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怅故乡愁,过年情更怯

㱔suǒ

<p class="ql-block">故乡,永远是我们情感深处最真切的牵绊。不论走多远,也不论混得如何,我们始终都像风筝一样,而故乡就是那根长长的牵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信仰,叫回老家过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就像一个重复了几千年的动作,它早已形成了我们血脉里的记忆,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24日,一早出门,发现自己居住的小区物管已在小区出入门头上拉起祝福春节快乐的显目长条幅,小区里所有路灯灯柱上都挂起了一对对大红灯笼,菜市场上人流已明显的减少,估计不少已回故土过年了。小区外临时搭建的年货街上人头攒动,不少人正在抓紧购买年货。距离小区外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不知何时已搭建了一个位置极好的烟花爆竹销售点,琳琅满目的各类烟花爆竹让人眼花缭乱,远处不时传来几声零星的爆竹声,似乎在提醒着人们:2022年的春节已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2022年倏忽间来到了眼前。春节,在中国的传统佳节里是分量最重的节日,无疑是炎黄子孙万众期待和期盼的节日。洋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365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时间节点来看,是斗转星移、辞旧迎新之际;从周期来看,从小年到元宵,十多天时间,都是举国同庆的时刻;从个人感官来看,一年的劳顿、一年的打拼、一年的收成、一年的回报……似乎全部都要在春节有个交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过后,意味着新希望、新起点、新征程,背上行囊,告别家人,向各自目标和梦想进发。</p> <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岁岁年年。不经意间我也迈入了中老年行列,可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每年对过年的热切期盼和如期回老家过年的坚守执着。我也说不清楚,为何年岁渐增后,回故乡过年仍然如此的期盼,也如此的执着,甚至有些偏执和执拗。年年过年,年年期盼,过年后,总觉得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这就是乡愁,根植于灵魂深处的乡愁,无论走到哪里,好像一直有一根风筝线牵着你回到家乡。</p> <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盼望着过年,但越是临近过年,当我启程走近故乡,我却心生忐忑,甚至有一丝丝的担忧和害怕回家和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原以为,这种感觉,是种错觉,甚至是我自己莫名背负的,或是自己多余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前,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几位大理同乡聚在一个饭局,大家不约而同就聊到了回家过年。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李家在大理某县的农村,小李说:“现在回家过年,没有了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客人。加之,媳妇、小孩在不住,实在是虐人。而且,关键是住处不方便,儿子都成人了,只能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卧室,很是麻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李的父母单独生活在几间并不宽敞的老宅,哥哥、姐姐独立有了自己的新家和生活,每年回家过年大都挤到父母住处。住到哥哥、姐姐家,总觉得不好,住宿问题成了每年过年的大难题。不得已,每年过年,小李一家三口草草回家一两天陪陪父母,然后,早点返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逗小李:你这叫过年成过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我几岁的老李家在下关城,家人都属于城市人口,老李父母双亡后,名下有房产,回家算是有个落脚点。但前几年,老城改造,把名下的房产给兄弟姊妹改造更大的商铺,老李回家只能住到兄弟姊妹家,也是很不方便。老李索性住旅馆,但没有父母的故乡,自己已成客人,这种感觉老李感同身受,家的感觉已经再也找不到了。现在昆明到下关早已开通高铁动车,往返才两三个小时,令人唏嘘的是,现在老李回家探亲,有时选择当天往返,最多住宾馆一晚,第二天返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逗老李:美丽的大理风花雪月,却再也留不住你的心。</p> <p class="ql-block">你呢?两位同乡不约而同地看着我,老李说:㱔大师(同事打趣的称呼)乡土情怀那浓,那多乡愁散文我看了不少,一定回家过年是最有感觉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笑着说:有句话叫吃哪补哪,缺啥想啥,我的这些乡土情怀的文章恰恰都是说明我向往、憧憬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2年9月,远离故土到成都求学,再到1996年7月回到省城工作至今,我已经足足离开故乡30年了,我已经成为真正的游子,“异乡客”,故乡已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工作在春城,我的故土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三角里村,妻子的故土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梅溪村。从2000年与妻子携手相伴,到2001年儿子的出生,再到现在,每年的春节,我们如候鸟迁徙,又如燕子归来,总会在除夕前从昆明先回到我的故乡与亲人团聚,大年初二又到妻子的故乡拜年,初六七再返回昆明。