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遥人郭兰英的一曲《南泥湾》,感动了几代人,这首歌永远是359旅一张响亮的名片。人们也许只知道359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没有想过359旅的历史和战绩,更不知道359旅这支英雄部队发生在晋中平遥血染南同蒲铁路的悲壮故事。今天要讲的就是359旅发生在她家乡,也是我的家乡平遥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曾写过《359旅四进山西》的美篇,介绍了八路军359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三晋大地开展对敌斗争的故亊,阅览人员达好几千,许多人发表了评论。在此,对大家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图,359旅旅长王震在指挥作战</p> <p class="ql-block">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贯穿南北的豫湘桂战役,连续拿下河南洛阳、湖南长沙、广西桂林、福建福州四个省会及一百多座城池,打通了从北向南的铁路大动脉。</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眼看不能指望国民党,准备向华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当年10月,将359旅大部改成八路军第一游击支队,后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王恩茂为副政委。</p><p class="ql-block"> 南下支队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在延安开会的两广干部返回华南共同建立抗日根据地,部队由359旅主力3800人,南方干部900多人,中央配属干部数百人组成,共计五千余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毛主席,朱总司令,王震旅长检阅359旅部队。</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和359旅王震旅长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王震上将</p> <p class="ql-block"> 南下支队行军的路线为陕北,过黄河到山西的吕梁,然后进入太岳区的平遥,跨过南同蒲铁路进入平川、丘陵、到山区的沁源县,然后一路向南。</p><p class="ql-block"> 横穿平遥的南同蒲铁路,沿线有日寇的重兵驻守,不时有铁甲车穿过。要想安全顺利地通过困难重重。</p> <p class="ql-block"> 第一支队通过南同蒲铁路时,无费大的周折。12月8日佛晓,部队从平遥穿越同蒲铁路时,突然开来一辆敌鉄甲巡逻车,接连向我部猛烈开炮。这时,王震旅长跃上铁路,沉着指挥前卫部队反击敌人,敌铁甲车狼狈逃窜。</p> <p class="ql-block"> 原山西省副省长,时任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赵力之回顾到:当时平遥抗日县政府得知359旅南下支队要经过平遥。</p><p class="ql-block"> 事先,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由赵力之县长带领游击大队两个基干连埋伏在离铁路两华里的闫良庄附近,迎接大部队。由于过路部队误会,以为进入敌人的埋伏圈,向我游击队开了枪。虽然游击队立即发出了联络信号,但还是造成了部分队员受伤。359旅参谋长将此情况向王震旅长作了汇报,王震旅长一到黄仓坡底村就接见了赵力之县长,深深表示歉意,并当下送给平遥县游击队步枪10支,战马一匹,以示安慰。</p><p class="ql-block"> 部队在平遥经过休整后,在游击队的引导下,顺利通过敌沿山边的封锁线,进入太岳山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原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时任平遥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赵力之。</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郑位三同志。</p> <p class="ql-block"> 1945年春季,中央成立了由留在延安的359旅余部官兵组成第二支队,刘转连任司令员、晏福生任政治委员;由延安警备一旅组成第三支队,文年生任司令员、张启龙任政治委员,共同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二梯队。</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三个干部队:伍晋南领导的去广东工作的东干队;程世才领导的去新四军五师工作的五干队;刘俊秀、陈嵩岳领导去南下第一支队工作的九干队共六千七百多人。</p> <p class="ql-block"> 贺庆积,时任359旅参谋长,著有《贺庆积回忆录》一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梯队的主要任务是南下湘粤赣,与王震、王首道率领的第一支队会师,同时还担负护送中央派往南下第一支队,新四军五师和广东工作的干部队任务。干部队有许多党的高级干部和重要骨干。部分干部带有家属子女。