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妈

湘江青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深冬的风吹过脸颊有些寒意。我走在五公司老宿舍区的水泥道上,冷不防被旁一位身着绛紫色棉袄,戴着眼镜的老年妇女一把拉住,“刘教,好久没有看见你啦,老想着见到你呀!”她轻轻地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放。我定睛一看,喔,是洪大妈,她的一席话瞬间点燃了我的热情。说真的,我一走进这个院落,首先想起的就是洪大妈这个人,与她的不期而遇,看着她依然清清爽爽的老样子。那一刻,我感到时间的凝固,景不同,人依旧,站在一旁她的女儿插话答白,“我娘80岁了”。“是吗,真好,真的老得好。” 洪大妈一边向我的同伴说着我的好话。“刘教是最好的人,最善良的人。“洪大妈,我都60了!”“是吗,你好显年轻啊,都是福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洪大妈是我在1995年底,任七一派出所任职时的街坊邻居。她家住在临七一路边的一栋5层职工宿舍的一楼,与我们派出所正对门。新建派出所的时候,我们借到湘安俱乐部3楼办公,那时,我们派出所管辖地段属车站路以北,公园路以南的市中心地段。辖区内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多,治安情况复杂。全所共有40多位民警、联防队员及户籍协管员。全所吃喝拉撒50多口人。当年,公安基层还未兴办“五小工程”,因此没有食堂,民警办案加班,包括留置人员的吃喝问题成为我这个小干部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年洪大妈办的小饭店,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又使我们之间成了互惠的对象。她的饭店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我们的食堂。另一方面我们也给她带来了固定收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她那时生活非常拮据。丈夫是省建五公司流动单位一位老员工,长期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身体有恙,一直病病殃殃的。她自己没有工作。儿子残疾也没有工作,儿媳妇是乡下来的,还有两个女儿靠她接济。洪大妈为了养家糊口,开了这个小饭馆,从住房一楼砌了几级台阶延伸到七一路的行道上,她把家里的客厅和一间房各摆了几张小饭桌供客人吃饭,一家老小则挤在另一间狭小的房间居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到派出所工作的第2个年头,她丈夫就病故了,一家的生计来源就靠着这个小饭馆。那时的七一路还没有开发,洪大妈的饭店是这条街上办的最早的,我嘱咐所里内务警区出纳黄莎把公务接待尽量安排在洪大妈的饭店,遇到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请客,我也谢绝他们的客套,就近在洪大妈的店子里就餐,并把派出所留置的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伙食也订在洪大妈店里。夏季洪大妈店里也做夜宵,在楼梯处的人行道上搭一个临时篷子,有时遇见城管的临检,我也尽力为她说情疏通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后来调离派出所之后,在分局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仍住在派出所楼上。孩子读中学在学校寄宿。我平时忙于工作,有时回家晚了,面对冷锅冷灶懒得动手做吃的,就摇洪大妈的铃子,她叫儿子送饭到我住的派出所6楼,“刘教,刘教!”洪大妈儿子跛行到4楼通道,就可听见他的脚步声和喊声,饭菜送到家后,横直不肯收钱。我每次把拾元的票子塞进他崽的口袋,他走时又丢在楼道地上,急匆匆地下楼,一边往回走一边喊,是我娘交待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洪大妈人特别勤奋,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待人热情,人也开朗,店里的饭菜不但便宜可口,还可以赊账,凭良心赚辛苦钱。当年派出所基建的时候,乙方建筑工地的管理员,泥木副工都喜欢到她店里吃饭,说她做的菜味道好,价格实在,特别送饭。洪大妈的饭菜味道名不虚传,成为了当年七一路的有名的小饭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来七一路的饭店,餐馆渐渐地多了起来,歌厅也一家接一家地开,成为了市内有名的卡拉OK一条街,时任市委书记题写的“七一路样板街”至今还赫然立于洪大妈店旁的马路墙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入新世纪初年,与洪大妈住的栋楼一墙之隔的株洲宾馆改制拆迁,兴新了大汉希尔顿,风情街的小吃门店,横店影视城,美食广场,成为株洲城区新的地标,每到跨年的夜晚,数万年轻人聚集至此,齐声的倒计时呐喊声响彻了湘江两岸,让美丽夜色笼罩下的株洲显得格外年轻。洪大妈也许是感染了这股青春气息,一点儿不显老态。我大约有10年光景没见过她,不曾想她还是老样子,笑眯眯的。她信罗马教,告诉我教堂搬到了王塔冲,她还常去做礼拜。看到她精气神俱佳,我想到的是人还是需要有精神上的信仰,信仰有一种救赎的力量,能够坚定人的信心和意志。洪大妈就是我看到的典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道别时,她嘴里喃喃细语,“刘教!主保佑你!阿门,阿门!”她喃喃细语,一边用右手在胸口上下左右不断地划着十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