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农历十二月二十二。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小年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好朋友杨联康教授昨天微信联系我,参加他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讲长江。</p> <p class="ql-block">杨联康教授,毕业于北大地质地理系的教授,工作在自然资源部。是资深的河流专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39, 73, 48);">杨联康教授是我国第一位徒步考察黄河、长江全程的科学家,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全球大河工作组创始人。曾前往亚、欧、非洲的叶尼塞、鄂毕、伏尔加、多瑙、尼罗等著名河流考察,享有“世界河王”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杨教授属虎的,比我大十岁,今年八十三岁啦!怎么还跟“小伙子”似的。</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28日,我跟着杨教授来到了门头沟区付家台,一起爬山探寻远古永定河故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与杨联康教授 赵希涛教授 张文大老师 仙人掌博士 马队长等等朋友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赵教授和张文大老师都是地理 文史专家,我跟着他们一起玩,受益匪浅啊!</p> <p class="ql-block">两位八十多岁的教授居然爬上500米以上的高山,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可是我真对不起大家,因为临时有事儿,没有能去中国国家博物馆,没有聆听杨联康教授的精彩讲座。</p> <p class="ql-block">跑题啦,言归正传,现在我把杨教授的文章写进美篇,供朋友们阅读欣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江、黄河在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1981-1984年我在中国和人类历史上以1111天第一次徒步考察了黄河、长江全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爱德2010年徒步考察了亚马孙河全程,是人类历史上完成的第三条万里长河全程徒步。全球1.3亿人观看了他的视频,中国多家媒体做了报道。爱德曾称他的全程考察世界第一,我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朋友把“He surveyed the Yellow River on foot”告诉了他,他读后欣然同意,并告我下一步徒步计划,所以中国的黄河、长江全程徒步考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江大河全程徒步考察)后,1986年北京大学校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我的《长江、黄河在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文共包含八个部分。部分内容摘要如下---世界最高的大江之源-----长江江源。</span></p> <p class="ql-block">长江的第一滴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唐古拉山最高峰格拉丹东以西海拔6543米的姜古迪如冰山顶峰为源的长江江源是世界最高大江之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马孙河河源海拔5597米,黄河河源拉郎情曲海拔近5000米。鄂毕河源(中国新疆)4374米,密西西比河源头3108米,叶尼塞河近3000米,尼罗河源只有2134米。】</span></p> <p class="ql-block">长江概述。</p> <p class="ql-block">黄河是世界五大长河之一</p><p class="ql-block">以最远的拉郎情曲为源,1976年黄河全长5501.1公里,是世界超过5500公里长河之一。</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大的大河比降</p><p class="ql-block">由于发源于最高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具世界最大大河比降。长江是唯一平均比降超过千分之一大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仅有的两大国内万里长河----长江、黄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尼罗河、亚马孙河都流经八、九个国家,且鄂毕河发源于中国,叶尼塞河发源于蒙古,密西西比河也含加拿大两个省。如果体制合理,国内大河研究显然更容易。</span></p> <p class="ql-block">探讨长江源头。</p> <p class="ql-block">创建大河全程发育历史研究学派</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全球发育历史最清晰的河流--长江、黄河。今天我们应该把长江、黄河建成研究的最清楚,利用的最科学的大河,成为世界典范。</p> <p class="ql-block">杨联康教授讲长江的录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中全程发育历史研究尤其重要,如三峡巫山发现全球抬升最高阶地---高出现河底1250米河成卵石,中国经济重心太湖之西、北、南三面都有古河成卵石。</span></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一长江。