保护这样一支部队,通过日本鬼子和国民觉占领的地区安全到达目的地,任务无疑是相当艰巨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领导,便于统一指挥,第二梯队决定成立南下临时指挥部,文年生任指挥,刘转连任副指挥,张启龙任政委,晏福生任副政委,贺庆积任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 黎原,359旅南下第二支队营长,解放后任人民解放军第47军军长,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著有《黎原回忆录》一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梯队出发前,毛主席、朱总司令以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中央大礼堂接见了营以上干部。</p><p class="ql-block"> 6月9日,延安各界人民又在东关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p><p class="ql-block"> 就在第二梯队离开延安时间不长,一场灾难降临,南下第二梯队数百名英雄儿女血洒南同蒲铁路的事情发生了。南下第二梯队于7月7日晚抵达山西平遥境内的汾河时天降大雨,洪水波涛汹涌般向汾河灌来。8日9日两天数千将士被阻汾河对岸,好不容易等到大雨停了,9日夜里战士们穿着草鞋,冒着小雨在泥泞的道路中艰难地行进着。为了争取时间避免敌人发现,第二梯队临时指挥部决定兵分两路快速通过晋中平川地段。</p><p class="ql-block"> 第三支队走西,在蒋家堡一带渡过汾河,由平遥县城东五里的西游驾村一带跨越南同蒲铁路,向平遥东南方向山区行进。三支队行进比较顺利,拂晓前已经过了南同蒲铁路,10日早抵达平遥县朱坑村和辛村一带集结,等待二支队的到来会师共同前进。</p> <p class="ql-block"> 周总理和人民解放军第47军军长、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黎原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支队和三个干部队走东,由王家庄村北过汾河时耽误了一段时间,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强行军经李家桥,直奔洪善村西二点五公里处的白家庄通过铁路。日军得到消息,乘铁甲车分别由平遥和太谷两地,沿铁路飞驰而来,另有日军骑兵、步兵三四千人随后跟进。铁路上有鬼子的铁甲车封锁阻拦,敌人的轻重机枪和小钢炮一起开火,封锁道路。洪善火车站西路口日夲鬼子修筑的钢筋水泥碉堡机关枪不停地向我军前进的方向扫射。二支队司令员刘转连认为,要想通过铁路,必须先解决鬼子的碉堡,决心一下他亲自率领717团收拾鬼子碉堡去了。</p><p class="ql-block"> 一群经过两天两夜长途跋涉的年轻战士,从离开吕梁山区那时起,几乎都是在大雨滂沱中渡过,沿途老乡民房又少,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柴火湿的点不着,连饭都没办法做。两天了,他们究竟能吃进多少东西?夜间渡过汾河后又接到强行军的命令,一定要在天亮前冲过南同蒲铁路。军人的使命就是这样,他把一切交给了战争,他的一切就必须服从战争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留在白家庄村的719团团长廖钢绍和政委彭清云强忍着瞌睡的神经和饥肠辘辘的肚腹焦急地注视着前方铁路上的变化,一旦鬼子碉堡机关枪响声减弱,他们便会马上组织部队冲锋,快速通过南同蒲铁路。</p> <p class="ql-block"> 参谋长贺积庆骑马飞驰而来,看着东方越来越亮的天色,贺庆积焦虑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对瘳、彭二人说:“现在后面的敌人追来了,不能再等,马上组织突击队,上刺刀,准备手榴弹打开口子掩护部队冲过去。”廖团长、彭政委深知情况险恶,但他俩毫不犹豫地发出了一声:“是”的回答。部队顶着极度疲劳,顶着敌人漫天倾泻的子弹、炮弹,靠着小米加步枪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白家庄村南沿村铺村东,一场以血肉之躯抗击日本鬼子钢铁炮火的英雄壮举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在四处隆隆的炮声中,硝烟和泥泞混浊成一片,战士们以顽强的毅力疾速攻击前进,尽管他们连续赶路,体力严重衰弱。战友一个接一个扑倒在地,但部队前进的脚步丝毫不能停顿。这场雨后的大进军其艰苦程度绝对不亚于世界军事史上任何一次艰苦战役,其英勇悲壮足以让世人为之肃然。</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阵拼杀,七一九团除担任断后的三营外其余大部分冲过了封锁线。就在勇士们冲杀南同蒲铁路的同时,程世才率领的干部队发现向西不远处铁路下面有个桥洞,他迅速组织干部队从桥下穿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这时盘踞在平遥县城里的鬼子出动了,大老远向我军打炮,鬼子的铁甲车虽然只能在轨道上跑,但它可以转动方向,前后左右都能打,机关枪有效射程很远,敌人火力很猛。天己大亮,二支队被敌人断为两截,还有许多战士被拦截在路西没有冲过封锁线。铁路两旁,我军伤亡人员很多,情况十分危急,左前方不远处有座土山。于是贺庆积参谋长和彭清云政委带着冲过封锁线的部队直奔冀郭村、西善信、南依涧方向去了。廖钢绍团长带一个侦察班再一次返回路西接迎没有冲过封锁线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数十年后,贺庆积参谋长在他的《贺庆积回忆录》里这样写到:这次战斗我军牺牲了一百多人。正在指挥部队的廖团长,不幸被一颗子弹打中,倒在了铁轨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日夲鬼子驻平遥的细川部队</p><p class="ql-block"> 此刻天已大亮,鬼子从祁县方向调来了地面部队,小钢炮打的很猛,轰隆、轰隆,成排成串的炮弹接二连三地飞来。