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勇者——记录我的抗疫故事

强🇨🇳

<p class="ql-block"> 这个冬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座城市有十三万共产党员、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奋战在一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身边皆是兄弟,我的背后有祖国。</p><p class="ql-block"> ——写在全省新冠疫情新增病例0增长的第1天</p> <p class="ql-block">  抗疫第30天,迎来了全省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0增长,那一刻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却又无法言表,如你我所愿,长安终常安!我叫刘强,一名北关街道枫韵沁园小区的租户,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一名完成小区封控单元志愿服务工作又转入隔离酒店专班的志愿者,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这个冬天的故事,提笔时却又不知从何写起,文字在这30天的所见、所做、所得、所感中显得苍白无力,在那些个无惧寒夜、逆行向光的日子里,我活成了自己心中的孤勇者。</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20日,枫韵沁园小区封闭,小区疫情防控等级提升为管控区,2号楼一单元被划分为封控区,站在窗边,看着楼下有些许惶恐的居民和穿行在小区内身着防护服的物业人员,我内心犹豫却又坚定的告诉自己要去做一些事情,犹豫在我自身核酸检测结果的未知性,坚定在我经历过专业的应急救援训练、做过体系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翻出之前留存备用的防护服,走遍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观察着小区内的防控措施。可能是病毒侵袭的突发性,亦或者是人们对病毒传播认知范畴的不足和防控措施中的种种漏洞,那一刻,我内心告警了,在找到物业经理和业委会表明身份的同时,我对小区内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11条意见并被现场采纳,同时通过业委会,我成为了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p><p class="ql-block"> 2号楼1单元封控区,81户,220人的隔离管控、环境消杀、生活保障、心理疏导、核酸检测、特情处置、防火防灾和工作人员与外部接触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防控等等工作任务繁重,做不好封控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的外部防控工作成绩可能被清零,物业的叔叔阿姨们防护意识的不足和封控区域管理的不规范最终让我下定决心独自进入封控单元去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勇敢的人背后有光,在我坚定选择逆行的背后是街办、社区、物业、业委会四方的防护物资倾斜保障,是58名志愿者团体的倾力支持,是向临时党支部立下的“只要在进封控区之前我没有被病毒感染,那在封控区域内我绝不会被感染!只要我还没有倒下,就一定能做好封控单元220人疫情防控工作”的军令状。</p><p class="ql-block"> 从那一天起,封控单元内那个腰上用胶带缠着手消、脖子上挂着单元楼门单向通行钥匙的大白“小刘”的身影便在那高24层的楼宇内变得无处不在。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扫楼、每天三次楼层消杀、每天5个小时物资配送和任何特殊紧急事情的随叫随到,从清晨到深夜。单元住户微信群里每一天清晨的第一条信息是“今日份小刘已上线,各项工作时间通知如下......小刘与大家同在,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每天深夜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大家还有什么事,十五分钟后小刘要脱防护了,小刘电话XXXX,随时在线,夜间不静音,注意夜间用电防火安全,大家晚安,单元楼降级解封指日可待,加油!”。</p><p class="ql-block"> 220人,其中有3个不满一岁的“小崽儿”,3位独居老人,11位慢性病长期服药的特殊人群,在他们房门的封条上我都做了特殊的标记。