年年如此、雷打不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这种年复一年的回家过年,不知不觉已成为一种习惯,也似乎成一种约定成俗,更是一种信仰。远未到过年,就早早盘算着回家过年,早早就准备着年货,亲人们在家久久盼望和等待,这是何等的幸福和知足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李笑着说:你这应该如何总结呢?可以用“三地团圆过大年”来概括。精辟!</p> <p class="ql-block">“三地团圆过大年”幸福背后的奔波、艰辛、纠结、彷徨,其实不经历是万端想象不到的。因为这是一路奔波,一路密集应酬的过年。同是出生农门的妻子她是理解的,但00后的儿子能否理解,未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儿子上初中处在青春叛逆期时,曾经排斥回家过年,反感回家过年没完没了地打招呼、没完没了的饭局应酬、说不尽道不完的唠嗑,老家朋友少,网络也不通......气嘟嘟地对我说:“回家过年一点不好玩,乱麻麻的,还浪费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结婚前双方父亲的过早离世,注定我和妻子过年必须回家陪伴彼此的母亲。如今,健在的母亲已80岁,岳母已85岁,回家看望、陪伴她们的脚步只会越来越频繁,我想回家过团圆年的信念只会更加的坚定。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应该庆幸和感恩有这样的机会一年、一年、又一年地陪伴亲人一起过大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极为严肃地对他说:“回家过年就不是为了好吃、好玩,因为回家过年是一份情感,一份记住乡愁的守望,一份对父母爱的回馈,一份对亲情的承诺,更是我们获得自己内心平和的爱最重要的方式。也许你现在不懂,但你记住,懂得报答和相互成全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年、又一年回家过团圆年的根本信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很理解出生在城市,过惯城市生活的00后们,回农村过年的感觉和感受。尤其我的故乡大理三角里村是地道白族,都是母语白族话交流,对于妻子和儿子,这是极不习惯的,尤其长时间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每年回家过年,还好那片魂牵梦绕的故土还在,那座充满美好回忆,美好希望的老老屋还在,那条悠悠的小巷还在,母亲还在,亲人们还在……但故乡,在我熟悉的故乡,我却再也找不到曾经年少时那种家的感觉和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甚至多年才谋面的亲戚朋友们见我越来越拘谨客气,已把我当客人了,甚至有点把我当做省城回来的贵宾小心招呼着,倾尽所有似的招待我、接待我,唯有此,才能体现他们诚意似的。可这让我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里的母亲、兄长,每年得知我回家的消息,早早就把专门留给我的卧室打扫了又打扫,虽然一年才回家住寥寥几夜,但铺盖、床铺、家具,已更新了几次,这间卧室母亲平时是上锁的,除了我谁都不准进入。我这是回自己的家呀,也许家人们总觉得唯有这样做了,才能让这远方的游子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可这让我如何心安!</p> <p class="ql-block">“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原以为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那种漂泊感就会全然消失,因为,在我的概念里,始终都以为,只有老家才是我灵魂的唯一归宿,唯有家乡的那个村庄,家里的那五间瓦房,才是我心灵得享安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当我踏上家乡的那块土地,当我面对这些熟悉的一切时,才恍然大悟,老家已经变得让我越来越感觉陌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故乡,再也融入不进去了乡下的生活,再也看不见那些儿时要好的伙伴,再也见不到儿时熟悉的村庄记忆符号,还没回到家就会想到离开时的不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故乡不仅仅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房一瓦,一人一物都在变,变得越来越陌生了,而且人在变,我也在变啊!</p> <p class="ql-block">我绕着村庄走了一圈,这里瞅瞅,那里望望,总希望找到一些简朴事物的存在,给我的情感些许寄托,熟悉而又陌生的乡村风物,却在我的记忆里演绎着不同情怀。那些淳朴的民风民俗,或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留给我们的多是一些怀旧与思念,憧憬与回归。故乡在变,唯独不变的是那流淌在身体里的血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只有叶落归根,回归自然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乡愁,叫回家过年。就要过年了,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才能更加沸腾!走过万水千山,看遍璀璨繁华,才深深觉得,最美的风景在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种爱叫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今生亘古不变的心愿,父母在等待,亲人在等待,故乡在等待,走,回家过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2年1月24日 于春城昆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字:原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图片:网络(致谢原创,侵权立删)</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