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走进家庭,让教育更有温度</b></p> 个人简介 <p class="ql-block"> 邱锌,中学二级教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 </p><p class="ql-block"> 在数学教学上,“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的教育理想。我始终尝试着用符合孩子身心年龄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喜欢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去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加强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勤勤恳恳始终以家长的角色对待每一个孩子,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我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关注。生活中我要做学生的知心人,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方向;课堂上我想当学生的引路人,不仅传授知识,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p> 走进家庭 <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教师是给教育增添温度的人。有温度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指要让学生敢于感受到来自教育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存在,所以,我们做老师,不仅仅是讲述一个道理,更多的是实践出真知,是真正事必躬亲。走进家庭,就是让教育更有温度的行为之一。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最客观最直接的实施者,是积极配合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要求的执行者,也是连接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中介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班主任所有的工作任务之中——家访,对于塑造一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最客观地反映,同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生活背景下,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也需要教师重点关注,时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诉求,观察他们独立人格的魅力,体会他们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理解他们成长的困扰,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感受,共同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家访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及时走进学生的家庭,从基础抓起,让每一次教育都充满温度。</p> <p class="ql-block"> 我班有一个女生王同学,王同学体弱多病,沉默寡言,性格极其内向,不爱和人沟通交流。她孤僻、胆怯、自卑,她上课从来不举手,从来不主动回答问题,也从来不与周围同学打交道,她就安静的待在角落里,注视着班级中其他同学的一切活动。作为班主任的我,发现了角落里的她,主动找她交流谈话,渐渐地,她开始选择相信我,愿意敞开心扉同我交流,于是我有机会走进她的家庭。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了解到她是一个拥有不完美的原生家庭的孩子,在她五岁时,家庭曾遭受重大意外事故,父亲因从事劳动意外失去双腿,家庭的正常生活仅靠母亲一人来维持,家庭经济入不敷出,且父亲看病住院欠下数万外债,生活条件极其困难,而且,她的母亲或许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原因也变得易怒易暴躁,经常毫无理由的批评她,辱骂她,甚至动手打她,她对母亲是躲避的,对母亲的爱也是隐藏的,她和母亲从来没有谈心的机会。所以她生活在一个不幸福没有温度的家庭里,她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不被认可,她是可怜的,也是无辜的。她的情况让我震撼,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王同学会更加的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与世界拉大距离,对她现在,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p> <p class="ql-block"> 在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的情况之后,我首先和她的母亲进行了交谈。虽然我明白成年人的世界有更多的压力,经济的重担已经使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母亲非常痛苦,但是孩子的教育是需要鼓励的,一滴蜂蜜能比一斤苦水招来更多的蜜蜂。我必须要承认鼓励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常常说,不幸的人是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如果这个女孩子一直处在这种不幸的、悲哀的、甚至可以说是昏暗的家庭社会中,她的人生回忆就是暗淡无光没有色彩的,她会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重新建立自信,不仅没有办法对亲密关系建立正确的理解,也不能自信,不能自立,不懂得如何交流,也不能走出去,真正的找到自己。她可能会因为18岁以来时间的昏暗而忘记,世界是彩色的。所以我首先找到了她的母亲,并且和这位母亲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我希望她能够运用鼓励教育的方式,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引导。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在这次家访的了解之后,我也和孩子的父亲进行了一些交流。我希望他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应该有的责任。我认为父亲也可以对孩子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多的鼓励。因为父亲能够更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也因此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家访结束之后,我对这位同学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自己应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照顾到这位同学的感受,可以在背后推动她积极的融入集体,更多的给予她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她融入到班集体生活当中,使她和班级同学建立友情关系,帮助她自信。让她通过积极的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来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且建立自信。我知道走出第一步非常难,所以我也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积极的鼓励她,发现她的优点,真诚的赞美她,并且给予她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推动她走出自我封闭的小世界,看见大世界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通过我的努力,不断地跟进关注,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可见,家访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合适的引导。经过几次的家访,我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境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经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景,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景,更清楚自我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经过与教师的交流,更好地和教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p> 加强家校联系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班主任,每一次家访都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他们没有想到教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并且还寄予较高的厚望。可见,家访是一剂良药。通过家访,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的定义与认知,对我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着提高性的帮助。我将以此为契机,多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以便更好的进行工作。</p>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p class="ql-block"> 谈到从事学生工作的初心,邱老师认为作为班主任承担的育人工作是责无旁贷的。老师都会希望自己以往的经验给同学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对学生的学业及高考方面进行引导,指导同学们开展未来指导等。她表示,在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当下,有时会觉得自己和年轻的一批学生沟通上的代沟还是挺大的,但作为一个老师,学会与学生站在同一角度思考、交流十分重要,自己也会在这个方面多学习,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感。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开展工作,才能真正促进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也能帮助自己去了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更好地指导学生。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龙江县第二中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邱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