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高老师相识于1993年,那年师范学校第一次设立美术侧重班,经过严格的层层考核共招收36名同学编入班级,是为203班,班主任就是高明晓老师。</p> <p class="ql-block">初识高老师,并不是如我想象中搞艺术的道骨仙风超凡脱俗的样子,反倒是朴实如邻家大叔,不善言辞憨厚木讷。但就是这样的邻家大叔上起课来可是不含糊,十几门专业课基本都是由他一人承担,同学们都惊叹于老师扎实的绘画功底和全方位的绘画能力,素描、色彩、速写、工笔、写意、彩墨画……,高老师几乎无所不能,倾其所有倾囊相授,同学们在老师精神的鼓舞下如饥似渴的学习,那时候专业教室总是有废寝忘食的学生,也总是有他手把手指导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三年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下乡写生。由于当时我们是学校第一届美术生之前从未有先例,校领导并不理解更不支持我们外出,作为专业老师高老师十分明白风景写生对于美术生提高专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学生他顶着压力承担着责任同时又寄托着希望,短短一周的永济五老峰写生之旅是我们班同学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宝贵经历之一。</p> <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当我与高老师成为同事一起带学生外出写生,每每这时高老师就会打开话匣子娓娓地讲述第一届学生写生时的艰辛:“现在的条件多好啊,有写生基地提供服务,咱们安心画画就行,当年你们张老师那届学生还要自己背铺盖,自己做饭……”</p> <p class="ql-block">写生期间,起身最早的必是高老师,叫醒学生后就背上画具出发,一但选取到最佳写生点,不论是风吹日晒蚊虫叮咬画作不完成是绝对不离开的。高老师随身总带着个布垫,背面是层塑料布,可以隔潮,这些年外出写生经常是席地而坐,衣服脏了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长时间坐在潮湿的石头上于身体无益,所以师娘才特意为他量身打造。在他身边总是一如既往地围绕着好学的学子,刻苦执着的精神就这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p><p class="ql-block">除了早出晚归,每日讲评作品,外出期间必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包一次饺子,这也是从我们那届首次写生沿袭下来的,像是一种仪式,又是一种传承,更是为学生在最美的青春岁月留下一段最美的记忆,使写生活动不但提升绘画水平更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以今天来看,高老师那么早就有搞团队建设的意识了!</p> <p class="ql-block">高老师是山西从事漆画创作较早的画家之一。他自己潜心揣摩钻研的同时,不忘为人师的使命,也手把手地传授给我们,使漆画这项在当时比较偏冷门的艺术形式呈星火燎原之势,至此漆画在运师校园扎下了根,从我们第一届美术班开始至今的二十余年中,不但运师毕业的历届美术生们都掌握这门既传统又新颖的创作手法,而且在他带领下的美术教师团队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都领先的漆画创作者,他当之无愧的是那个默默的点灯人。</p> <p class="ql-block">高老师对绘画事业是非常痴迷的。学校升格为专科后他成为美术系副主任,行政工作分散了他很大一部分精力,但他始终坚持带专业课,坚持每年带学生外出写生雷打不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出现问题,但高老师依然都是最勤奋的那一个,每天最早出去,最晚回来,晒得最黑,作品最多,这些年的积累,他的写生作品已经出版成册并举办了若干次个人画展。</p>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转眼高老师已临近退休了,我曾经无意间给高老师讲起过我的外公卲仲节的经历,外公退休前也是一位美术教师,退休后一心专攻写意牡丹技法,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今九十高龄仍在艺术的海洋里笔耕不辍。高老师听后很受鼓舞,努力工作的同时竟然也开始憧憬着自己的退休生活了,因为那将是他全心全意艺术生活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最最应该提到的就是师娘王淑红了,高老师夫妇是“夫唱妇随”这个词我能想到的最生动的诠释,一直以来师娘是高老师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者,事业上全力以赴的支持者。高老师从事任何事情身边总离不开师娘的身影,就这样默默地几十年如一日,师娘耳濡目染早已对师傅的事业了如指掌,如今二人都已退休在家,开始了事业的第二春,只是此时师娘已不再是追随者而是真正的艺术伴侣, 从“夫画妇随”,到“比翼齐飞”真真成了艺坛上的一段佳话啊!</p> <p class="ql-block">辛丑年十月,我们敬爱的高明晓老师正式退休,人生的新阶段正式拉开帷幕!祝愿高老师身体健康,艺术生命常青!艺术创作更上层楼!祝愿师娘青春永驻,兰心蕙质,笑口常开,与高老师并肩勇攀艺术高峰!</p> <p class="ql-block">《赞明晓尊师》</p><p class="ql-block">神笔绘就丹青秀,彩漆画出山河优。</p><p class="ql-block">育成桃李遍三晋,声震画坛盛名留。</p><p class="ql-block">诲人不倦呖心血,燃烬红烛化淚流。</p><p class="ql-block">卸却重担煥青春,再创艺术新成就!</p><p class="ql-block"> 学生:张欣敬贺</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