1504房间78岁的奶奶,就是3位独居老人中的一位,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是市中心医院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大夫,在老人异常坚强的外表下,还是被我捕捉到了那种彷徨和孤独,在与老人儿媳妇取得联系并详细了解老人身体状况的后,我的脖子上挂的钥匙串中多了一把能打开1504房门的钥匙,这种信任与被信任的感情总会让人拥有无穷的力量。每天早中晚我都会去敲开老人的房门看看她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按时吃饭,按时服药。“奶奶,我是小刘,我来看您了,您应我一声就可以了,不用跑过来开门”,“奶奶,政府给您送的保障菜到了,我自己开门了,我给您放门里面”“奶奶,政府送的保障物资米面油到了”,“小刘啊,奶奶现在一天不见你就会想你”......诸如这样的对话每一天都会在15楼响起。12月27日上午,在带领医务人员扫楼做核酸的过程中,怎么敲门都敲不开奶奶家的门,房间内也没有回应,心中一紧,打开房门后,听到卧室传来的呻吟声后,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入户,其实我心里明白,在不具备完善的消杀条件的情况下,入户是封控区域的一大禁忌,但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我有任何的犹豫,老人颈椎病犯了,脑供血不足,躺在床上起不了身,没有吃早饭,服用了2片安神药,眩晕带来的呕吐,吐了我一身,在确定老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社区、街办领导并与其儿媳妇取得联系,烧热水、滚牛奶、泡饼干,一勺一勺的喂给她.....就很不幸,我没有见过自己的奶奶,包括对我体弱多病时常住院的母亲,我从来没有这样喂过她们喝水吃饭,就是在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言喻的感情,也真正的觉得自己长大了。所幸老人的身体最后没有大碍,我也相信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一定还能遇到遛弯散步的奶奶,即便她认不出脱掉防护服的我,能远远的看着她安好便好。</p><p class="ql-block"> 有那么一天清晨,我将微信群公告改为了“这个冬天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过的很不如意,但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因为小区封闭的早,现在小区反而可能会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信谣、不传谣,相信政府,小刘会一直陪伴大家到解封的那一刻”。其实大家不知道就在那天的凌晨2点,单元楼内阳性感染家庭的阿姨和兄弟在完成集中隔离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转为了居家隔离。我们的勇士回家了,在送他们进单元楼的过程中,阿姨低沉的问我“楼里面的人知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家才导致整个单元被封控的?”那语气中的试探、无奈和不自信,让我愣住了,我逃避了这个问题,在将他们送回房间,关闭单元门的那一刻,我觉得有责任去引导大家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我也必须要开展A类环境入户消杀,我和大家一起守了这顿楼十几天了,我不能允许有任何可能存在的传播源毁掉大家的防控成果。在清晨改完群公告后,在严格执行二级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入户消杀了,虽然远达不到终末消杀的条件与要求,但聊胜于无,在消杀的过程中,我笑着对阿姨说:“阿姨,我理解您的想法,您和您的家人完全不用自责,谁也不想这样,况且最近我也一直在跟楼里的人说,我们要感谢你们,与其说您的家人感染病毒让小区早于封城3天封闭,其实是救了这个小区内的1658人,小区能有现在的防控成果,这份功劳里一定有咱家一份”。那段时间,闲了我总是会跟阿姨聊几句,在楼宇降级解封的那天,我远远的看到阿姨大大方方的站在了单元门口。写到这里,我想把一个兄弟的名字留在这里,他叫赵斌,志愿者团队防控体系框架的实际构建者,沁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谢他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小刘,早上好啊,1104今天需要充天然气”,“兄弟,孩子还在月子,冲奶粉挑水,你能不能帮忙去净化水那接桶水?”,“小刘,2202给孩子买了一些药,麻烦您送一下”,“小刘,2004需要买降压药,您帮忙问问看能买到不”,“小刘啊,我家姑娘要考研,准考证在门口,您帮忙取一下”,“小刘,你嫂子来事了,买了些卫生巾,用的比较急,兄弟你懂得,你看能不能帮忙取一下送上来”......