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艺术作品的完美呈现,是艺术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更是创作者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气韵生动,中正平和”是书画的审美旨归,“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明代园林家计成观点。这些也是插花作品的艺术追求与审美之境。</span></p> <p class="ql-block">相守脉脉</p><p class="ql-block">相见展颜</p><p class="ql-block">在最寒冷的季节</p><p class="ql-block">追寻人生最温暖的梦</p><p class="ql-block">如此清欢</p><p class="ql-block">虚度流年</p> <p class="ql-block">插花的过程,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在选器、择枝、修剪和插储中融入自己对植物花草的认识和理解,使植物花草在你的手中呈现出它最美的自然状态,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美的享受和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顺势而为,自然天成!同样的花材,不一样的表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半亩花田🌸🌸🌸 </p> <p class="ql-block">四时有序,是中国传统插花遵从的自然规律,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而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传统插花就是将植物花草在大自然中生长的自然状态移花入室,在容器中的完美呈现,同时也演绎着植物花草的生命过程。</p> <p class="ql-block">中国竹文化代表的是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象征着“有志有节”;“不趋炎附势”;“清虚自守”;“虚心有节”。从古至今,不管是被竹子的自然属性所吸引,还是被其清秀素雅之味、朴实无华之意、虚怀若谷之态所折服,人们对竹子都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竹插花,也是传统插花爱好者必用花材之一。</p> <p class="ql-block">梅是冬的灵魂,以它素雅的冷香,芬芳着冬的心房;每一朵都在时光的画卷上,丰盈了流年,绚烂了冬天。</p> <p class="ql-block">看那一花、一叶、一果所呈现的自然向着阳光生长的生命态势,每一株植物都有其本应该呈现的样子,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发现植物本身的自然之美,唤醒人们对自然和生命更深层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明代《瓶花谱》——最具代表性的花艺理论专著之一,开篇便说:“瓶花特难解,解之者亿不得一。”难在其幽,其逸,轻灵而婉曲、高远而深微,非格调旷雅和境界寥廓者不能品鉴和赏评。</p> <p class="ql-block">瓶花的固定和高昂的气势是瓶花插作的灵魂。瓶花意趣之欣赏,就在瓶器与花卉共同构成,在有限的自然空间中展示无限的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从10月26日第一节课,到刚刚结束的瓶花和蓝花习作,相信你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感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画花难画其馨,插花难插其灵。”<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要触及到花的灵就要了解其在自然中的模样。我相信“传统插花是用脚去丈量,用眼睛去观看、去发现”,身体力行的去践行。作为一个传统插花的爱好者和传播者,能走多少路,能观察到四季多少种植物花草的自然生长和应时而开,能看到多少种生命的饱满姿态,才能体悟到什么叫山花烂漫,什么是如花在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通过学习,知道和了解了传统插花的插作方法和技巧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美学、色彩学、摄影、绘画以及造型艺术等方方面面去学习和提升。<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道是</span>“功夫在诗外”。要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反复练习,方能达到得心应手,随意安置,如花在野,婉自天开。</p><p class="ql-block">愿我们在习花的过程中心怀慈悲,珍爱生命,以花悟道,修身养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