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松间明月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恢复中原起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慷慨陈词飞羽檄</span></p> <p class="ql-block">  (笔者小姨、姨爹在武昌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宣传牌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一场酝酿已久的革命终于爆发了,革命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和两千年皇权帝制的丧钟!!</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爆发当天,外公便赶到鄂军政府,受命参与创办了《中华民国公报》并任副主笔,负责社评和时评。有文章介绍:“《中华民国公报》创刊于1911年10月26日,由湖北军政府主办,社长先后为张樾、牟鸿勋、蔡良村。馆内人员多为两湖师范学堂学员和共进会员。……报馆门首张贴张祝南(外公字祝南)所拟对联,十分引人注目。上联为“与民公好恶”,下联为“为国报平安”,横批为“光复中华”。简明扼要地揭示了该报宗旨,又天衣无缝地将“中华民国公报”六个字嵌镶其中。”足见外公文笔之俊秀,才思之敏捷。在此期间他还在《公报》上发表了《论民国》《说满清》的檄文对鼓吹革命,启迪民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他撰写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推孙逸仙论》拥戴孙中山为革命领袖。</p> <p class="ql-block">  同时还发表了《共和党之自矢》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今天当我坐下来认真研读这两篇文章时,不得不感叹外公政治上的敏锐,思想上的成熟。尤其在《共和党之自矢》中,他提出:“对于政治主稳进不主燥进;对于政府主拥护不主阿附;对于他党主提挈不主攻击;对于党员主严格不主泛滥。”系统地阐述了共和党人的建党理念和组织原则。足见他已由革命初期的追随者,转变成自觉革命的共和党人。政治上的成熟必然转化为行动上的敏锐与执着,当《中华民国公报》开始趋炎附势,污蔑孙中山先生时,他愤然离开《公报》,应邀去汉口协办《震旦民报》继续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黎元洪与袁世凯在北京枪杀了革命功臣张振武,外公得知后极为震惊和愤慨,当即在《震旦民报》发表了题为《黎元洪竟欲为汉高耶》的檄文,口诛笔伐清廷鹰犬袁世凯和屠杀革命元勋的黎元洪。黎元洪恼羞成怒,下令抓捕外公以压制舆论,幸得好友牟鴻勋从中周旋,才免遭杀身之祸,却违心地答应了回《中华民国公报》工作的要求。此后他又创办了《湖北教育总会会报》并任总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武昌红楼“辛亥革命纪念馆”前)</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复辟势力的打压和部分革命党人的妥协,孙中山先生受到排挤,革命开始走向低潮,外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书生尽泪空忧国,文字安能致太平。”随后袁世凯称帝“洪宪”激起民愤,讨袁运动风起云涌,外公决然投笔从戎!“仰天长啸壮怀东,大地风云变幻中。雨歇危栏凭亦得,高吟武穆满江红”。这哪里是一介书生,俨然捉笔沙场的将军!</p><p class="ql-block"> 民国五年,袁世凯死于皇帝梦,同年黎元洪、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并导致张勋复辟。革命的成果几乎荡然无存!民国六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任命蔡济民为湖北护法司令。</p> <p class="ql-block">  (蔡济民将军像)</p><p class="ql-block"> 蔡济民原系鄂军重要将领,革命党人。他带领的部队是武昌首义中攻占总督府的主要力量,革命成功后授中将军衔、勋二位,在革命党人中威望极高。军政府期间他常去《中华民国公报》报社了解前线战事从而结识了外公,由于政见相同两人逐渐成了莫逆之交。此时他身边团结了一批经过战斗考验的革命党人如:牟鸿勋、苏斐然、董必武、姚干青、蔡良村等。蔡将军接到任命,立即与诸君商量,决定由他和牟鴻勋分头组织鄂东靖国军和鄂西靖国军,同时举事,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外公和牟鴻勋负责鄂西靖国军的组织筹备。外公一方面去鄂西协助牟鴻勋联络民团举义,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姻亲关系,说服当地武装实力并入靖国军,从而壮大了护法队伍。 1917年是外公最为忙碌的一年,从纳入“从戎集”的23首诗词中我们清晰看到,老人家为组建靖国军置生死于度外,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鄂湘川之间,与割据军阀斗智斗勇的情景。