</p> <p class="ql-block">大河地学研究最基本手段---野外考察。</p><p class="ql-block">长江、黄河的历史首先必须是野外考察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长江的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其中含“1982年8月24日至1984年5月31日,由于各级组织和沿途人民的热情帮助,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长江江源----河口万里徒步旅行考察,使长江成为世界上最长一条进行全程发育历史实地研究的大江”。</p> <p class="ql-block">黄河的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上述文章发表后,《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地质报》等对其部分篇章进行了转载。那时中国健儿正在依“黄河可以全程漂流”、“中国的长江中国人一定要漂在前面”的理念,进行震惊世界的长江漂流,大家非常喜欢这种生动、通俗,振奋人心的长江、黄河介绍。</p> <p class="ql-block">长江是最伟大的一条江。</p> <p class="ql-block">在紫竹院英语角,作为famous man in China被介绍给美国大使馆文化官员李一德,并谈及与密西西比河比较时,同样受到李一德的热诚赞叹、欢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肯、沃伦离京不仅送我最后一件中美友好--长江上游探险漂流的T恤,想和我合作继续漂流,他的法律顾问还到过我家,而她的在密西西比工程军团工作的工程师还帮我搜集密西西比河阶地资料,供我在国际学术会议对比使用,直至去年初,丁凯还告诉我明年科罗拉多漂流100周年时准备请我们参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引以为骄傲的成果应该是世界认同!上述长江研究成果显然是世界认同、称道的成果!理所当然应该受到世界1.3亿以上的人的称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们去看国博长江展览,让我们注意北京大学校刊刊登的这些研究成果,让我们尽快把“永定河的500万年”录像发表出来,为全球河流发育历史研究增添一块坚固的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徒步长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慨----参观国家博物馆伟大的长江展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条江,这不仅指文化上,而且更指自然上-----长江有世界最高的大江之源,世界最大的大河比降,世界上最高的大河遗存(阶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而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力资源并与之伴生的水库诱发地震,泥沙淤积……最险峻的漂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并最多的流域人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当地组织和父老乡亲的热情帮助,我有幸于1982-1984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长江全程徒步考察并被媒体连续报道,对当时一代年轻人和国家面貌改变产生非常积极,甚至重大影响。其成果至今在中国甚至世界上仍有极大价值,极大影响。这一考察系继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黄河全程徒步考察之后,早于英国人爱德徒步亚马孙全程2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数日前,寻访最早永定河志愿者群的汪老师告诉我国博正在举行长江展,让我为群里的朋友讲一讲我所知的长江,由于疫情期间,本拟九、十个人参加即可,我也很愿意把我考察研究成果告诉大家。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前来的老师有这么多,许多观众也驻足听讲。不少群友参观之后,出馆午餐后还回来再看、复习,直至闭馆。这对我是极大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来前我想尽管我在徒步考察黄河、长江全程时各地有极大帮助,国内外媒体有大量报道,有亘古第一人,影响一代人的评价。但对现在,我仍在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爱德的徒步,全球1.3亿人观看其视频,为其点赞,早于其28年的中国黄河、长江全程考察,现在怎么看?日本10位著名大学教授、名誉教授等和我合著《黄河物语》,中国著名大学教授怎么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肯沃伦的中美漂流队只漂流到金沙江上段,被评为上一世纪世界漂流第二,肯沃伦的向导都是先前我的向导,所以肯沃伦知道杨,送我最后一件中美漂流T恤,想和我合作继续漂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国总统布什、克林顿游长城由徒步长城的长城学会副理事长董跃会接待,而董跃会等考察出发过北京时,到我家,和我合影,登在《中国青年报》上,说受我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考察亚马孙的爱德认同中国的徒步黄河、长江在前,他在后……凡此,显示出世界对大视野的重视,对实践的重视,而和近年我国不少领域的重视文章,重视容易发表文章的小视野不同,因此,在中国,是公众科学素质有差距,还是科学导向有问题,是我心中存在的疑惑,而这次参加展览给我触动确实极大:我们民族的公众同样热爱大科学、热爱实践----这次参观大家都说讲的很好,很受教育,其实最受教育的是我,让我更加坚信科学,坚信大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的第二个感触是国博对我们的讲科学,讲实践以极大宽容。