由于日夲鬼子不断增兵,滞留在铁路西的二支队部和717团及719团三营已经无法再从白家庄方向通过,他们只能沿着铁路线向东游驾、西游驾、新庄约十里地的区间且战且退移动。</p><p class="ql-block"> 支队领导一面指挥部队抢占有利地形,一面组织火力阻止敌人行动,他们依托村庄房屋,经过反复激战,敌人损失惨重,掉头缩了回去。我军的伤亡也很大,719团团长廖纲绍,两次负伤不下火线第三次负伤后终因失血过多而倒地。当地村民念其勇,从廖团长身上摘下望远镜交公,花重金买了寿木,于夜间进行了掩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冲过铁路——是唯一的选择。双方子单似刮风一般扫来扫去,四处横飞。冲上铁路线的战士们不断地向鬼子的铁甲车甩手榴弹,浓密的硝烟吞没了前进的道路,炸得敌铁甲车里的鬼子无法探出头来反手。有的勇士举起炸药包对铁甲车进行爆破,一声惊天动地的轰响,铁甲车里传来了鬼子的惨叫声。</p><p class="ql-block"> 二支队的队员们浴血奋战,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继续砍杀。动不了的,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717团勇士的鲜血染红了南同蒲铁路。</p><p class="ql-block"> 这场战斗从凌晨打响,一直打到天黑。树木东倒西歪,烟熏火燎,敌我双方的尸体横躺竖卧,一位亲眼目睹现场的老者说,仅新庄村东一块叫郝家屿的地里躺着就在二百人以上……</p><p class="ql-block"> 南下支队通过南同蒲铁路平遥段的战斗,共消灭日伪军5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王震老将军(中)和黎原军长(左一)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二支队719团凌晨由白家庄方向冲过铁路的指战员,当天早晨由贺庆积、彭清云等领导带队向山区进发,到达平遥县朱坑乡和南依涧等村时,当地老百姓一看是自己的队伍,纷纷出来迎接,让指战员们喝上热水,吃上热饭并给准备好干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黎原老军长和王恩茂将军在一起交谈。</p><p class="ql-block"> 由刘转连、晏福生率领撤退至蒋家堡以及滞留在铁路西侧的所有二支队指战员迅速重返南同蒲铁路,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终于在11日凌晨一点左右抵达平遥南部与先头部队汇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日寇驻平遥的铃木部队在平遥城墙上。</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在山西平遥的这场战斗,使我军指战员伤亡了数百人,其中团以上干部3人。有干部队中赴新四军五师的干部队副队长、八路军129师第五军分区原司令员桂干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原政委邹开盛,359旅719团团长廖钢绍。</p><p class="ql-block"> 桂干生司令员和邹政委的遗体被抗日县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埋葬在了平遥丰盛村,桂司令员的遗体后被迁至河北邯郸的晋冀鲁豫革命烈士陵园。这里还有一段佳话,为了寻找邹开盛烈士的家人,八路军的后代,平遥人王京利(笔名安子)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湖北找到了他的家人,廖钢绍烈士的遗骨正在寻找中。</p><p class="ql-block"> 王震将军在黄仓坡底居住过的窑洞,也一直在保护中。</p> <p class="ql-block"> 平遥县东游驾村为“继承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搞起了“红色展览馆”,并在当年南下支队战斗的遗址树立了碑。每年去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延安接见了南征北返的359旅团以上干部。</p> <p class="ql-block"> 延安军民热烈欢迎359旅第一支队的指战员胜利返回延安。</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平遥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这只是其中的一段。很多文史爱好者正在这方面搜集整理,王京利先生就是一位。他自费走访了许多地方,釆访了许多老者,发表了多篇文章,帮助多位烈士找到了亲人。被誉为“中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委、县政府对这方面也很重视。东游驾村还搞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 全国政协副主席、359旅的老首长、原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同志(中),会见了山西省参加边境贸易洽谈会的部分成员,后排中为作者。</p><p class="ql-block"> 王恩茂老首长说“山西人民好啊!他们把许许多多优秀的子弟送到了我们部队。山西的小米好啊!养活了我们的部队……”</p> <p class="ql-block"> 王恩茂老首长亲笔为夲人签名</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烈士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