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像金奖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陈卫平

<p class="ql-block">因缘聚汇,2022年1月16号下午,冷水江市山水蒙读书会绝大部分发起人齐聚冷新大院。</p><p class="ql-block">冷新大院是本市颇具园林品位升级版的农家乐休闲院落,小桥流水,假山叠嶂,藤萝纷披,青鲤戏水。另置有幽篁小筑,竹影摇曳,吾与尔从容。包厢装修明丽温馨,色彩冲击感强,最宜打卡拍照聚餐。</p><p class="ql-block">地点:冷江布溪老屋村,高德地图可直接搜索准确位置。</p><p class="ql-block">订餐热线:15576305588,</p><p class="ql-block"> 15080824888</p> <p class="ql-block">特邀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陆波和摄影师静静多多,而且我特意叮嘱他俩带相机。两位大咖在场,这机会多难得,那肯定就是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在四楼梅山口福大包厢茶室拍照其间,我们谈到摄影,谈到得到上力荐的当代中国摄影家王太平。</p> <p class="ql-block">王太平</p> <p class="ql-block">我打开得到贾行家的课程《文化参考084 摄影师王太平3:职业高手等于安全感》,指着照片问:“这张照片为什么能够得国际人像金奖?”</p><p class="ql-block">李雅甄珍说:“因为这张照片光和影用得特别好。”</p><p class="ql-block">我说你这种回答等于没回答,因为摄影就是光和影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2006年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奥赛)人物组金奖作品</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王太平</p> <p class="ql-block">静静多多看了一眼,说:“得奖是因为打动了评委,每个人喜欢的风格是不一样的,这张照片正好让评委喜欢。更关键的你看他的目光,他能够把你带到他的凝视的那个情境中去。”</p><p class="ql-block">这一句惊到了我,真是画龙点睛的行家评价!</p> <p class="ql-block">见到冷江蓝天白云就拍,以相片记录并创造附近生活的静静多多</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对拍照要求甚高的李雅甄珍在人物摄像方面独服静静多多,就是有这种迅速而又细腻准确地观察,能抓拍出人物的内在神韵。</p><p class="ql-block">静静多多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关键是,她怎么做到的?</p><p class="ql-block">尼采认为,现实本身是无穷的,也永远无法全部被表现于艺术之中。所以要选择。</p><p class="ql-block">在普罗旺斯的画家当中,梵高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为他选择自己感觉最重要的东西来表达。而之前很多画家都是花费了巨大的努力,追求正确的尺寸,合理的透视等等,画起来则中规中矩。但梵高让我们看到,画家的取舍才是关键。</p> <p class="ql-block">梵高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艺术是相通的。别人给我们拍照片,拍出来的照片经常让我们感到不满意,有时候还会惹我们生气。我们会抱怨:这哪里像我啊?明明一点都不像!拍照技术太差了。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照片是不骗人的,那个瞬间的影像的确是真实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实际抱怨的,不是相机失真了,而是摄影师选择的时机不对、角度不对、背景和构图不对等等。我们好看的地方被忽略了,我们的本质和个性没有得到重视。</p> <p class="ql-block">拙劣的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连串错误选择的后果,该表现的没有表现出来,该省略的却又呈现出来。梵高也曾这样抱怨过他之前的画家,说你们怎么会把普罗旺斯画得这么平庸呢?这么美,你们都看不到吗?</p><p class="ql-block">奥斯卡·王尔德评论说,在惠斯勒画出伦敦的雾之前,伦敦并没有雾。在梵高画出普罗旺斯的柏树以前,普罗旺斯的柏树一定也少得多。</p><p class="ql-block">正应了法国大普鲁斯特名言:“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惠斯勒作品</p> <p class="ql-block">梵高作品</p> <p class="ql-block">通过静静多多那句话给我的点拔,我对这张照片地理解是:光明与阴影在这个人身体上呈中分状态,象征着他内心的光明与黑暗是并存的。这才是真实的人性,即或是英雄,也不总是“伟光正”的。正如英雄之旅,不是一棵小树拼命向阳而生,而是树冠伸向明亮的天空,树根则扎根黑暗的大地。</p><p class="ql-block">他凝神注视我们未知的东西,似乎有一种探究的好奇和若有所思。</p><p class="ql-block">我想起一句话:你在注视着深渊,深渊也在注视着你。</p><p class="ql-block">但我并不担心这个人会被深渊所诱惑或吞噬,因为他身体裸裎,本真坦诚,阳刚勃勃,目光坚毅。</p> <p class="ql-block">你看,一张摄影师的成功之作,带给我多少启悟。至少我学了一招,今后怎么用光影的象喻写人内心的明晦交错。</p><p class="ql-block">所以,一张好的照片不是拍得美,而是撞击你的眼睛,引导你能思考。</p> <p class="ql-block">王太平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讲道:外甥女学画画,我陪她去一个老师家里聊画画,那个老师就说你画画要画得美。画一个人的人像,那个人的手要是长得不好看的话,就把手放在背后,让大家看不见。</p><p class="ql-block">这样对小孩子讲好像很有趣。但如果把艺术理解成这样一种视觉的美,孩子很快就会觉得没意思,因为美是形式化的,很难追求下去。</p><p class="ql-block">艺术真正的魅力是产生一种视觉效果,让对方去思考、反思,有思考的引带力,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艺术,有趣的空间就大了,孩子也会想很多问题。</p><p class="ql-block">如果把长得不好看的手精确地画出来,把那种动感画出来,可以是很感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丢勒:《祈祷的手》(1508)</p> <p class="ql-block">我们读书,理解艺术和人类社会的规律,都一定要和自己这个人发生关系,否则搞艺术就是为了美,好像是一个服务工作,去取悦人。大家要倒过来看,不要想着去取悦,想着自己怎么可以快乐。即使很简单的服务行业,比如在饭店,如果认真去观察,也能很快乐,像个小作家一样去看各色人等,每个人经过前台时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跟他互动……人有了主体探索的意识,就会有很多创新。</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对此书感兴趣,长按下图二维码,可以阅读电子书和得到听书。</p> <p class="ql-block">尼采说:我们都是未完成的人。</p><p class="ql-block">摄影是审美与情感层面的表达,方式纯粹,比普通阅读又进一步。</p><p class="ql-block">无用之美需要心性与敏感有所发展之后オ能被接受。</p><p class="ql-block">有钱人鄙视穷人,这种鄙视穷人往往能感觉得到;</p><p class="ql-block">有文化的人鄙视没文化的人,没文化的人往往感受不到。</p><p class="ql-block">因为他不敏感,而敏感这事是需要学习的。文学、音乐、美术、摄影都会让你敏感一些。</p><p class="ql-block">文艺的作用,不是创造美丽和谐的世界,而是让我们有能力对抗丑陋,有思想对视自己,用具身敏感细腻地感受,修一颗活泼不老的心灵,朝一个完成的人,一路默然心会,清静欢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