京华说小白花做的不好,这么少有的,有价值,有号召力的讲解,国博应该发请柬。其实,我从考察黄河……全程起,本意只是延续我在北大的三峡实习和在兰州发现黄河最早沉积,只是媒体察觉到其亘古第一的价值才连续大规模报道,各地才无例外的邀请我报告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讲解虽很有价值,很受欢迎,但疫情期间,确不可聚集、不宜讲解,国博容许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学习讨论,已经极不容易了。故我们应该理解、感谢国博。而且诚恳希望三、四十位群里老师,驻足观众一定遵守各级组织防疫规定,加强防疫。</span></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与长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一点是今天多数老师都是“最早永定河寻访”者,“最早永定河寻访”已有划时代成果-- 1,历经艰苦证实前人成果(T8);发现,2,确认古永定河故道;得出基本完整永定河历史,3,提出北京是全球唯一地面保有500万年连续河流遗存的国家首都。现在需要把这一成果尽快做成精品向社会发布。</span></p> <p class="ql-block">寻访最早永定河的提出并组织是寻访最早黄河、长江沉积后继续提出的课题,现在最早黄河、长江寻访已有定论,最早永定河也成定论。因此关键是做成精品。能不能大家做的工作,大家一起做成精品发表?望一议!这本是今天一个议题。</p> <p class="ql-block">献给母亲河---长江</p><p class="ql-block">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江源---河口万里徒步考察献诗。</p><p class="ql-block"> 杨联康</p><p class="ql-block">在这世界的东方</p><p class="ql-block">在这欧亚大陆上,</p><p class="ql-block">有一条奔流的大河,</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亲河---长江。</p><p class="ql-block">二、三千万年时间,</p><p class="ql-block">母亲河日夜流淌</p><p class="ql-block">从唐古拉山山巅,</p><p class="ql-block">奔流万里入海洋。</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没有那一条河流,</p><p class="ql-block">有长江这样雄伟,</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中</p><p class="ql-block">河流有长江这样远长。</p><p class="ql-block">在母亲的怀抱里,</p><p class="ql-block">有我的民族发祥*。</p><p class="ql-block">我多么希望走遍</p><p class="ql-block">母亲河流淌的每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青稞美酒暖心房,</p><p class="ql-block">手捧哈达泪盈眶。</p><p class="ql-block">看不尽无数牛羊,</p><p class="ql-block">讲不完民族兄弟血肉情长 。</p><p class="ql-block">走过了七千里路的</p><p class="ql-block">长江上源,</p><p class="ql-block">我又来到天府之国,</p><p class="ql-block">湖广大地,江南鱼米乡</p><p class="ql-block">到处是工厂林立</p><p class="ql-block">稻谷飘香……</p><p class="ql-block">我深情地注视着江山变样</p><p class="ql-block">一代年轻的长江人在成长。</p><p class="ql-block">啊,我向你们致敬</p><p class="ql-block">值得自豪的长江儿女,</p><p class="ql-block">向你顶礼,</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亲河---长江!</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原发表在《湖北日报》、《黄石日报》、《安庆新闻报》、《安徽日报》等,这里是原文。与1982年《诗刊》上发表的《你可曾见过……。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黄河河源---河口万里徒步考察献诗》系姐妹篇。两诗真实的记录了长江二、三千万年,黄河二、三百万年自然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考察中接触到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指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等。</p> <p class="ql-block">杨联康教授同意我的美篇发布,谢谢。</p><p class="ql-block">杨联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衷心希望此介绍成为最科学,最生动 (亲自徒步),最为民族长志气 从而最受3亿长江人欢迎,并为中国人和世界人民赞赏的长江介绍。谢谢,拜托!</span></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把长江在世界讲好,以无愧先人,无愧后人,无愧人类!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考察长江全程的著名河流发育历史专家、研究员 杨联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