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每一个奋斗的十六中人

遵义市第十六中学

<p>  2021年,大美十六中人在“双减”和“五项管理”背景下,注定要在这拥有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新舞台光芒万丈。 2021学校紧紧围绕“提质 蜕变”两个词语开展全校工作:124+党建模式初现,教学质量飞跃提升,本真德育定模成型,后勤不后提档升级,行政工会持续升温。</p><p><br></p> 一、教学工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切口 大变革 新局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校教学副校长廖胜作2021年年度工作汇报</p> <p>  2021年,学校紧扣教学年度关键词“提质”二字,以作业管理为切入口,围绕“一条主线、三个重点、四大问题”统筹推进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紧扣“教学提质”这一条主线,抓好“教研、课堂与课程”三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双减”“课后服务”教学改革、中考备考这四大问题。</p> 一个模式推动教学革新 <p>  教研工作是教学提质的“发动机”。教研工作难在方向不明,弊在流于形式,弱在无法深入。因此,今年我们教研工作以“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为指导思想,推行“四备一研究”教研模式。以中考改革、教学问题为研究重心,带动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带动教案、课件、作业、检测题四种教学要素的质量提升,从而明确教研方向,规范教研行为,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动力支持。</p> <p>  四备的重点放在备作业上,为此学校调整作业管理办法。通过对作业的管理,老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有较大提升,在汇川好作业评比中有15位老师获奖,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得到了较大的缓解。</p> <p>  持续推进“青训班2.0版”工作,班级管理由分享型走向研究型。由此带动全体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实现了一个项目带动一群人成长的格局。</p> 一个项目带动一群人成长的格局 <p>  2021年我校教师业务发展成果喜人:共获奖191人次。省级2人次,市级71人次,区级118人次。承担区级以上教研活动14场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和讲座19人次。</p> 一个阵地确保教学质量 <p>  “双减”的核心在课堂提质,关键在课堂转型。 持续推进“课堂定标准”工作,规范各科、各类课堂的流程、要素、标准。让每一种课型有一定之规,确保新手型教师有方向,熟手型教师不随意。 在推进课堂转型的过程中探索课堂“五度”,即:师生关系的融洽度、课程延展的丰富度、课堂教学的增值度、情感渗透的温暖度、学法指导的贴心度。</p> 一种融合提升课后服务 <p>  将课后服务和学校传统的校本课程相融合,盘活师资优势,共开设36门多元课程,涉及学科、体艺、科技等领域,实行全走班制授课。丰富的特色课程,提升了师生参与的热情,提高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凸显五育并举的成效。</p> <p>  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全员参与,把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在服务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基本的生活技能,力争每人都有一技之长,凸显五育并举的目标。</p> 一种坚持确保教学提质 <p>  教学常规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压舱石”,我们坚持一丝不苟的进行常规管理。一日教学,坚持“三巡两查”;教案、作业坚持定期、抽查、推门查相结合;教研活动坚持教科处主管,包科领导全程参与;“五课”“听课”查记录,晒图片;做好过程质量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管,考试常规从严求真,有考必分析,有考必表彰,家校共享数据。</p> <p>  学籍管理坚持家底清、情况明、手续全,切实做到“动态清零”;“两室”实验开齐做足,管理规范有序,最大化服务教学。各项管理先讲工作标准,规矩人人知晓,执行过程公开透明,疑问争议及时沟通化解,结果纳入考核,为教学质量提质保驾护航。</p> <p>  这些都在一种坚持确保教学提质里。</p> 一些活动拓展师生视野 <p>  校际交流活动拓展师生视野,各类跟岗培训让校外人员全方位无死角用第三只眼对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进行深度观察。于我们而言,这既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一次工作的检阅。得到了较高的评价</p> 一组数据提振师生士气 <p>  2021年中考我们700分以上1人,600分以上256人。中考成绩实现连续四年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市排位、低分率“四升一降”的可喜局面。</p> 二、德育工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校行走的文化符号》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校德育副校长王晓刚作2021年年度工作汇报</p> 本真德育五年落实情况 <p>  2021年是德育定模之年,在去年精细化管理基础上全面提升德育品质。</p> <p>  一是根据“五自少年”的分级目标,进一步提炼出多元学子形象特质:健康身心、美丽心灵、独立人格、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二是按发展规划实现了第三年目标--定模,形成了“654321”常态本真育人模式:三年6个一,一年5个1,一学期4个1,一个月3个1,一周2个1,一天运动1小时。