每一天我要去给1703的阿姨腿上的烧伤做清创和换药、每两天我要帮1803的叔叔在封控区域内溜一次狗,每一天我要在楼内做一次防火巡查。有一天清晨,单元住户微信群里连续出现了好几条"谁家做饭干锅了还是厨房起火了,很重的油烟味","我家也闻到了"类似的信息,对于烟、火的敏感、火灾的防范意识、老旧小区高层建筑物过火的速度和救援难度的知悉,让我内心慌乱了,那是我唯一一次在明知二级防护穿戴不规范的情况下冲进封控楼,我们称之为“职业暴露”,从24楼一路跑楼梯砸门砸到1楼,那也是我唯一一次没有顾忌的用了最野蛮的方式扫楼,结局还好,排除了火灾,浑身是汗的我坐在了楼背后的花坛上,安安静静的点了一根烟,有路过的志愿者兄弟以为我在休息,其实我坐着的位置能看到整顿楼2/3号户型的厨房。这样的故事在封控楼里还有很多很多,每一天都在发生着。902的小李老师在圣诞节那天送给了我一幅意义非凡的画、403的姜泰岐小朋友用手机给我录了一支舞、1602的小战士张嘉凡、张嘉怡姐弟两都送了我手绘、1001的阿姨给我买了一些橘子、301的陈哥给我买了几瓶解乏的啤酒、604的姐姐怕我吃不好给我买了烤鸭、1201的美女交警要把单位的慰问品分我一些、尾号3532的阿姨怕我饿着买了两大箱子面包、天天给我做饭的姐姐和她家跑腿送饭的杨六一、还有楼上那些个要等来年春暖花开把酒言欢的兄弟......我不是一个很能接的住别人感谢的人,但在那段时间,我也试着让自己去坦然接受,我不能冷了孩子们纯真的心,不能落了他们的意。很庆幸,在封控楼里的16天,我收获了疫情防控下所有人发自内心的笑容,感受到了真切存在的温暖,在穿着尿不湿还能把鞋尿湿、裤裆结冰的日子里,我不仅明白了尿不湿是可以被尿湿的这件事实,又一次加深了对责任与担当的理解与诠释。</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4日,在小区经过13轮的核酸检测全部阴性后,根据防控政策要求,我心里明白小区疫情防控等级即将迎来降级,如果说在自己租住的小区内做志愿者是一种自救,那么在符合政策要求的条件下,我想用我的专业知识,用我对新冠病毒的不恐慌但足够的敬畏,去更危险的地方为西安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凌晨5点,我向临时党支部书记汪青同志提交了一份写到:“我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的请战书。就在那天我接到了支部书记的电话,简单明了“同意,北关需要你的贡献,隔离酒店专班,任务完成后还要去集中隔离14天,你考虑一下。”我内心清楚封城情况下隔离酒店的风险等级,清楚的知道我要去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也知道,这一脚踩进去,除夕要在酒店度过了,没有考虑、没有犹豫,我说:“汪书记,我愿意去,小区降级后,我等您信。”</p><p class="ql-block"> 1月5日上午,枫韵沁园小区终于在这群勇敢的人和小区全体住户的努力下迎来了调级降控。时值封城的西安,那天下午是北关派出所所长开警车将我送来的隔离酒店,我想记住这个冬天我遇到的每一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的名字和脸庞,因为这场战斗的胜利是千千万万个我们一起同心戮战取得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进入隔离酒店专班工作组,一码通变成了红到发黑的颜色,深沉而严肃</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任务的艰巨和肩上责任的重大,任务从对照第八版新冠病毒防控手册、第二版医疗指导手册,守住“三区两通道”,监督检查整改再整改!坚决杜绝交叉感染、到隔离酒店防火巡查与逃生通道的检查、中央空调回风系统的封闭检查、隔离区房间门磁报警系统的安装与管理、工作人员防护服穿脱及医废垃圾处置的监督、污染区消杀工作的巡检和其它一切不符合规定、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病毒传播隐患的监督检查和部分少数隔离管控人员心理疏导等任务。每一项都责任巨大,每一点都不容疏忽,累么?累!凌晨两点的隔离区内安静的让人压抑和恐惧;凌晨三点的求助电话比起一聊半个小时的心理疏导电话更让人心头一紧;零晨四点的转运接送隔离人员,手冻到僵直;二级防护下汗水一次一次浸透了内衣,护目镜、面罩起雾起到滴水,只能靠着雾水流过的划痕来辩识;双手已经被过量使用的酒精浸泡引起了过敏反应;长期的熬夜让眼睛开始发炎,视力在极速的下降;一次又一次的忍着旧伤复发带来的疼痛;还要引导和接受部分被隔离人员情绪的宣泄,笑着接受她们在电话那一头的质疑与谩骂……可是啊!临时党支部的党旗就挂在门外的墙壁上,鲜艳又庄重,楼上几百人的隔离管控工作停不得,包含我在内楼下127名保障人员的安全容不得粗心大意,只有在内外不出现交叉感染的前提下,有朝一日,我们才有底气说这场仗我们打赢了。