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传统美食—七彩饺子”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二中七年八班秦秉正

Lhq

<h3>  饺子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情思萦绕的传统美食。在春节来临之际,我做了七彩饺子,它寓意着吉祥如意,合家幸福。<br>  七彩的颜色是怎样来的呢?原来是植物体内细胞中液泡里细胞液中的色素,就是它将饺子皮染成各种彩色。这是一件很繁琐的“工程”,但我们不辞劳苦,用汗水包出一个个“艺术品”,亲手制作让我更加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喜悦。<br>  </h3> <h3>2022年1月19日,早上在小区里采购原料,并准备好用具。</h3> <h3>紫薯、南瓜清洗后,紫薯去皮,切片上锅蒸,南瓜去皮去瓤,切片上锅蒸。</h3> <h3>打开锅盖,用筷子扎一扎是否软烂,垫布小心拿出,捣成泥状备用。</h3> <h3>蓝莓清洗后,捣烂挤出汁备用,但随时间变化,逐渐变成香芋色。</h3> <h3>胡萝卜洗净,去皮,擦丝(放点盐)挤出汁液备用。</h3> <h3>小白菜、菠菜焯水:锅内放足够的水烧开,放一点油,一小勺盐,使之变绿,也能去除菠菜里的草酸,注意先炒根部,再炒叶子,最后冲凉即可。</h3> <h3>蔬菜剁碎,在盘中放上屉布,在放剁碎的蔬菜,并挤出汁液备用。</h3> <h3>七彩原料汁液、泥状备齐,耗时最长,很是辛苦。</h3> <h3>利用七彩原料的汁液和面,,并放入盆中醒一醒备用。</h3> <h3>利用原料肉馅、胡萝卜、小白菜、菠菜,再炒两个鸡蛋碎,备齐三种馅料。</h3> <h3>包七彩祥云饺子,左手拿皮,右手放入适当的馅料,上叠并把周围捏严。</h3> <h3>成品展示:泥状的颜色很好,汁液的不如榨汁机榨得颜色浓。</h3> <h3>烧开足够的水,放入饺子,肉馅打三次凉水,素馅打两次凉水,开盖再煮一小会,捞出,颜色更漂亮了,我好开心。</h3> <h3>切南瓜不费劲,很是熟练啊!</h3> <h3>南瓜泥很好捣。</h3> <h3>紫薯泥太难捣了,盆、凿蒜锤被紫薯泥黏到了一起。</h3> <h3>第一次尝试使用插板,可费劲了。</h3> <h3>我的刀功越来越熟练了。</h3> <h3>胡萝卜挤汁是最容易的。</h3> <h3>火龙果比较粘稠,不好挤出汁,我都要笑喷了。</h3> <h3>焯水、过凉很熟练。</h3> <h3>第一次尝试和面、揉面。</h3> <h3>制作七彩祥云的面皮。</h3> <h3>包饺子比原来也熟练多了。</h3> <h3>七彩饺子出锅,热气腾腾的,色泽鲜艳,使我垂涎欲滴。</h3> <h3> 自我评价:在这次活动中,我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使我感受到长辈们的辛苦,从今往后,我要更加体贴长辈,分担重任。“百善孝为先”,亲子感情在活动中不断浓厚,温馨的场面不时回荡在我的脑海里,真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更多些,在辛勤的劳动里蕴含了深情—亲情。让成功的喜悦与温馨的亲情将笑与汗水凝结在一起,品味着生命的意义。朋友啊!你是否也有过如此的人间温情呢?“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也愿疫情的凄冷尽快散去,让我们更好的领悟家人间的情怀。<br>  家长评价:2022年1月19日,忙碌快乐的一天,孩子通过精心备料—包七彩祥云饺子—到成品展示的全过程,让我们确实感受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当小小的七彩饺子摆满了两大盖帘时,快乐和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热气腾腾的七彩饺子端上桌,确确实实饱了眼福、口福,更体会到了自己劳动果实的魅力。<br>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即增长了知识,又真正体会到劳动过程中的快乐,也认识到家务劳动的繁重,作为家长也体会到像这样看得见、摸得着、亲身体验的实效性特强,感谢学校的这个平台,相信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br>  饺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不可多得的魁宝。在包的过程中,它让人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喜悦,拉近了家人间的感情—家和万事兴。更祝愿疫情早日结束,让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br></h3> <h3> 秦秉正 居家实践活动<br> 2022.1.20</h3>

七彩

饺子

紫薯

汁液

备用

体会

南瓜

泥状

熟练

劳动