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志 ——汤阴县文王中学 秦琦欢

文王中学

2022年1月8日晚,因为是周六,一家子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边吃边聊,各自聊着一周之内工作中的一些琐事和感悟,没有隔阂,更没有顾虑,只有倾听与开导。 突然,父亲接到单位的电话,饭都没怎么吃拿起车钥匙便出门而去。父亲做事一向认真踏实,只要是工作上的事,随呼随到。这不,说走就走。饭桌前只剩下了我们三个人,其实是四个,还有个待出生的小宝宝。我三人相视一笑,调侃父亲:“人家是领导的人,我们要找他,得先找到他的领导才行。”然而,一刻钟没过,母亲也接到电话,也是让火速赶到单位。这个时候我有了丝丝的疑惑,毕竟是周六,没有什么特别紧急的事情两个单位不会同时让第一时间到单位报道,内心忐忑,一时间,只剩下我们两个了。晚饭草草结束,爱人突然说:“快看咱群,通知让领导班子和班主任即刻到单位报到。”我们俩在一所学校工作,她今年因特殊情况,暂时卸任了班主任。正要穿衣又接到了学校电话,立刻、马上到校集合。 1月8号,是我们汤阴按下暂停键的第一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入侵,打乱了我们平静有序的生活;疫情的汹汹而来,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丝迟疑;服从组织安排,第一时间奔赴第一战场,招之即来。一夜之间我们要将安阳护理学院的楼层的各个寝室布置妥当,在楼上楼下、一间又一间的寝室之中穿梭、收拾、布置,一夜未眠,疲惫不堪。早上刚想着眯一会儿,却被告知,我们需要到安阳学院,去服务安置在那里的被隔离的2000余名学生,需要穿上防护服进入楼层运送物资。一开始我有点担忧,但看到于校长和身边的同事那勇敢、坚定勇往的身影,又想到里面被隔离的学生他们是多么的无助与恐惧;一刹那,什么私心杂念荡然无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战斗、进楼、胜利! 两天三夜的连续战斗,我忘记了畏惧,看到被隔离的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吃上我们送的热乎乎的饭菜,心里顿然感到了自己的伟大。每一次进楼层送物资,想得更多的是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集中,工作中一定要小心仔细,不要让自己的一丝的大意给团队带来负担。 第三天晚上,爱人打过来电话问我一些情况,交谈中她的眼眶红了:“爸、妈、你都在抗疫的一线,没有办法回家,但是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防护。不用担心我,你们放心我在家会照顾好自己。”听的虽是这个话,可是夹杂着的哽咽,我知道她是多么担心我的安危。身为她唯一可以依靠的我何尝不知道身孕九个月即将临产的她是多么需要照顾,更何况疫情当前,她不能随意出入,自己一人在家没有一个可以帮衬的人在身边照顾,如果她有特殊情况,我真的担心这个家庭是否还有能力来应对。但是为了避免她为我担心,我告诉她的只有在这里的平安和平日里同事们之间一些小乐趣,并且宽慰她说,“没事儿,宝宝在肚子里很乖不会给我们添麻烦的。” 如今已在抗疫一线的第十七天,这些日子,我们一日一日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送餐、送物资。四个人负责了一栋六层住宿楼,足有180户。为了在短时间供上学生的餐食,我们一肩扛起30多份的餐食,每份餐食有将近两斤的重量。如果平时也许五六十斤背在肩上算不得什么,可是当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头套着隔离头罩,汗水和呼出的热气分不清彼此时,眼神模糊,呼吸困难,心脏缺氧极速的蹦跳,有一种只差一口气就会窒息的感觉。一天三次,每次都有如此感受;可每次又是第一个穿上隔离服,因为我知道如果里面是我的学生,我的弟弟妹妹我会有多么的担忧,我的目光又坚定了,我一定会为你们提供最有力的后勤保障的。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疲倦肯定是有的,肩膀和手臂被磨破了。可是,领导的身先士卒、同事们的义无反顾,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来即战,战必胜。在护佑生命的平日中,单一而不失目标的生活使我有了战胜疫情的信心。这十几天的抗疫生活,上级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努力将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保证奋战小组成员安全的完成每一次的任务,给汤阴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母亲告诉我说:“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服务好别人。”现在我明白了:保护好自己,善待每一个生命,为被隔离的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慰藉他们的心灵,增强信心、战胜病魔,这份大任就是我奋战在此的价值和意义了。 如今疫情趋于稳定,日子再忙碌、再苦再累也值得。明天,定会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去迎接我的那个可爱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