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专业知识助力基层案件查办——市局灞桥区下沉工作队队员——丁磊

市局支援灞桥工作组

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迫使西安按下了暂停键。做为支援抗击疫情的下沉干部,在全城封控的第四天被派往抗击疫情的第一线。<br> 26日在灞桥区市场监管局参加的支援抗疫工作对接会上,我了解到当下疫情的严峻形势以及灞桥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面临到困难,深知这次下沉任务不轻。会上我们全体队员重温入党誓词,明确了工作要领,随后我和其他三人就奔赴了灞桥区局执法大队。从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战斗在一线、不怕辛苦、不惧困难的准备。<br> 当日下午,接12315平台转办,辖区内向阳沟某便利店多次被群众举报在封控节点前后涨价售卖保障民生所需物资,由于该案件在群众中影响较为严重,因此灞桥执法大队受理了案件。办理这种案件,我是第一次。刚到现场显得有些紧张,执法大队办案人员来到我身后给我讲着办理这类案件需要注意的地方,叮嘱我要多看、多听、多学。随后我跟随大队办案人员一起进入这家便利店,首先调取该店自22日至26日销售小票、进货和销货记录作为调查证据,并对现场检查发现的未按规定进行包装的预包装食品进行了现场查封。又在便利店外对现场群众了解了大致情况,并完成现场问话和取证。返回大队后,我们在大队办案能手景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现场取得的证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这个工作看似简单、繁琐,但却是整个案件的关键。因为只有对从现场获取的销售数据和实际销售小票进行详细梳理比对,找出其中各种重点商品价格变化规律情况,才能发现案件的始末。在执法大队老师耐心讲解的过程中,我想到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获取的2万余条数据物证进行录入、整理、筛查。在一番苦思冥想和几种方法的尝试后,我找到了一种既快捷又正确的分析方法。经过对海量数据的数天筛查,从中筛选出2653条对案件办理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中既含有各品类不同日期的进销差价率,又含有各品类相对于封控前价格的波动。通过和执法大队老师及下沉的另外几位同志的讨论与分析,自己的思路进一步拓展,进而将已经筛查出的数据再细化到各个品类、种类,最后通过曲线图或者柱状图得出了单个品类差价率、销售价格变化趋势,从而为案件定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强有力的数据分析面前,当事人坦承了自己的错误。案件办理是一个严谨的过程,执法机关对现场取得的购物小票与便利店的销售记录按照时间进行了金额比对验证,当事人对我们比对验证的过程及最后的结论认可并签字确认,案件才算走完了最核心的环节。我由此深深体会到案件办理过程中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相统一的证据对案件办理的极端重要性。<br>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在继续完善案件办理相关工作的同时,我还定期跟随执法人员到辖区的菜市场、药店等保障民生的场所进行检查。“按照规定,市场上销售生鲜猪肉需要购货凭证、检疫合格证明、检验合格证明、检疫合格章、检验合格章,叫做三证两章”、“蔬菜批发市场一定要叮嘱商家做好明码标价”等等,检查现场,执法大队的景老师随时都在事无巨细地给我传授着知识,让我每每都有一种充实感。批发市场做为保障民生重点场所,从业人员也面临着较高的传播风险,因此还要叮嘱大家做好防护,按时完成核酸检测,也是我们每次到市场必须要做的。“老板,你这蔬菜、生鲜猪肉从哪里进的货”,“老板,你这生鲜猪肉可不允许摆放在地上,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每次到市场对商家的货物来源、到店后的摆放存储、价格明示和加价情况我们都要进行检查。对于售卖熟肉类的店铺,还要让他们一定保持储藏场所工具、容器干净卫生。以上这样的市场巡查,看似重复,但是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显得格外重要。<br>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西安本轮疫情从出现到现在,感染人数也从增加到降低,到如今的零增长,我和我们的队友们能全程在抗疫一线参与其中,自有一份成就感、自豪感。这场防疫战还未迎来最后的胜利,加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临。我和我的同志们还要把发条拧紧,持续发光发热。<br> 拥有了这次难忘的支援基层抗疫经历,我似乎对自己在今后干好本职工作更加自信了。<br>

案件

疫情

大队

现场

灞桥区

办理

便利店

执法

抗击

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