34人的专班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每一个人都肩负重任,值得敬重,悦豪酒店的93位工作人员,更让人肃然起敬。在全省迎来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病例0增长的今天,我们这一班组的隔离酒店专班任务也即将告一段落,在这十几天的战斗中,我们先后对三区两通道完成了3次改造,安装门磁系统368套,在酒店原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加装6个摄像头,完成了三区两通道的监控全覆盖,建立了人文关怀台账明细,并对消杀公司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严厉的处置,生命安全容不得任何的马虎,严格落实好了各项隔离管控政策,接受了中央督导组、省级督导组、市督导组、区督导组等的检查,对督导组提出的问题即改即整,对隔离人员串门、不服从隔离管控等行为开展零容忍的工作模式,对隔离期满“回家难”的问题火力全开,全力跟进。在这个团队的努力协作下,我们也取得了专班隔离管控期间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病例0的成果。看着一批又一批隔离人员被转运回家,在交予他们解除医学观察隔离通知书的同时,我总会笑着对他们说一句“恭喜回家,祝新年快乐!”。</p> <p class="ql-block">  偶有用餐之时,与王善鑫大哥和伍瑶小姐姐聊天,突然有感而发“我们坐在这个办公室里的人,对于楼上隔离管控的人而言,在无助、孤独、恐惧、压抑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他们的光”。每一天,坐在窗边,看着二环西路上的车辆日渐增多,我跟王哥说:王哥,这座城市开始复苏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安本轮疫情进入全面扫尾阶段,小</span>刘的志愿服务工作也将告一段落,我也即将踏上自己的隔离旅程,很荣幸在这里认识了劳模马淑琴大姐、才子李营大哥、李大夫、严警官、耿警官、周哥、邹经理、张经理、小魏、小王、小阮、田姐、乐乐、小任、小昌......还有楼上隔离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有1300万人,在这个冬天,这座城市有13万党员、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下沉干部、公职人员、志愿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队伍奔赴战场,用最直接的方式诠释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喜欢那首歌《孤勇者》,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无论你是谁,无论我是怎样的人,在这个冬天!在西安!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名孤勇者,千千万万的孤勇者汇聚在一起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很荣幸,与你一起在这座城市并肩战斗过。你是谁?没有特指于谁,但又特指于你!我是小刘,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  发文之日,我已经开始了我的隔离生活,归来之时,钟鼓楼已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诉说并描绘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与宏伟蓝图。没日没夜的睡了两天两夜,有时睡醒会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这三十几天里,朋友们都说我消失了,家人埋怨我对她们不闻不问,我从延安来,那里也封城了,不是不关心,是害怕接通的电话或者视频暴露了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我也相信我善待这个冬天遇到的每一个人的因,也一定会结出另一个人善待我的家人、朋友、兄弟的果。有人说过我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人,是啊,所有的照片几乎都是自己拍下留作纪念的,因为从封控区到酒店专班,我所在的地方,几乎没人可以拍的到。</p><p class="ql-block"> 我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这个与我们而言不平凡的冬天,就写到这里吧,新年快乐,我们年后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