“军阀鹰犬吴光新,差轮封运征川兵。旅客江头裹足纷,中流击楫空豪情。”“侧闻老丈故乡音,立谈顷互通姓名。具知彼此瓜葛亲,允为设法附船行。”“乔装船伙潜容身,三峡险经两日程。”今天读起来犹如身临其境,险象环生。</p> <p class="ql-block">  是年11月,蔡将军领导的鄂东靖国军起兵龙坪,攻克武穴。由牟鸿勋和外公组建的鄂西靖国军随之响应。然而举事不久,鄂东靖国军因叛徒出卖遭受重挫,相传蔡将军与身边30余位同志遇难。鄂西靖国军起初也遭遇一些挫折,但在与友军的配合下取得了打败吴光新部的胜利,并收复了恩施、利川等城市。《诗稿》记载:“迅集我部利川城,联合团防堵敌兵。并电襄荆我友军,水路进击吴光新。一举肃清长江上游之敌人!”“日暮乱山行,军书急飞羽。僻路忘崎岖,志决歼丑虏。建立根据地,整编新队伍。计划联民团,荆襄期共举。”激烈的战斗场景和紧张的军旅生活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正在此时又传了蔡济民将军依然健在没有牺牲的消息,大家更是欢欣鼓舞。考虑到蔡将军在革命党人中的威望,同僚们一致认为把他请到鄂西靖国军主持工作,会更有利于形势发展。而此时湖北都督王占元也在到处悬赏捉拿蔡将军,情况十分危急。外公临危受命承担起了联络并迎接蔡将军的任务,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外公终于在汉口明德旅馆见到了蔡将军,两人精心设计了避开关卡前往鄂西路线,最终他们克服了一路的艰难险阻到了达鄂西。蔡济民将军接任鄂西靖国军司令,外公任秘书长。各路将领听说蔡将军来鄂西主持军务,带领部队纷纷投入蔡将军麾下。使得鄂西革命形势空前高涨,捷报频传!</p><p class="ql-block"> 正当鄂西护法运动节节胜利如火如荼之时,北洋军阀王占元不甘心失败,勾结各派军阀势力,收买革命党人中变节分子,对鄂西靖国军进行大肆围剿。而革命队伍中那些投机分子和见利忘义之徒,也把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友军。川军方化南部为了抢占地盘,趁鄂西靖国军转移之际突然从背后袭击,战斗中蔡济民将军不幸牺牲!外公突围中幸得利川百姓保护,乔装离开利川回到根据地夔巫。余部将士们听到蔡将军战死的消息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大家推举外公和董必武赴上海谒见孙中山和章太炎先生,揭露真相,讼说方化南等的恶劣行径。孙中山先生听此消息十分震怒,命外公速回湖北集结“靖国军”残部,联合友军为蔡将军报仇继续“护法”。然而,鄂西靖国军已是元气大伤,湖北的护法运动大势已去,外公随后转去滇军、陕军任职。</p><p class="ql-block"> 蔡济民将军的牺牲对外公的打击太大,在他心中蔡将军是朋友、战友,更是难得的知音,突然失去挚友实在是悲愤难平!连续写了八首《哭蔡幼襄》的悼亡诗:“卷地妖氛起,中营殒大星。师徒悲失御,父老涕忧零。”“沉冤向天诉,含泪下川东。”诗中难掩悲凉失落之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无论后人怎么评价,辛亥革命和后来的讨袁护法运动,都是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篇章,她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引入了宪政民主思想,建立了共和政体。不论以后产生的各类派系、政党都无法否定她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刻变革。值得骄傲的是,外公不仅是这场革命的参与者,更是鼓吹者,是推波助澜的先锋。当然,这也是他老人家一生中最为壮丽、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武昌首义门前)</p><p class="ql-block"> 1928年至1934年间,外公曾两次出任县长一职。其实此时为官已不是他的初衷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博谋微官去,区区为养亲”。先是在安徽省颍上县任县长,后因母亲病逝弃官回家丁忧。1932年又被委任湖北宜都县县长,初到任上他看到的是军阀混战留下的满目疮痍,农田荒芜,民众愚昧,封建迷信盛行,“蝗过不为害,演戏酬神功。大旱不修备,求雨烈日中。”“人病不求医,乞巫为治疗”。见此情景他立即组织大家深入农村农户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登高远呼督促民众不要错过农时,“我乃登台说,劝告各安业。酬神旧迷信,勤功戏吴益。”“当此春耕月,农民忙不歇。一年计在此,插割禾与麦。”“大家拱手立,道理听明白。一哄归去急,纷如飘落叶”。在外公的努力下,生产得以恢复,民众得以安居乐业。此时地方军阀却跑出来掣肘捣乱,因为此前这里是“人民种鸦片,驻军收税便”。外公上任后严令禁烟并严禁种植鸦片,断了军阀的财路。于是他们便到处横征暴敛,肆意寻衅乡民,扰乱政令的推行,刚刚形成的良好社会环境,被他们搅的乌烟瘴气。外公倍感失意孤独,也预感到政治环境的险恶,在“惭听齐声讼好官”的呼声中依然“挂印”离去,彻底告别了军政仕途!</p><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