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手机拍摄)

周宝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群包含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黄果树陡坡塘瀑布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走进景区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西游记》师徒四人牵着白龙马的塑像,“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这是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的描述。陡坡塘瀑布因1985年曾在该瀑布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序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唐僧师徒四人牵马过河的场景而声名远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万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是中国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发育最成熟的锥状峰林典型代表,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nbsp;</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荔波小七孔风景区,响水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为道光十五年所建。“小七孔风景区”因此得名,由于景区特有的奇、俊、秀、古、雄等自然美,加之饱含浓郁的布依、水、苗、瑶等民族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江千户苗寨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超过一千户苗族同胞居住在一起,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苗族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西江以前有风雨木桥,主要有平寨通往欧嘎的平寨风雨桥和南贵村关锁整个西江大寨风水的南寿风雨桥。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现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镇远古镇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小镇。镇远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舞阳河穿城而过,由兵舞阳河分界,形成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历史上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清朝时李鸿章、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股份制企业—青溪铁厂现仍存于镇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雨中的梵净山太美丽了,好大的雾气!山上结冰了,遗憾无法登顶,只到蘑菇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青岩古镇是贵州 四大古镇之一,位于 贵阳 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青岩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明崇祯十一年,旅行家徐霞客经过青岩,曾在游记中写道:“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 贵州 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青岩古镇 还是抗战期间 浙江 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距市区约29公里。是国家5A级景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