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人行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行走会走得很远。</b></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年工作已圆满结束。根据《芦溪县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一年一度的名师工作室工作汇报考核会于1月21日如期举行。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红出席会议,教研室全体成员、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参加会议。</p> 工作汇报 <p class="ql-block"> 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以“悦赏美育,幸福你我”为宗旨,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有自己设计的工作室标志和队服。芦溪镇中学刘婧名师工作室被命名为2021年“江西省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 挖掘了美术地方课程,以 “五美流程”形成创新的教学路径,衍生了工作室的文创产品。</p><p class="ql-block"> 一年来,工作室开展手拉手研课活动16节、教师讲座11次、指导青年教师10次。老师们形成了特色教学,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共100多个。工作室共有3个省级课题,发表论文3篇。在画册、校本教材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资源,描绘了芦溪县美术教育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一年来,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研讨足迹遍及县域内7所学校,送去14节示范课。为落实“双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室面向全县各校开展了第三届数学文化艺术节及小学生口算比赛,活动的覆盖面广,参与率高。由工作室成员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达到了19个。共有21节优质课、录课等分别获得省市县级奖励,16篇论文、案例发表于各级报刊杂志,有36篇论文、案例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指导青年教师参赛获奖32人次,辅导学生获各级奖励151人次。</p> <p class="ql-block">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坚持学习,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一年来,工作室多次开展研课交流活动,推出的课例在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举行了芦溪县首届初中数学文化艺术节,内容包含初中数学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手工、创意画、手抄报、思维导图及教师微课、基于教材母题的试题改编比赛等,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引领教师教学回归教材,落实“双减”。工作室成功立项省级课题1项,结题1项。同时,开通了公众号,及时将工作室各项活动进行辐射。</p> <p class="ql-block"> 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芦溪县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一年来,工作室面向全县英语教师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同课异构”、送课下乡等活动,面向全县学生开展英语规范字书写比赛、英文创意大赛等活动,促进了全县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提高。成员校级公开课约14次,县级展示课7次,成员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研究5项,市级课题研究6项,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市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1个、市优质课二等奖1个、县级优质课奖1个,其他市级教师指导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发表论文3篇,指导学生全国英语能力竞赛2项,省级类竞赛5项,其他指导5项,成员综合获奖共61余项。</p> <p class="ql-block"> 芦溪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追寻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目标,开展了“送课下乡”“教育帮扶”“专题研讨”“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圆满完成了工作室的各项任务。一年来,工作室开展了7次专题研讨活动,为5所学校送去了12节精彩示范课。团队成员也得到了专业成长,有4人获“萍乡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一年来,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室迈出了平稳坚实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1.规划布署,明确方向。(1)建章立制,做好规划。(2)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确保活动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2.学习积淀,提升素养。(1)阅读教育名著,提升理论素养。(2)观摩名师课堂,提升业务素养。(3)外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成长。</p><p class="ql-block"> 3.示范引领,带动发展。(1)立足课堂,辐射引领。(2)主题讲座,传播理论。(3)开展竞赛活动,发展师生素养。(4)指导青年教师,发挥带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4.积极教研,操练真功。积极参与课题和各项竞赛活动。</p><p class="ql-block"> 5.守岗尽责,带动校园。在各自岗位尽职尽责,组织策划英语活动,活跃校园英语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一年来,芦溪县政史名师工作室一方面积极助推工作室政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专业、有梦想、行动力强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助推县域政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堂。凝聚团队智慧、拓宽发展格局。在开展备课研讨、课后反思、归纳总结、原创题比赛、学生党史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研究、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专业素养,使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政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工作室成员开展了对统编教材的深入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拓宽思路。开展了主题式课堂观察,对自身固有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诊断。捕捉鲜活的乡土式教学资源,为政史课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 芦溪县中小学心理名师工作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首先,完成了教育局布置的各项活动与迎检任务,如两次全县4万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测工作。未成年人心理工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其次,开展2次集中教学研讨活动,现场和网络参与人数总计800多人。第三,成功立项4个省市级课题,课题活动37次。第四,开展教师培训5次,家庭教育讲座6场,惠及人数达3000人。第五, 在县域内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影片,开展心理健康小论文征集活动,并对学生、教师开展心理辅导45次,心理论文和辅导案例2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9篇心理论文和教学设计、辅导个案获得省市级奖项。8人获得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中学理化生名师工作室顺利完成了2021年度目标和任务。回望过去的一年,工作室搭建了交流宣传的公众号平台,开展了多次研课交流活动,举行了县理化生教具学具大赛,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工作室老师获教学比赛省二等1人次,市一等奖1人次,市二等1人次;主持省规划课题2个,发表论文5篇;指导学生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二等奖3人次,其他综合荣誉10人次。期待在新的一年,工作室团队团结一心,勇毅前行,开展更多活动,惠及更多师生,提升芦溪县理化生教育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以课堂教学研磨为平台,不断提升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水平。以教学展示为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示范与引领作用。坚持立足校本教研、构建扎实有效教学为载体,开展“同课异构”、“送课下乡”、 “青蓝结对”、“专题教学”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达到以研促教、智慧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一年来,工作室在县域不同片区的6所学校共送课17节。总之,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携手共进,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芦溪县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明确工作方向,扎实开展工作,全力打造一支创新教师队伍。以典型学校为中心,以县城学校为圆心,逐步向外辐射拓展。目前,团队分两环,内环为工作室成员,外环为萍聚京城团队成员,皆为本县教师。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县域内12所学校。一年来,举行了4场教学教研活动,公开展示课达9节,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编程、综合实践及创新小制作等方面,全县创新骨干教师参与面广。工作室团队辅导学生获奖上百次,其中省级一等奖1人次,国家级二等奖2人次。</p> 专家指导 <p class="ql-block"> “活动多,效果好,成果多”,县教研室主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红莉对各工作室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希望,希望各工作室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立足县域内、片区内、校内、县域外等区域多元化开展活动,要有成果培育意识并使成果推广化,既关注教师成长,也要关注学生成长,关注薄弱学校成长,提升全县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span></p> <p class="ql-block"> 县教育局副局长王红称赞各工作室的工作是举起了学科教研之旗,铺就了教师成长之路;是编织了精耕细作之网,汇聚了走向远方之人;是凭借了一把丈量实用之尺,形成了一个服务师生之圈。她指出,名师工作室是信任,也是责任;是阵地,也是舞台;是荣誉,也是担当。各工作室应牵起教育的头,奉献自己的力,教学教研两手抓,两手硬,发挥长处,从带领教师学习、以“结对帮扶”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强大教师队伍等方面培养、培训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将活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带动青年教师共同发展,辐射、引领全县教师成长。加强课程意识,打造课程文化。</p> 未来可期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p><p class="ql-block"> 芦溪县第二批名师工作室自一成立就都能积极投入工作中。建章立制,规划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主动作为,成绩显著。所开展的工作既聚焦课堂,又关注学生素养;活动既丰富多样,又凸显学科特色;成员既注重辐射,又不忘提升自己。</p><p class="ql-block"> 一份耕地一份收获。一年来,各工作室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希望各工作室能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注重创新打造特色,加大辐射力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学科教师队伍中名、特、优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加强学习,厚积薄发,努力提升我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全面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我们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p><p class="ql-block"> 2021,勤于总结明得失,</p><p class="ql-block"> 2022,重整行装再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