,闭门读书,没有联络的需求,以至于插卡电话在我生命中,竟是一片空白。</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接线员基本都是女性,因为这份工作虽不算轻松,但体面,无需抛头露面,日晒雨淋,挣钱也应该不算少吧,或许还能无意中听到什么内部消息……总之接线员是个好差事。</p> <p class="ql-block"> 我党密码通讯的奠基人竟也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p><p class="ql-block"> 总理到底为我党,我们国家做了多少事?以致拖垮了身体,英年早逝……每每想起,不禁唏嘘。</p> <p class="ql-block"> 三楼的参观结束后,我并没有选择电梯,而是从边上的楼梯走到三楼,只是想体验一下在这样的老建筑中行走上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楼梯走廊里是半人高的木质护墙板,与扶手同色,低调的奢华。</p><p class="ql-block"> 地面也是大理石,运动鞋走在上面,悄然无声,而我也刻意放轻了脚步,不愿破坏了博物馆内的这份安静。</p> <p class="ql-block"> 四楼的墙面上也有电信博物馆的题字,背景是东方明珠,应该是浦东开放后新修的。</p> <p class="ql-block"> 我只知道地铁卡有很多种类,却不知原来当年的公用电话卡也有这么多的花样,从未使用过的我,顿时觉得自己错失了几个亿……</p> <p class="ql-block"> 通信,让城市与城市连接,让我们与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有无,让人心不再是一座孤岛,让世界成为一个大家庭。</p><p class="ql-block"> 从此,地球有了心跳,有了脉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层面,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出门时依然是小雨,天色阴沉,云层厚重,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新冠以来,我的外出行程安排缩水不少,也都可以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这里很适合走一走,看一看,交通便利,早上来参观的人也少,一整层楼,没几个人,我待了两个小时,到中午,博物馆里就只剩保安大叔和清洁大姐,出门时连登记的阿姨都不见了。</p><p class="ql-block"> 人少挺好的,可以很自在地走走看看,或是站在电脑屏前玩些小游戏,人机互动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样的安静。也把此处推荐给所有喜欢安静,喜欢看展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