</p> 本真德育品质提升实践探索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提升文化育人品质</span></p> <p>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文化浸润,让孩子们带上深深的红色文化烙印!</p> <p>  我们按“124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提升德育品质中的引领作用,2021年我校重点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用6个红色故事,7个遵义红色文化资源,8种红色精神来提升文化育人品质,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p> <p>  2021年,由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百名将军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新长征学校改进计划”启动第二阶段的揭牌工作,贵州省3所学校入选,我校荣列其中,这是对我们党建融合德育工作的激励,依托此项目,我校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与本真德育的深度融合。</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以课后服务为抓手,提升课程育人品质</span></p> <p>  课后服务,多元课程,各选所需,让孩子们带上“多元发展”的文化符号</p> <p>  德育综合课程一天一主题,根据程表课有序推进。开发“三礼三式”仪式课程,去擦亮一些重要的时刻。我们还编写了校本德育读本,指导、规范孩子的常规。</p> <p>  双减政策的落地,多元的课后服务为孩子们多元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保证课后服务的质量,根据我校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人文、科学、自然、体艺等几大门类共27门多元课程,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提升课程育人品质。在课程实施中,做到有课程规划,有课时计划。有专人检查,有明确育人目标。</p> <p>  多元课程的开设,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成长的平台,让学生在成长中拓宽视野,展现自信。通过多元课程的培养,我校多名孩子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体艺课程类尤为突出,在2021年参加的赛事中,我校荣获跳绳比赛中学组团体一等奖,第十二届“校园之声”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中学城区组二等奖,在冬季长跑活动中,获得中学生女子组一等奖,中学生男子组二等奖,教师男子组三等奖。多元课程提品质,课后服务有成果,多元发展有途径。</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以一品两节为重点,提升活动育人品质</span></p> <p>  搭建平台,多彩活动,各展所长,铸就孩子们自信阳光的品格!</p> <p>  我校实行品牌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围绕一月一主题、一期一品牌开展本真德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德育内容融进活动中,以学校组织与班级组织相结合,化作常规,形成品质。这是我们一月一主题的活动内容。 </p><p> “两节”指秋季以体育健康节为主,春季学期以艺术节为主,融合党建开展。</p><p> 为保障活动育人功能,我们规范了活动组织流程,活动前的精心策划,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活动后的反思总结是活动效果的根本保证</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以五育并举为指导,提升实践育人品质</span></p> <p>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内外兼修,锤炼孩子们知行合一的品质!</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五)以安全教育为重心,提升管理育人品质</span></p> <p>  学习宣传,培训演练,入脑入心,让孩子们树立生命第一的理念!</p> <p>  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21年,我校以安全管理为重心,提升管理育人品质。通过安全工作专题会、培训会,安全教育网络推送等,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2021年利用网络平台推送安全告知51篇,平均每月4篇,涵盖学校所有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安全隐患排查,防微杜渐保平安;发挥主题班会的安全教育主阵地作用,传播安全知识;通过安全演练、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学习安全技能。</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六)以共建共享为目的,提升协同育人品质</span></p> <p>  家校共育,多方联动,用心用情,让孩子们体会备受关爱的幸福!</p> <p>  赢得家长支持,赢得社会关注,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为了更好地凝聚家校和社会合力,产生教育的最大“共振”作用,我们主支构建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模式,主动与派出所、消防、市场监管、社区、电力等各职能部门互动,建立良好的多方联动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会、家庭教育指导、家校纠纷排查等,保持良好的家校关系,家校互动,实现共育程度最大化。</p> <p>  “双减”和“五项管理”背景下的十六中步伐将会越来越坚定,我们将继续抓住作业管理这个小切口,助推教学大变革,迎来学校高质量的发展的新局面!</p>

育人

课程

德育

我校

教学

教研

品质

课后

提升

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