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文化促发展 砥砺奋进续辉煌——昌乐县古城小学2021年工作亮点

昌乐县古城小学

2021年,昌乐县古城小学坚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昌乐县教育和体育局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心打造“和美”文化,打造一所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舒心工作、家校关系融洽”的“和美校园”,以“和”聚力、以“美”育人,以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名列前茅,再创古城新辉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亮点一:党建统领,构建和美文化校园</b></p><p class="ql-block"> 学校党支部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全体党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到供电公司党性传承中心、城南街道庵上湖村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以党建带队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成员全部承担考试科目教学,党员教师在教学研究、日常管理、育人活动等方面始终走在前面,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p> 党支部群策群力,整体构建了“和美”文化体系,五年发展规划,为学校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愿景。“和美”文化,即“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和”是教育生态、教育品质。“美”是教育目标、教育追求。在学校统一文化认同的引领下,着力打造“和美精准管理、和美高效课堂、和美育人课程、和美教师成长、和美学生素养提升、和美家校共育”六大工程,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成就特色”的和谐、美丽校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亮点二:精准管理,搭建和美高效课堂</b></p><p class="ql-block"> 学校聚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围绕教学目标,实施评价任务,通过加强“研讨+课堂+检测”三把抓手,搭建和美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p> 一是抓实半日研讨,提升备课实效。学校具体制定了集体备课研讨制度,实行学科主任负责制,加强“半日”教研活动,提高了备课实效。 二是抓实检测机制,夯实教学成效。学校组织各教研组结合“教学评一致性”的备课要求上课和检测。三至六年级结合教学目标实施堂堂评、单元评、阶段评和期末评的“四评”检测体系,通过学科、级部和教研组进行进行质量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p class="ql-block">  三是抓实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在“和美”文化的引领下,构建了三段式教学整体流程“自主探究,和而不同——小组合作,各美其美——展示分享,美美与共”。在此基础上,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和科学学科依据学科特点,分别构建了适合各学科的教学流程,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得到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亮点三:团结提升,锻造和美教师团队</b></p><p class="ql-block"> 在“和美”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实施六大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奋进、敢于拼搏、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团队。</p> 一是师德涵养工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每学期举行教师集体宣誓,号召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学校组织教师读书,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二是干部培育工程。定期组织中层干部培训,建立科学激励的用人机制,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提升管理水平。<br> 三是素养提升工程。学校举行了全校教师的普通话、硬笔字和粉笔字素养展示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p class="ql-block">四是青蓝结对工程。学校举行了新老教师青蓝结对仪式,引领年轻教师成长。</p> 五是课堂锻造工程。学校举行了“三说”活动和课堂展示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设计水平。 六是活动激励工程。学校举行了三八妇女节座谈会、体育节教师项目比赛和教师节节目展演、元旦联欢会等活动;建立了多元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进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亮点四:特色课程,助推学校全面发展</b></p><p class="ql-block"> 学校全力开全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实施四大特色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p> 一是三段六歩习作特色课程。语文学科以习作教学为突破点,推行三段六步习作教学法,三个学段循序渐进,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br> 二是英语趣味说写特色课程。英语学科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开口表达、正确书写语句”为核心,实施从三年级的“趣味说话”到中高年级的“趣味写话”特色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br> 三是和乐器乐特色课程。学校开设了《陶笛声声》《丝竹悠悠》和乐器乐课程,发展了自己的特长。<br> 四是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学校开设了《快乐种植》劳动特色课程,依托“青禾”劳动实践基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荣获“劳动教育特色校”称号。 特色课程助推了学校全面发展,《英语趣味说写教学法》荣获潍坊市优秀教学法二等奖。《小学语文三段六步习作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3+2”教学策略研究》分别荣获潍坊市教学重大问题研究项目二等奖。五个基于云平台资源的使用的县课题全部结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亮点五: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持五育并举,全员参与,活动育人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学校打造成为学生成长乐园。</span></p> 主题育人活动成常规。主题育人活动围绕每月一个主题(全年12个月一共10个主题)开展活动,形成序列。开学课程、道德礼仪课程、重大节日课程、毕业课程、升旗宣誓仪式课程、爱国主义主题队日等课程体系,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机制。“四节”“三礼”活动展风采。学校构建了“四节”“三礼”活动体系,风筝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和入队礼、毕业礼、开学礼,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展示平台,学科育人活动提素养。 丰富多彩的学科展示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特色社团活动扬特长。学校成立了舞蹈、合唱、陶笛、葫芦丝、绘画、书法等社团,寓教于乐,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亮点六:育人工程,打造学生成长乐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为了全面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家长的满意度,学校着力做好“五大育人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首先,家校共育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家访等形式,了解家长们的诉求,为家长们解疑答惑,呵护学生健康成长。</span></p> 其次,安全教育工程,搭建安全快乐校园。学校通过做好防溺水、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护意识,打造平安校园。<br> 三是课后服务工程,构建学生成长乐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解决家长们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让学校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br> 四是五清三提工程,打造美丽整洁校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教师、办公室、校园、餐厅、厕所等区域实行全面清理,更换校园的走廊、墙壁、教室等文化墙版面,教学楼文化等,提高校园文化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br> 五是阳光午餐工程,呵护学生健康成长。新学期,学校建设了“阳光餐厅”,满足了723名学生午餐的需求,让学生吃上了健康的营养午餐,提升了家长的满意度。 一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山东省节水型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潍坊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进学校、潍坊市幼小衔接试点校、潍坊市“一包两自”改革试点校、潍坊市信息化教学实验校、昌乐县思政育人示范校、昌乐县劳动教育特色校、昌乐县五清三提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br><br>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1已经过去,2022已经来临。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和美文化为引领,一起向未来,用奋斗之笔谱写古城小学辉煌的新篇章。

学校

课程

教师

育人

学生

教学

工程

校园

特色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